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大學發布“2025AIR中國民航強省、強市、強區和強場排名”,上海成最大贏家,澳門增長最快

2025年09月17日

2025年9月,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與發展研究所(Aviation Ecconomics and Improve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AIR)依托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發布“2025中國民航強省、強市、強區和強場”研究成果,首次包含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結果表明,上海成最大贏家,澳門增長最快。

該研究認為,“強”有兩個方面的涵義,在民航行業方面體現為民航運輸流量大,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體現為民航所在區域經濟增量大,如何把“民航流量”轉換為“經濟增量”,是建設強省、強市、強區和強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首先,根據民航局相關文件,該研究將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機場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機場三類,大型機場指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或年貨郵吞吐量超過80萬噸的機場,中型機場指年旅客吞吐量超過200萬人次的機場,小型機場指低于200萬人次的機場,對比指標包括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起降架次。然後,將大型、中型和小型機場所在城區定義為大型、中型和小型民航城區,所在城市定義為大型、中型和小型民航城市,以2024年GDP數據作為對比指標。最後,將各省內民航機場所在城市GDP之和作為民航強省對比指標。

關于民航省份(AIR Province),2024年全國共有運輸機場265個(含香港、澳門),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江蘇出人意料地獲第一名,雖然只有7個運輸機場,但江蘇的民航城市GDP總和達12.69萬億元;廣東以10.13萬億元名列第二;山東、浙江分列第三和第四名;上海、北京、香港和澳門等表現可圈可點。(注:蘇州距離無錫蘇南碩放機場最近不到4公里,蘇州城市建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無錫蘇南碩放機場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9.3%,所以將蘇州列為民航城市)

關于民航城市(AIR City),2024年中國民航城市(含香港、澳門)GDP總量110萬億,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速(6.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0%)約1個百分點。大型民航城市中,上海GDP 達5.39萬億元,超過北京獲第一名,而深圳、重慶、廣州、香港等分列第三至第六名,其中香港GDP增速(6.8%)名列第一。中型民航城市中,福建泉州、江蘇南通分獲第一、二名,其GDP超過部分大型民航城市,澳門GDP增速8.8%,在全部民航城市中增速最高。小型民航城市中,佛山市以13361.90 億元獲第一名,GDP超過很多大中型民航城市。

關于民航城區(AIR District),2024年民航城區GDP總量14.21萬億,增速(7.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約2個百分點。大型民航城區中,上海浦東新區GDP 為17752.28億元,超過北京朝陽區奪得第一名,深圳寶安區、上海闵行區分獲第三、四名,出人意料地,前十五個城區中只有北京朝陽和北京順義區位于北方。中型民航城區中,福建泉州晉江市、浙江金華義烏市分別奪得第一、二名,澳門機場所在氹仔島GDP增速(9%)名列第一。小型民航城區中,佛山沙堤機場所在南海區GDP達4003億元,不僅奪得第一名,而且超過南京江寧區、廣州白雲區等大型民航城區,為建設廣州第二機場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關于民航機場(AIR Port),2024年機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同比增加約16%、19%和10%,增速遠超全國GDP增速。大型民航機場中,上海浦東奪得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兩項第一名以及貨郵吞吐量第二名,香港超過上海浦東奪得貨郵吞吐量第一名、旅客吞吐量第六名,廣州白雲奪得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兩項第二名以及貨郵吞吐量第三名,北京首都獲得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兩項第三名,鄂州花湖機場以86.52萬噸獲得貨郵吞吐量第六名。中型民航機場中,銀川河東、泉州晉江兩機場獲得旅客吞吐量前兩名,澳門、煙台蓬萊機場獲得貨郵吞吐量前兩名,綿陽南郊、煙台蓬萊機場獲得起降架次前兩名,而澳門機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同比分別增長48%、69%和41%,增速驚人。在小型民航機場中,張家界荷花、蕪湖宣州和洛陽北郊機場分別獲得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起降架次第一名。

相對于世界層面的民航強省(州)、強市、強區和強場,中國民航及所在區域經濟發展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以美國紐約市為例,2024年GDP約為1.3萬億美元(合人民幣9.43萬億元),約翰肯尼迪機場和拉瓜迪亞機場所在皇後區(QUEENS)GDP為1338.74億美元(合人民幣9530億人民幣),紐瓦克機場所在紐瓦克市GDP為2300億美元(合人民幣1.64萬億人民幣),且上述三大機場旅客吞吐量合計達到1.46億人次,遠超過我國民航強市、強區和強場。如何把“民航流量”轉換為“經濟增量”,中國民航及地方政府任重道遠。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與發展研究所(AIR)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成立的中國民航學院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2025年,AIR在歷年研究基礎上推出AIR係列排名成果,期待將世界民航普遍規律和中國國情緊密結合,為民航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為民航區域政府招商引資提供支持。(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侯世雄、丁子浩 報道)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網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