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收官:8月航司客座率維持高位 機構看好後市表現

2025年09月25日

根據中國民航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民航運輸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民航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7536.4萬人次、貨郵運輸量86.5萬噸,分別同比增長3.3%和13.3%。

2025年暑運旺季落下帷幕,中國六大上市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南航、海航、春秋、吉祥)8月份的運營“成績單”悉數出爐。數據顯示,行業整體延續復甦態勢,但增長動能出現顯著分化。國際航線成為拉動增長的核心引擎。

圖:2025年8月六大上市航司運營數據  制圖:民航資源網

從旅客運輸量這一更直觀的指標來看,市場格局同樣呈現出多元化的競爭態勢。三大航依然占據客運量的主體,其中中國南方航空以1688.05萬人次的運輸量位居榜首,同比增長4.87%。民營航司中,春秋航空為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13.50%,達到319.81萬人次,增速領跑六大上市航司。

各大航司披露的運營數據顯示,與2019年同期對比。數據顯示,部分航司的國際業務規模已遠超。東航、春秋、吉祥三家航司在國際市場恢復中表現最為突出,旅客量較2019年分別增長23.3%、26.4%、35.1%,顯示出其強大的國際市場開拓和恢復能力。這不僅是簡單的客流回歸,更是航線網絡優化和市場策略成功的體現。

8月作為傳統暑運旺季,市場需求旺盛,推動各航司客座率普遍處于高位。春秋航空以93.87%的客座率位居榜首,吉祥航空同樣表現出色,總體客座率達到88.96%,同比提升0.69個百分點。三大航中,中國東航客座率最高為88.34%,同比提升1.59個百分點,表現穩健,達到全年目前最高值。

從運力投入(ASK)和旅客周轉量(RPK)兩項核心指標來看,各航司的策略與市場反應呈現出清晰的分野。2025年8月,六大航司的策略呈現出明顯的分化。以春秋航空為代表的擴張派,其總ASK同比增長12.03%,而總RPK增速(12.23%)略高于運力增速,顯示出其在擴張的同時保持了高效的客流轉化,對後市信心強烈。其增長主要由國際(ASK+27.17%)和國內(ASK+9.14%)雙輪驅動。三大航普遍採取了更為謹慎的策略,其RPK增速均略高于ASK增速,表明運力投放的邊際效益良好。國航總ASK僅增2.3%,其國內航線運力甚至同比下降了1.2%,顯示出其在核心市場北京的運力投放已趨于飽和,轉而追求運營效率。東航(總ASK+6.76%)和南航(總ASK+6.37%)的運力增長也相對溫和,主要增量均來自國際航線,國內市場投放審慎。

機隊同樣是航空公司的核心資産,其規模和結構的變化直接關係到未來的競爭格局。截至8月末,六大航司機隊規模座次基本穩定。南航(952架)和國航(941架)以絕對優勢領跑,東航(818架)緊隨其後,構成第一梯隊。海航(354架)、春秋(134架)和吉祥(130架)構成第二梯隊。機隊引進方面,8月國航淨增長飛機數最多。8月國航引進6架客機,淨增長6架客機,為六大航司中淨增長量最高。東航引進4架淨增長4架飛機,南航引進7架淨增長2架飛機;海航引進2架淨增長2架飛機;春秋和吉祥未引進退出飛機。1~8月累計看,南航、東航、國航分別淨增長33、14、11架客機,春秋、吉祥、海航分別淨增長5、3、6架客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各航司均在積極引入A320neo/A321neo、B737MAX、B787等新一代機型,以降低燃油成本,提升旅客體驗。例如,8月份國航引進了3架A320係列和3架B737係列飛機,南航引進了7架新飛機,包括A321NEO和B787-9等。另外根據公告,截至8月末,中國東航作為C919全球首發用戶,其C919機隊規模已達到11架,同時運營28架C909支線客機。中國南方航空也已接收5架C919和40架C909飛機。國産幹線與支線客機在兩大航司的機隊中占比穩步提升,標志著其商業化運營已進入新階段。

圖:六大航司2025年8月機隊規模變化情況  制圖:民航資源網

客運之外,貨運業務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8月份,航空貨運市場整體延續了復甦態勢,

數據顯示,2025年8月,六大航司的貨郵運輸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東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海南航空的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驚人的13.4%、12.6%、13.4%、21.6%。這表明它們正積極利用腹艙資源或開拓貨運業務,抓住市場機遇。航空貨運,特別是高時效性的國際業務,正成為航司對沖客運市場波動、穩定收入結構的重要“壓艙石”。

根據信達證券近日發布研報分析,暑運期間行業客座率高位提升,票價跌幅呈收窄趨勢(7、8月暑運期間行業平均票價同比分別-8.8%、-7.3%),航司單位座收跌幅或有顯著改善。同時,隨著“反內卷”措施及《公約》的落實,行業惡意低價現象有望消減,或能帶動票價有所修復,進一步推動航司單位座收回升。疊加油價下行帶來的成本下降,航司三季度盈利或能進一步增長。看好航司座收回升帶來的盈利修復彈性。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作者 :丁一璠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