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設基金鼓勵開通中長航線
2013-07-23
鍾 山
澳門國際機場最近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客運量超過二百三十萬人次,按年上升15%,航班量超過二萬三千架次,上升21%。其中六月份客運量超過四十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2%;航班升降量方則錄得四千架次,升幅爲23%。
進入暑期以後,澳門各家航空公司在夏季旅遊旺季的七至八月期間,除了加開澳門至内地主要城市的航班(如廈航將增加往返廈門航班至每日一班)之外,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東南亞地區的國際航班。例如澳門航空會增加往返泰國曼谷航班至每日三班;東南亞的航空公司例如馬來西亞的螢火蟲航空、老撾航空等正計劃於八月份增加新航點到澳門的包機。這樣既豐富了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線網絡,也可以培養包機航線及發展市場,為將來的正常航班作出適當的準備。
不過,澳門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班很大程度還要依賴基地航空公司——澳門航空執飛;澳航的主要航點,目前仍然以内地的大城市和東南亞旅遊熱點爲主。澳門基本上沒有飛往歐洲、美洲和澳洲的長途航綫,國際化程度也就大大減低了。澳門航空公司董事長鄭岩不久前曾表示,澳航的發展方向亦主要依托中國內地,今年開通的新航線將包括瀋陽,溫州、河南等,未來希望把握機遇,繼續在內地發展新航點,再適度發展東南亞和東北亞等地區的航線。
民航局負責人早前表示,本澳航空運輸業的發展,將以服務本澳及珠三角旅客為目標。隨着連接珠三角的陸路交通網逐步完善,全面落實海陸空多式聯運,相信將吸引不少珠三角的居民使用澳門國際機場外遊。本澳一直採取開放的航空政策,定期檢討與外地簽署的航班協定,政府期望透過開放的航空政策,創造有利的經營條件,吸引本地及外地的航空企業開拓更多來澳航線。在航班審批上政府採取國際慣常做法,如屬定期航班,雙方民航當局將按照兩地所簽署的雙邊航班協定條款審批;如屬非定期航班,則按市場需要及視乎航線是否已有定期航班經營而審批。
澳門民航界人士認爲,澳門特區政府近年致力將澳門打造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發展旅遊休閒產業和會展服務產業。旅遊業和民航業等相關行業通力合作,令澳門旅遊市場呈現繁榮景象,航空旅客人數不斷增加,為本地酒店、觀光、零售業帶來大量中高端消費人群。近年來,澳門國際機場大力開發東南亞航線,為中轉聯程旅客提供「一站多游」便利航班銜接服務,彌補中長航線的不足。機場當局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引進多間傳統及低成本航空公司,拓展商務航空,為市場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目前,在澳門國際機場運營的二十間航空公司執飛三十三條航線。二零一二年旅客輸送量達到近四百五十萬人,是澳門人口的九倍,但本地業界和社會輿論認爲,澳門國際機場中長航線發展滯後,無法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澳門航空囿於資金規模和盈利任務,實在難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如今京珠高速和廣珠輕軌等幹綫相繼開通,澳門需要大力加強航空軟硬件建設,才能追上珠三角一日千里的發展步伐,否則就有被邊緣化的危險。雖然澳門國際機場客運量止跌回升,但中長途航線發展滯後也日益凸顯。如何拓展中長途航線,學者、民航業界曾提供不少建議。
五月二日,澳門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發出一份有關開拓中長途航線見解的新聞稿,建議政府仿傚外地政府設航線基金,給予中長途航線補貼,鼓勵航企投放資源開通中長途航線。新聞稿指出,航線發展受制諸多因素,除業界詬病的航權問題,航企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也是重要因素。航空公司啟動新航線時,對巿場的調研與成本核算、客貨源的審慎評估也必不可少。特別開通中長航線牽涉航企現有機隊機型,是否具備持相應執照的機組及機務,航務配套等一系列因素。 航線能否盈利,需要航空公司及相關業界共同開發巿場,穩定客貨源,才能逐漸形成一條可盈利的成熟航線。便捷的航空運輸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追求效率和高品質的現代社會尤為突出,對推動社會整體發展顯而易見。
新聞稿提到,不少國家或地區政府為航線開發設立專項基金,即業界所謂的航線補貼,透過為新航線提供部分津貼分擔運營初期的成本風險,推動航空公司發展新航線。澳門要發展更多的航線特別是中長航線,倘欠缺政府財政支持,很難令觀望中的航企下決心,啟動一條動輒每個航班損失數十萬元的中長航線。澳門現有基地航空公司如得到航線補貼,可為發展機隊、開闢長航線注入強心針,對澳門旅遊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因此,開通澳門通往世界的中長航線,是一項孤掌難鳴、蘊含各種客觀障礙的過程,須業界共同努力,政府支持及培育。
縱觀大中華地區及世界各國,由政府出面推動航綫發展乃至設立航綫發展基金,都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政府雖然拿出一筆錢來補貼航空公司或旅行社,但每年增加了大批的國際客源,當地經濟得益匪淺。問題是如何補貼和補貼那些航綫,熱門航綫是不必補貼的,需要補貼的只是一些經營初期「油水」不大,航空公司不願經營的航綫。等到航綫逐漸成長,旅客量豐富起來,政府就可以減少或取消補貼了。
來源:民航論壇 濠江日報 2013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