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漸進推動開放天空
2014年10月6日
鍾 山
國慶黃金周大批中國遊客外出旅遊,成為世界各國爭搶的對象。如果沒有國際機場和開放的天空,當地的航空業發展業績就要打折扣。航空運輸是二十一世紀國家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通過民航業所聚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資訊流等優勢資源,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正在產生著強大的輻射效應,「臨空經濟區」已成為現代化國際經濟中心城市迅速發展的重要後盾。中國民航局國際司負責人九月二日在「全球友好機場總裁論壇」上提出,本著積極漸進的原則,不久的將來,我國有望實現全面「天空開放」,不限運力,不限承運人數量。
中國民航局國際司司長韓鈞說,我國民航在發展國際航空運輸方面將繼續堅持「積極、漸進、有序、有保障」的方針,根據市場發展需要和保障能力大小開放國際航權,以滿足消費大眾的需求,並確保行業的健康發展。他表示,在公平競爭和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中國民航局鼓勵中外航空公司開展包括代號共用、聯營等在內的多種方式合作。
目前,中國已與一百一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組織簽署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全國對外開放航空口岸五十五個,其中二十五個可起降747機型。據統計,二○一四年夏秋季,有一百一十一家外航自五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零四個城市飛往中國境內四十六個城市,每週二千七百零五個定期客貨航班。與此同時,我國十九家航空公司自我國四十七個城市飛往四十九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二十個城市,每週二千八百五十四個定期客貨航班。
在二○一三年,中國民航擁有二千零一架運輸飛機,一千零九架通用飛機及一百八十三個民用機場,其中一百三十四個小型機場。每平方公里平均零點一九個。而美國零點五七個、歐盟零點九二個、日本二點九個、印度零點三八個。中國僅相當於印度的一半。可是,到二○一九年中國機場將達到二百六十個。而這一百三十四個小型機場每年虧損二十九億(平均二千萬元)。專家認為,只要把機場改為公共設施,經營性負債立刻可成為盈利。
澳門曾經是海峽兩岸唯一的中轉站,「一機到底」成爲了扭轉兩岸關係的空中橋樑。雖然經歷了民進黨執政八年的冰河時期,但自二○○八年藍營重新執政之後,兩岸關係回暖,包機直航常態化,令澳門國際機場和澳門航空的台澳航班大幅度減少。到了今年,兩岸直飛的航班更是越來越多。按照中國民航局上一年度第四季度下發的港澳臺航線經營許可,從去年第四季度起大陸增加至台灣的航缐具體如下:
山東航空二○一四年二月一日開通威海至桃園航線,每週安排三個往返航班;吉祥航空十月二十七日開通上海虹橋至澳門航線,每週安排七個往返航班;同日開通上海浦東至高雄航線,每週安排三個往返航班;十二月一日開通上海浦東至桃園航線,每週安排五個往返航班;春秋航空十月二十七日開通上海浦東至高雄航線,每週安排三個往返航班; 十二月一日開通上海浦東至桃園航線,每週安排五個往返航班;揚子江航空十二月一日開通鄭州至桃園貨運航線,每週安排一個往返航班;順豐航空二○一四年三月三日開通寧波至桃園貨運航線,每週安排二個往返航班;中華航空十月十九日開通桃園經南京至鄭州貨運航線,每週安排一個往返航班,二○一四年一月二十三日開通桃園至天津貨運航線,每週安排一個往返航班;長榮航空十月三十一日開通桃園經天津至鄭州貨運航線,每週安排一個往返航班;立榮航空十二月二十六日開通臺北松山至上海浦東航線,每週安排三個往返航班;遠東航空二○一四年一月三日開通臺北松山至天津航線,每週安排二個往返航班。
雖然海峽兩岸包機直航日漸常態化,讓澳門這個曾經的兩岸民航中轉站業務一度處於低谷,但近年來澳台兩地的天空日間開放,澳門的大型娛樂設施紛紛落成,逐步成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加上澳門國際機場積極拓展低成本航空和商務機業務,推廣「一程多站」旅遊,以澳門爲旅遊終點站的台灣旅客正不斷增加。下一步,澳門需要擴大「開放天空」,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來澳門。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 濠江日報 2014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