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航協強調航空安全與運行的關鍵優先事項
2025年10月16日
在14日於中國廈門開幕的世界安全與運行大會(WSOC)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強調了航空安全與運行的三大核心優先事項:捍衛並完善全球標準、通過領導力塑造強健的安全文化以及運用數據應對日益嚴峻的運行挑戰以提升績效。
國際航協全球安全總監馬克·賽爾(Mark Searle)表示:“隨著地緣沖突加劇及監管日趨碎片化,航空公司的運營環境愈發復雜。空域關閉、無人機侵入以及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幹擾的頻發,不僅擾亂了全球連通性,也削弱了行業信心,甚至威脅飛行安全。要確保航空仍是最安全的運輸方式,就必須具備強有力的領導力,嚴格遵循全球標準,並更智能地使用數據。只要行業與政府在這些關鍵領域攜手合作,我們就能夠構建一個更安全、更具韌性、更高效的全球航空體系,使其既能應對當前風險,也能為未來挑戰做好準備。”
捍衛和推進全球標準
全球標準對航空安全至關重要。必須遵守現行標準,並制定未來標準,以不斷提高行業安全績效。目前,這一重點圍繞著:
-解決GNSS幹擾問題:2021年至2024年間,GNSS幹擾的報告增加了200%以上。GNSS系統的欺騙和幹擾都是不可接受的。國際航協與歐洲航空安全局共同啟動了基於四個優先事項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彈性計劃:監測和報告、預防工具、備份基礎設施和軍民協調。下一步,國際民航組織將通過全球標準、指導和報告推進這些解決方案。
-保護航空無線電頻譜:國際電聯全球標準中定義的航空導航所必需的無線電頻譜必須得到保護。5G的快速擴張,以及即將到來的6G,給航空無線電頻譜分配帶來壓力。在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在內的幾個市場,5G推出給機場附近造成幹擾風險,機場被迫進行昂貴的改造。迫切需要與電信監管機構加強協調,制定切實可行的緩解時間表,同時開發更具彈性的機載系統。
-及時事故調查報告:《芝加哥公約》附件13中的全球標準明確規定了及時事故調查的必要性。然而,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只有58%的事故産生了最終報告。延誤阻礙了行業吸取重要安全教訓的能力,並為猜測和錯誤信息創造了空間。國際航協會繼續提醒各國政府履行其義務,同時承認取得的進展,例如在印度、韓國和美國最近發生事故後迅速發布的初步報告。
利用數據提高性能
數據正在改變航空安全,提供預測風險和提高績效所需的見解。通過全球航空數據管理(GADM)計劃,該計劃整合了飛行數據交換(FDX)、事故數據交換(IDX)和維修成本數據交換(MCX),國際航協的計劃使航空公司和監管機構之間的數據驅動決策得以實現。
數據發揮作用的領域包括:
-湍流感知:國際航協湍流感知平台實時共享數據,使飛行員和調度員能夠減輕飛行中湍流造成的風險。過去一年,該平台的參與度增長了25%,包括法國航空、阿提哈德航空和北歐航空在內的3,200架飛機現在共享實時湍流數據,以提高飛行安全和效率。
-預測性安全見解:SafetyIS數據庫利用217家航空公司的飛行數據,實現了預測分析。例如,早期發現拉丁美洲機場防撞警報激增,可以迅速採取行動降低風險。
-基於風險的IOSA:基於風險的IOSA審計模型已利用數據為每家航空公司的運營量身定制審計,並建立了8,000多項加強安全的糾正措施。
通過領導力培育堅實的安全文化
領導力是堅實的航空安全文化的核心。強有力的安全領導力創造了這樣一個環境,即賦能員工提出關切,並相信問題將得到快速有效的解決。
為強化領導力,國際航協已制定兩項關鍵舉措:
-安全領導力憲章:該憲章倡導安全領導力的八項核心原則,目前覆蓋了全球約80%的客運量,加強了建立在領導力、全球標準和數據基礎上的文化。
-IATA Connect:匯集了來自600多個組織的5,600名用戶,IATA Connect允許訪問IOSA文件、安全問題中心和安全連接,並將很快擴展到包括ISAGO用戶。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