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航協:2025年航空公司成本因供應鏈問題增加110億美元
2025年10月14日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與全球管理咨詢領導者、隸屬於Marsh McLennan(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MMC)的奧緯咨詢(Oliver Wyman)合作發布研究報告《重振商業飛機供應鏈》。該報告分析了航空制造業供應鏈面臨的挑戰,探討了挑戰産生的根本原因、對航空公司的影響,以及推動航空工業前進的舉措。
航空制造業供應鏈的瓶頸正在延誤新飛機和零部件的生産,導致航空公司需要重估其機隊計劃,並不得不延長老舊飛機的使用年限。2024年,全球商業飛機訂單積壓量創歷史新高,超過17,000架,遠高於2010-2019年期間年均約13,000架的積壓量。
生産速度緩慢預計將導致2025年航空業成本增加超過110億美元,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額外燃油成本(約42億美元):由於新飛機交付延遲,航空公司不得不繼續運營較老舊、燃油效率較低的飛機,導致燃油成本上升。
◇額外維護成本(31億美元):全球機隊老化,老舊飛機需要更頻繁且昂貴的維護。
◇引擎租賃成本增加(26億美元):由於飛機維護期間引擎在地面停留時間延長,航空公司需要租賃更多引擎。飛機租賃費率自2019年以來上漲了20-30%。
◇庫存持有成本過剩(14億美元):為應對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航空公司儲備了更多備件,庫存成本增加。
除不斷上升的成本,供應鏈挑戰還限制了航空公司部署充足的運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旅客需求。2024年,旅客需求增長10.4%,超過運力增幅8.7%,載客率達到創紀錄的83.5%。旅客需求上升的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25全年。
當前的航空制造業經濟模式、地緣政治不穩定、原材料短缺和勞動力市場緊張等因素共同構成了問題的根源。考慮到這些根本原因,報告提出了原始設備制造商(OEMs)、租賃公司和供應商在航空公司支持下採取的關鍵舉措,以應對供需失衡並增強供應鏈韌性。
國際航協理事長威利·沃爾什(Willie Walsh)表示:“航空公司依賴可靠的供應鏈實現高效運營和機隊擴展。現在我們面臨著飛機、引擎和零部件超常規的等待時間以及不可預測的交付時間表。這些問題導致今年的成本至少飙升了110億美元,並限制了航空公司滿足旅客需求的能力。解決這一問題沒有簡單的辦法,但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局面。首先,開放售後市場將通過為航空公司提供更多零部件和服務選擇來幫助解決問題。同時,增強供應鏈的透明度將為航空公司提供規劃瓶頸所需的數據,同時幫助原始設備制造商緩解潛在的瓶頸。”
航空制造業可以考慮以下行動:
◇開放售後市場最佳實踐:支持維護、修理和大修(MRO)企業減少對原始設備制造商商業許可模式的依賴,並促進替代材料和服務來源的獲取。
◇增強供應鏈可見性:通過提高所有供應商層級的透明度,盡早發現風險,減少瓶頸和低效現象,並利用更好的數據和工具使整個供應鏈更具韌性和可靠性。
◇通過數據釋放價值:利用預測性維護洞察、共享備件庫存和建立共享維護數據平台,優化庫存並減少停機時間。
◇擴大修理和零部件能力:加速修理批準,支持替代零部件和可使用二手材料(USM)解決方案,並採用先進制造技術以緩解瓶頸。
要實施這些舉措,商業航空制造業參與各方需要採取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制定供應鏈所有利益相關方之間的戰略合作方法。行業面臨的復雜挑戰需要協作,以更好地滿足飛機生産和維護需求的目標。
奧緯咨詢運輸與高級工業實踐合夥人Matthew Poitras表示:“今天的飛機機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更先進、燃油效率更高。然而,供應鏈挑戰正在同時影響航空公司和原始設備制造商。我們看到了改善供應鏈表現的機會,將惠及所有各方,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重塑航空制造業結構,並就透明度和人才問題展開合作。”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