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機場起名,真的很難?

2015年01月09日

2014年12月26日,首都新機場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此前24日,中國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在北京新機場開工建設動員大會上說:因各方意見不統一,機場暫定名為"首都新機場"。

給機場起名,真的很難?

的確如此。作為一張"國家名片",從新機場選址開始,就成為各方角逐和博弈的目標。新建機場的命名,甚至一度成為2014年北京兩會的熱議話題。"北京大興機場"、"北京廊坊機場"、"首都永定機場"等名字均被建議。因為新機場位於北京大興、河北廊坊和天津武清之間,於是網上便有了流傳最廣的一個段子:北京新機場叫什麼?天津想叫武清機場,北京不同意;北京想叫大興機場,河北不同意;河北想叫廊坊機場,天津不同意。最後綜合三地意見,大家一商量,乾脆就叫"武大廊機場"吧。為安全起見,機場不設西門。

笑話歸笑話,孩子都快出生了,名字還沒想好,也是常有的事。我國法律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不管姓什麼,都是自家的孩子。但在機場名稱上,就不一樣了。要知道,機場名稱屬於公共資源,同時承擔著"城市招牌"的功能,加之當前"臨空經濟發展圈"又被炒的火熱,因此,新機場命名便成為一件複雜而又微妙的事情。京、津、冀,都想成為孩子他爹或他媽;最起碼,也要成為幹爹或乾媽。

給機場起名,誰說了算?

其實,就機場名稱,中國民航局早就有規定。在2005年發佈的《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規定》中,明確如下:

"民用機場的命名應當以確定機場具體位置並區別於其他機場為準則。"

"運輸機場名稱應當由機場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稱尾碼機場所在地具體地點名稱組成。"

"運輸機場名稱應當符合以下規定:應當與國務院或各級地名主管部門審查批准的機場所在地行政區劃的地名名稱相一致;與現有其他機場不重名,避免使用同音字。"

"由民航局報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國際機場的,需在機場名稱內增加'國際'二字。"

按理說,依據上面幾條,新機場的名稱應該是很快就能確定下來的。關鍵是在咱中國,什麼特殊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於是乎,《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規定》還明確:

"當地群眾因風俗或讀音而強烈要求修改機場名稱中尾碼具體地點名稱的,該機場可以更名。"

"運輸機場的命名或更名,應由機場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機場所在地市、州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民航總局審批。"

問題馬上就來了,新機場位於北京市南端大興區榆垡鎮境內,大興區南各莊與廊坊市白家務接壤處,京九鐵路以東,永定河(冀京界)以北,廊涿高速、京臺高速以西,大禮路以南的區域。也就是說,給新機場起名,必須要有機場所在地市、州級人民政府的審核意見。熱鬧了吧,給這孩子起名,北京人民可以提名,廊坊人民也有表決權,如果武清人民"因風俗或讀音"有強烈要求,也可以表達意見。

徹底亂了......

給機場起名,還有哪些名?

首先,新機場要有一個規範的漢字名稱。按照國家中文拼音使用相關規定,規範拼寫機場名稱;按照國家譯名管理相關規定,規範拼寫機場英文譯名。

其次,新機場還要有兩個英文名稱。其一是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制定,在空運中以三個英文字母簡寫航空機場名,稱"機場三字代碼"。原則是先註冊,先使用,沒有規律性。三字碼一般用在物流資訊方面,比如機票上的出發地和目的地,甚至中轉地。登機牌,行李牌上都要用到三字碼。其二是由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制定,由四個英文字母組成,通常首字母代表所屬大洲,第二個字母則代表國家,剩餘的兩個字母則用於分辨城市。部份幅員遼闊的國家,則以首字母代表國家,其餘三個字母用於分辨城市。四字地名代碼主要用於各飛行情報區之間收發航空電報地址。

舉例:

fhfgh.jpg

多說一點,國內機場的四字碼,第一位都是Z;第二位,一般來說是所屬飛行情報區一個字母,比如北京-B、上海-S、廣州-G、瀋陽-Y、武漢-H、蘭州-L、烏魯木齊-W、三亞-J等。特殊的是昆明情報區,既有P又有U(雲南P,川渝黔藏U)。至於後兩位,就有點亂了。有的後兩位與第二位一樣,有的是機場名稱縮寫,有的為避免重名而被改得不知所云。

到此為止,有點明白了吧。"首都新機場",確實是個暫定名稱,它很容易與現在的"首都機場"混淆。現在,快發揮你無限的想像力,起個新名稱吧。說不定京、津、冀三地人民一高興,就是這個了!到那時,你也是孩子幹爹了,乘飛機,免費......(李輝/文)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