中國航企五大路徑謀求新發展

2014年11月24日

今年,是新中國民航成立65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繼承發揚過去的優良傳統,在新形勢下謀求新發展,是中國航企目前亟須面對的新課題。筆者從以下五個方面,簡單談談航企的發展路徑。

航企去行政化或激發創新潛力釋放。目前做強國有航企最大的瓶頸就是其基於市場需求的創新能力不足,究其原因,是航企現有管理體制機制引導其發展"重數量、輕品質"。有助於提高品質的創新動力被各種短期的數量目標長期壓制。航企去行政化可視為提高其創新能力的有效路徑,在確保持續安全的前提下,應更加重視考核航企投入產出比等發展品質指標,在航企大規模推行職業經理人等現代企業制度。

民航投資基金或催生航企混合所有制模式。民航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的典型代表,要想做強航企必然需要大規模的增量資本投入,鼓勵和引導資金投向航企急需升級改造的軟硬體方面是實現民航強國夢的重要保障。日前宣佈籌建的民航投資基金必將燃起民營和國外資本投資民航領域的熱情,同時為投資方有效地減少投資風險,促進航企向運作更加高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主體升級。

大型國有低成本航空公司或將成立。實現民航強國夢的大眾化戰略目標,唯有加強基於低成本航空模式的產品投放,將票價實實在在地降下來,讓更多國人坐得起飛機,通過低價策略來刺激我國這一全球最大的航空旅客運輸潛在市場需求的釋放,實現這一目標光靠春秋航空等中小型低成本航空公司是遠遠不夠的。最現實的路徑是民航投資基金聯合三大國有航企成立大型國有低成本航空公司。

輔助性收入或將成為航企利潤的"金礦"。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普及、雲計算將大數據挖掘變為現實、消費者對個性化消費需求強烈等科技和市場的新發展,傳統的同質化航空產品離真實的市場需求漸行漸遠,而且它們已成為航企運營成本高企的直接原因。借鑒國際經驗,航企應積極將現有產品"拆包",儘快採用"客艙座位+輔助性服務"的全新產品設計模式。或許航企利潤的"金礦"就在"+號"的後面。

新常態下航企的新思維和新行動。以兩艙需求減少為例,以中央八項規定為代表的政務出行新常態極大地抑制了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央企中高級領導對兩艙的需求,甚至兩艙消費已經成為"奢靡之風"的突出表現。在經濟層面,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啟動,隨著經濟進入調結構、穩增長的內涵發展期,與幾年前經濟外延式發展期相比,各經濟主體的活躍性顯著降低,影響了民營、外資企業中高級別領導對兩艙的需求。 航企急需樹立新常態下的新思維,新思維才會帶來與時俱進的新行動。

民航市場化改革之路任重道遠,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之途負重致遠。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航企--民航市場化改革的堅定踐行者,用決心、智慧、行動續寫中國民航更加輝煌的新篇章。(本文發表於《中國民航報》)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