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0萬人次!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2025年09月29日
9月28日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和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負責人介紹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秋國慶假期 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超23億人次
在今天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表示,中秋、國慶假期將至,8天的假期,無論是旅遊還是探親,出行需求非常旺盛,根據分析和預測,這8天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23.6億人次,平均每天大概2.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2%左右。對今年假期大家的出行做了一些研判,今年假期出行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自駕仍然是這次中秋、國慶假期出行的主要方式。預計自駕出行將達到18.7億人次,佔出行總量的八成左右。高峰時段,高速公路車流量可能會突破日均70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有可能會達到1400萬輛。特別是長距離出行的朋友們,加油充電需求會比較大,建議大家通過“e路暢通”等小程序提前查詢沿途充電加油的站點情況,做好行程安排,確保行程順利。
第二,預計會在假期首末兩端出現高峰,假期本身出行就是在高位運行,但我們預計第一個高峰會出現在10月1日,單日客流量可能會超3.4億人次,再次出現歷史峰值。第二個高峰會出現在中秋節後,也就是7日、8日這兩天,建議自駕的朋友提前做好出行安排,盡量錯峰出行。
第三,中長距離出行將顯著增加。假期天氣好、景色美,中長距離出行會快速釋放。特別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重點城市群進出城高速公路、熱門景區國省道路,車流量會比平時要大很多,車輛流量大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出現擁堵,請大家一定要謹慎駕駛。
第四,國內、國際旅遊出行勢頭比較強勁,預計國內一些熱門城市,比如上海、成都、北京、廣州、西安、杭州、南京、重慶等城市的旅遊熱度會突破去年高位。出境遊方面,預計到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的旅遊人數將會大幅度增加,特別是我們國家的免簽政策,便利大家出境旅遊。
第五,假期貨運總體保持平穩。預計假期期間日均貨車流量會在550-580萬輛,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比平日的貨運量可能會下降30%左右。對於能源、糧食、礦石、民生等重點物資需求會比較穩定,鐵路、港口、航空貨物運輸整體波動不大。
突出五類重大風險防範 交通部門全力保障假期出行安全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將迎來出行高峰。在今天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表示,交通運輸部將充分發揮國務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工作協調機制綜合交通運輸保通保暢工作專班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和跟蹤調度,強化對重點樞紐、區域及易擁堵路段的運行監測和分析研判,持續抓好“三十條”硬措施落實,突出“惡劣天氣、繁忙路段擁堵、新能源車充電長時間排隊、遊船客船安全、13類重大危險源”這五類重大風險防範,特別是落實好重大危險源的提級管控,確保大家假期平安便捷順暢出行。
一是全力保障出行安全。持續加強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及時做好預警提醒,堅決防範惡劣天氣引發安全事故;對於涉客重點領域實施提級管控,督促客運企業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強化港口客運站安監力量,督促夜遊船增配值班駕駛員,海事部門將在客流密集的夜遊航線和熱門旅遊航線部署海巡船(艇)現場駐守,強化應急響應與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全力加強服務供給。統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運力資源,加強組織調度,做好幹支運輸銜接和大客流集疏運保障。同時,充分滿足大家個性化出行需求,做好租車自駕遊、郵輪運輸等服務保障。
三是全力優化服務舉措。統籌採取拓展線上線下售票渠道、推廣聯網售票和電子客票、保留人工售票檢票等舉措,便利老年人、外籍人員等在內的廣大旅客購票出行。充分發揮12328交通服務熱線作用,及時收集、協調解決假期出行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
四是全力提升服務質效。針對高速公路擁堵、新能源車充電長時間排隊等問題,“一段一策”做好公路疏堵保暢,“一區一策”提升服務區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實施輕微事故快處快賠,全力做好自駕出行服務保障。
中秋、國慶“雙節”合並放假,民航市場有哪些新變化?
在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熊傑表示,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合並放假,假期時間長、文旅熱度高、體育賽事多,這給民航運輸也帶來了新的特點。總的來說,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民航運輸市場主要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首先,節日出行的需求穩步增長。假期期間多種客流相互叠加,預計民航將迎來暑運後的又一次客流高峰。據預測,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民航市場的旅客運輸量將達到1920萬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6%,創歷史同期的最高水平。
其次,假期的後半程客流更加集中。假期前半程部分旅客錯峰出行,運輸增長趨勢相對平緩。中秋節在假期的第6天,探親和旅遊的遊客節後集中返程,預計假期最後兩天會迎來客流的最高峰,單日的客流可能會達到或者超過暑運的歷史最高峰值256萬人次。
再就是國內傳統的熱門航線仍然保持較高的熱度,一些旅遊目的地的中小機場的客流量增長迅速。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城市間的骨幹航線熱度最高,預計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十個國際航空樞紐城市的旅客吞吐量預計將超過1700萬人次。航文旅融合吸引更多的遊客出行,例如武夷山、湘西、吐魯番、大理、嘉峪關等旅遊城市的機場旅客吞吐量可能會同比增長超過30%。
最近,國際航空客運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7月1日-8月31日暑運期間,全國民航共保障中外航空公司的國際客運航班達到12.3萬班,每日在2000班左右。8月上旬達到峰值,每日執行國際客運航班2100班。隨著我國入境免簽、離境退稅、支付和出行等方面政策措施不斷優化,以及國際口岸機場的出入境和中轉便利化水平的不斷提升,預計中秋、國慶假期國際市場將再次迎來旅遊高峰,出行熱點主要為東亞和東南亞周邊國家的旅遊目的地,南亞和歐洲方向的旅客量可能也會明顯增加。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