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鼓勵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

2014年9月29日

鍾山

九月六日,澳門民航學會舉辦的《低成本航空在澳門的發展及對澳門經濟的貢獻》的座談會上,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主席鄧軍指出,低成本運營模式已成為現今企業獲取利潤的不二法寶,是航空增長的主要因素。

澳門國際機場自二○○四年引進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的市場佔比由2%增至去年年底的31%。二○一四年一至八月,低成本航空共為澳門帶來一百零三萬名旅客,運送旅客佔總體旅客運送量28%。

澳門是大中華地區首個引進低成本航空的城市,低成本航空在澳門的成功,以至目前在亞洲各國遍地開花,證明瞭這一戰略發展方向的正確。去年十一月初,中國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在北京召開的低成本航空運輸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民航局鼓勵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鼓勵民間資本和其他社會資金投資低成本航空領域。夏興華強調,民航局將完善相關規章,進一步降低設立門檻,簡化審批手續,支持大型骨幹航空公司設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拓寬市場資源、滿足市場需求。他表示,中國發展低成本航空運輸不僅是民航大眾化戰略的需要,也是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的需要;此外,低成本航空運輸還符合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精神。

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有亞洲航空、捷星航空、欣豐虎航空等來自五個國家的十三家外國低成本航空公司,這些航空公司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海口等二十三個國內城市的航線,覆蓋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每週經營定期航班達三百二十二班。中國大陸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成立於二○○五年,並於同年七月十八日開始定期航班運營。截至二○一三年年底,春秋航空擁有三十八架空客A320型飛機,經營七十六條國內航線、五條港澳臺航線和七條國際航線。

今年初,春秋航空正在把視線從國內轉向國外:三月民航航班換季前後,春秋航空就開通上海直飛新加坡、日本大阪、泰國清邁以及越南峴港四個國家目的地的新國際航線,同時還將加密韓國濟州、馬來西亞沙巴等航班。今年,春秋航空計劃的國際航線運力佔比將由目前的16%增至30%。

中國低成本航空的國際化佈局,是基於環球氛圍良好的背景。二○一三年在倫敦舉行的全球低成本航空年會上,英航、漢莎、法航這些名牌航企全部退出二、三小時航程,交給自己新成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這意味著,未來五至十年後航空公司可能不再按全服務和低成本劃分,未來航空將區分為「大型跨洋國際航空公司和地區航空公司」,而地區型航空公司將以低成本為主,二至三小時航程旅客不會對享受有高要求。

近年來,世界民用航空的格局正在發生顯而易見的變化。英航通過兼併西班牙航空等成立IAG集團,法荷航結盟,合併建立了HOP低成本航空公司,漢莎成立低成本子公司「德國之翼」,歐洲「五強」格局已初步顯現:英航、法荷航、漢莎、裏安、易捷,低成本航空公司五者已佔其二。同樣,美國「五強」格局也基本形成,達美、美航、聯航、美西南、捷藍,低成本公司同樣佔據兩席。

二○一○年七月,春秋航空開通第一條國際航線上海至日本茨城以來,目前國際航線的運力佔比已達16%,加上去年開通的上述四條新的國際航線,春秋航空的國際航線達到十七條。同時,春秋航空將加密沙巴、濟州等多條國際航線,今年國際航線的比例目標是達到30%。

由於低成本政策利好,發展低成本航空正在成為國內航空業的共識。從全球來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勢頭迅猛,歐美及亞太地區的低成本航空所佔市場份額已接近或超過30%;而在中國,低成本航空剛剛起步,潛力巨大。據統計,目前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超過一百七十家,美洲、歐洲、亞太地區前十家最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旅客運輸量達到六點六億人次,低成本航空在全球佔有26%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市場份額不到5%,相對歐美和東南亞地區還存在較大差距。在歐洲,低成本航空的市場份額甚至高達40%。

今年二月底,中國民航局印發的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被外界廣泛認為是民航局對發展低成本航空的開綠燈之舉。《指導意見》中具體政策包括:繼續營造寬鬆的航線准入環境;改進航班時刻分配政策;進一步降低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及分公司門檻,簡化審批手續;爭取飛機、航材進口稅收優惠政策,降低航空公司剛性成本等。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涉及機場收費、運價管理、航線航班的市場准入、飛機引進等多方面配套政策的調整,通過研討會這樣一個多方交流平臺,可以借鑒各國發展低成本航空的經驗,推動中國低成本航空運營模式的發展。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 濠江日報 2014年09月29日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