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覺得自動駕駛飛機是未來 但是人們還沒做好心理准備
2017年11月23日
在自動駕駛方面,空客和Uber的動機有些相似,一方面是想讓乘客一鍵呼叫“飛機”,另一方面是降低成本。
提到自動駕駛,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馬路上疾馳的汽車,殊不知的是,我們在坐飛機的時候,絕大部分時間飛機都是處於自動駕駛狀態,尤其是國際航班,在飛機爬升到一定高度,機長啟動自動駕駛之後,保持監控就可以了。
但是,作為航空巨頭之一,空客覺得這還不夠,他們認為未來的駕駛艙最多一個人就足夠了,甚至可以實現全程“無人駕駛”。
空客的首席技術官Paul Eremenko日前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訪時表示表示:“可以說,更具顛覆性的方法是,未來我們可以減少機組人數,我們把飛機只需一名飛行員作為潛在的選項,在飛機制造中所需的眾多技術也使我們逐漸走上了無人駕駛的道路。”
在自動駕駛方面,空客和Uber的動機有些相似,一方面是想讓乘客一鍵呼叫“飛機”,另一方面是降低成本。
無人駕駛可以讓航空公司少雇一些飛行員,同時降低培訓的開支,自動駕駛還可以幫航空公司隨時調整航線,實現效率最優化,從而降低油耗。瑞銀集團UBS今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無人駕駛技術可以幫航空公司每年省下高達3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15億元)。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機,超過南方航空和東方航空2016年全年的收入總和,接近整個空客集團(包括客機,直升機和防務業務)去年營收(670億歐元)的44%以上。而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據,2016年,全球航空公司的淨利潤也才314億美元左右。
事實上,空客布局無人駕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他們去年在美國硅谷成立了一個名為A3的研發項目,一款名為Vahana、可以垂直起飛,不需要跑道的小飛機也將於年底開始進行試飛。而根據CNBC的報道,空客研發的“空中的士”——“CityAirbus”也會在明年進行試飛,這款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的電動飛機可以容納4名乘客,也可以進行垂直起降,速度達到120公裡每小時。今年7月,空客還成功試飛了一款名為SAGITTA的無人飛機。
除此之外,空客今年還在中國成立了一個創新中心,總部設在被稱為“中國硅谷”、擁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包括騰訊、華為、全球商用無人機的佼佼者大疆、富士康等公司的深圳,而它的負責人羅崗曾經是Uber的高管,Uber正在全力推動自動駕駛。
作為全球第一大飛機制造商,波音當然也沒有作壁上觀。今年10月份,它宣布收購了一家做自動駕駛的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而這家公司為Uber的自動駕駛提供了不少技術支持。
波音和空客同時在自動駕駛方面花大力氣還有一個原因是飛行員不足。根據波音的預測,未來20年,全球民航業將需要近130萬名飛行員和維修技師,其中包括63.7萬名飛行員,而空客的Eremenko表示,自從全球民航業開始以來,只有20萬名飛行員接受了專業培訓。
既然沒辦法在短時間培養出這麼多飛行員,那就只好讓技術,准確點說是人工智能,來代勞了。不過,瑞銀的研究報告顯示,普通消費者似乎沒有完全放下心理戒備,擁抱一架沒有機長的飛機。
瑞銀的報告顯示,在調查過來自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8000個受訪對像後,結果顯示只有17%的人願意乘坐無人駕駛的飛機,超過一半的人明確表示,即便是機票價格更便宜他們也不願意坐這樣的飛機。
這樣的結果也很好理解,首先,不是所有的乘客都知道其實他們在坐飛機時,飛機本身就是處於“自動駕駛”的狀態,因此很容易產生抵觸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在高空行駛的飛機對於任何的“失誤”都是零容忍的,否則有可能會釀成一場機毀人亡的災難。
圖片來源:海洛創意
新聞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