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珠兩地機場應合理分工差異化發展

2017年8月7日

鍾 山

據中國民航局消息:八月三日,民航局副局長李健在京會見了珠海市市長李澤中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推進珠海民航事業發展深入交換了意見。李健副局長希望珠海抓住機遇,進一步明確珠海金灣機場在珠三角機場群中的定位,與其他機場合理分工,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金灣機場總規修編和擴建工作,有效解決珠海經濟社會發展與空域資源等日益緊張的矛盾。

李澤中市長說,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以及未來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深中通道的建設,珠海將迎來又一個重大的歷史發展機遇。珠海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希望民航局在金灣機場擴建、國際口岸開放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助推珠海民航發展再上新臺階。

對於這段消息,民航界人士都十分清楚:珠海是希望中央政府支持珠海機場開通國際航線。珠海機場能否開通國際航線的決定權當然在中央,而中央政府又需要在澳珠兩地機場建設中,盡量避免傷害到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民航業與社會經濟發展。因此,珠海機場如要開通國際航線,按中央規定必須得到澳門的書面支持意見。然而,珠海機場開放國際口岸,與近在咫尺的澳門國際機場必然產生激烈的同業競爭。澳門民航業目前存在着人力資源和專業人才嚴重短缺、航權和空運服務受到專營條款掣肘等不利因素,根本無法與珠海機場競爭。珠海機場一旦開放國際口岸,必然影響澳門民航業乃至整體經濟,影響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和葡語國家經貿平臺的定位。

珠三角航空交通高速增長,是航空交通最繁忙的空域之一。二百公里區域範圍內,就有廣州白雲、深圳黃田、珠海金灣、香港赤鱲角、澳門這五個大型機場,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民用機場和軍用機場。珠三角機場密、流量大、空域複雜,空域資源相當之緊張。另一方面,卻有大批中外航空公司迫切希望在珠三角各大機場增加航線及航班。受空域容量的限制,多數航空公司的願望無法實現。如果批准珠海機場開通國際航線,對緊張的空域無異於雪上加霜。

澳門國際機場雖然屬於中小型規模,但在國家政治的層級卻高於珠三角内陸的大型機場。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八日正式營運的澳門國際機場,在海峽兩岸首先架起「間接直航」的空中橋樑。當時兩岸未能直航,台灣工商界人士和民衆要利用澳門國際機場作為中轉站,澳門「一機到底」的模式和落地簽證等許多相關便捷措施,都受到台灣民衆的歡迎。澳台航線成了一條黃金通道,每年平均有一百餘萬台灣旅客途經澳門往返大陸。海協會在澳門設立境外唯一的分會,顯示澳門在海峽兩岸交流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推動兩岸交流方面的特殊作用。

另外,國家的「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都把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作爲主要的内容。近年來,澳門無論是作爲粵港澳大灣區成員,還是中國和葡語國家經貿平臺和華商平台,角色都在不斷地加強。澳門已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關係聯繫的堅韌紐帶,在數億人口的葡語國家、在國際外交和政治舞台上,澳門的獨特地位都是其他城市難以取代的。而國際機場又是澳門「一中心一平臺」必不可少的硬件。

澳門國際機場客運量的設計上限是每年六百萬人次,但在去年已超過六百六十萬人次,按年增長14%,意味著這座國際機場的客運量已超過設計上限。隨着澳門旅遊元素增加,加上機場致力開拓航線網絡,相信未來飛機升降架次將有新突破。尤其是澳門航空的專營權只剩下兩年多時間,澳門民航事業未來如何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思想和特區政府「一中心一平臺」政策,都必須預留發展空間。珠海機場如果開通國際業務,馬上就把澳門這邊的路堵住了!

澳門回歸前,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動工興建國際機場。而到九十年代初,珠海才把三灶軍用機場改造成爲今天的珠海機場,民航總局當時已表明不能叫「珠海國際機場」,也不能有國際定期航班。事實上,儘管沒有國際航班,也沒有影響珠海機場的業務迅速發展。去年珠海機場旅客輸送量六百一十二萬人次,增幅三成,創下歷史新高;全年飛機起降四萬九千七百一十架次,同比增長25%;貨郵運輸量三點一五萬噸,同比增長22%。今年上半年,珠海機場完成運輸起降三點三萬架次、旅客輸送量四百三十五點九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46.9%、59.8%。

據此趨勢,珠海機場的空運業務很快就會超過澳門了!所以,還是像國家民航局李健副局長所說的那樣,珠海金灣機場要明確在珠三角機場群中的定位,與其他機場合理分工,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