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機場群需差異化發展

2019年6月17日

作者:鍾山

今年二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構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航空管理培訓中心功能,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國際機場改擴建,支援澳門國際機場發展區域公務機業務。加強空域協調和空管協作,優化調整空域結構,提高空域資源使用效率,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

二○一八年,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海金灣機場、香港機場、澳門機場)旅客輸送量合計超過二億人次,貨郵輸送量超過八百三十萬噸,運輸規模位於全球灣區機場群之首。其中,香港機場旅客輸送量達到七千四百七十萬人次,位居世界第八,中國第二;貨郵輸送量五百一十萬噸,連續十九年保持世界第一。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到二○二○年,粵港澳大灣區客貨運需求量將分別達到二點三三億人次、一千萬噸;到二○三○年,客貨運需求量將分別達到三點八七億人次、二千萬噸。

二○一八年,民航局組織開展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專項調研,先後赴廣、深、珠等地實地考察,向港澳民航主管部門徵求意見和建議。同年與廣東省政府在廣州簽署《關於推進廣東民航高品質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明確要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二○一九年二月,民航局、香港特區運輸與房屋局簽署《內地和香港特區航空運輸安排》備忘錄,進一步擴大內地和香港航空運輸安排。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航空運輸發展需求強勁、發展潛力巨大,為內地和港澳深化民航合作提供了戰略機遇。下一步,民航局將依據《綱要》,出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指導意見,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和民航高品質發展。

按照中國民航局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簽署的《協議》,民航局和廣東省政府將圍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重點包括:進一步加快推進廣州白雲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增強深圳寶安機場的國際航空樞紐功能;支持廣東建設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支持珠海、惠州機場改擴建;支持廣東在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加快實施相關機場改擴建等項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完善廣東省民用運輸機場佈局;合力推進珠三角空域結構優化調整,支持廣東通用航空和臨空經濟發展,大力提升民航專業人才培養能力等,為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深化改革開放提供強有力的民航支撐。

珠三角是我國航空最繁忙的區域,擁有世界上密集度較高的工業基地和巨大的貨源生成量,是目前國內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發達的區域經濟和便利的貿易口岸條件,是粵港澳機場群航空客貨運輸持續發展的基礎。國家空管委已將廣東列為全國空域精細化改革先行試點省份,目前空域精細化改革試點工作的近期目標已基本實現,下一步將繼續推廣深化空域精細化管理工作,優化調整空域結構,最大限度地釋放空域資源,提高空域資源使用效率,改善空中擁堵狀況。

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世界級的交通樞紐,還需要各大機場進一步提高相互之間的連通性,以及提高各自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同時在保持相對競爭的格局下,進一步找準自身定位強化分工合作。面對大灣區強勁的航空需求,應抓住港珠澳大橋的契機,加強機場間的合作,進一步為旅客提供優質服務。

機場群應該是指以一兩個空域資源豐富、流量壓力較大的樞紐型機場為核心,周邊聯繫相對緊密城市中規模相對稍小的機場輔助和新機場分擔部分國內、短程航線,並逐漸輻射到更細小的航空網路形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可使區域內各大機場在保持相對競爭的格局下,形成面向全球的航空運輸網路。要想使各機場分工合作、協同發展,有必要確定不同功能機場的考核指標。另外,機場群的形成,對於廣州、深圳機場的准點率、生產運營效率以及服務水準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未來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多,粵港澳大灣區空域資源緊張的局面將加劇。在這種情況下,機場群之間的各個機場加強合作,實現合理分工和差異化經營很關鍵。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