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趕飛機?這三個時間要記牢!
2025年05月20日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航班已成為人們長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經常可以看到機場和航空公司發布類似這樣的公告:“乘機手續辦理時間截止至航計劃起飛前40分鍾,登機口關閉時間為航班計劃起飛前15分鍾,請提前2小時抵達機場”。
然而,不少旅客在乘坐飛機時,對這些時間點認識不足,比如航班截載時間,從而引發了一些不必要的困擾,甚至耽誤行程。那麽,究竟什麽是航班截載時間?
什麽是航班截載時間
航班截載時間是指航班停止辦理乘機登記手續到航班計劃起飛的時間,也就是說旅客需在此之前完成值機、行李托運等相關手續。
通常,各大航司、機場以及第三方購票平台上都有航班截載時間的告示,在購票之後旅客收到的航班信息通知中,也包括提醒值機等內容。
一旦錯過了最後值機時間,旅客將無法搭乘航班。這並非是機場和航空公司不講情面,而是因為航班起飛前有很多準備工作,其中很多必須在旅客和行李數量確定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航班截載時間是保障航空運輸安全、有序運行的重要環節。航班截載是為了安全、有序地完成地面保障工作,確保航班準時起飛。航班截載後到航班起飛前這段時間,機場與航司需完成一系列起飛前的服務保障工作。
載重平衡計算
航班截載後,配載部門需根據旅客人數、行李重量、燃油消耗等數據精確計算飛機的載重平衡,制作艙單,以確保飛機的重心在安全範圍內。飛行員需要把艙單上的數據輸入機載計算機,才能想空管申請起飛。
如果若不提前截載,新增旅客或行李會導致這些數據發生變動,飛機的載重平衡需重新計算。
飛機載重平衡關乎飛行安全,如果飛機重心超過安全範圍,有可能會導致飛行事故的發生。
地面保障流程
航班截載後,航空公司及機場還需完成行李裝運、餐食配送、旅客登機、廊橋撤離、飛機推出等一系列流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時間協同。
效率提升 民航推動縮短截載時間
“航班截載時間”是旅客出行關注的焦點,航班如果截載,則意味著無法辦理值機手續。隨著民航業的不斷發展和服務水平的逐步提升,為了進一步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縮短航班截載時間已成為各大機場和航空公司的重要服務舉措之一。作為航空行業的重要指標,民航局將縮短航班截載時間工作納入《“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
航班截載時間縮短,對旅客來說意味著有更加充裕的時間辦理值機手續,減少了候機時間,緩解了出行焦慮,獲得更加順暢、便捷的乘機體驗,出行變得更加從容。
近年來,國內各大機場通過優化地面保障流程、加強各部門之間以及與航空公司間的協同、加強技術應用等方式,縮短航班截載時間。
例如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國內航班截載時間由航班計劃起飛前45分鍾縮短為40分鍾,今年5月起進一步縮短到35分鍾。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機場、不同航空公司,甚至不同航線的航班截載時間都可能存在差異。此外還可能會因為臨時的特殊情況調整截載時間。
而國際航班由於涉及邊檢和海關等流程,截載時間通常更早,旅客需特別注意?。
合理規劃出行時間
當下航空出行已經大衆化,為了保證出行順暢,旅客需要合理規劃好出行時間,避免耽誤行程。
在前往機場前,一定要充分考慮交通狀況和天氣等因素。特別是在節假日、早晚高峰時段,道路擁堵情況較為嚴重,公共交通也可能會出現晚點的情況。因此,建議旅客預留充裕的時間前往機場,盡量提前1-2小時到達機場。
不同機場和航空公司的航班截載時間各不相同,旅客務必在購票時或出行前,確認所乘坐航班的準確截載時間,及時完成值機手續。
目前各大航司以及很多航班軟件都可以線上自助值機,旅客可以提前完成值機以免錯過截載時間,到達機場後即可直接過安檢、登機。
同時,很多航空公司和機場都推出了“晚到旅客”服務,設置“晚到旅客”櫃檯,為臨近航班截載時間的旅客優先辦理值機手續,並引導快速通過安檢及登機。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航班的登機口關閉時間通常為起飛前15分鍾(以實際情況為準),旅客切勿卡在起飛時間點前往登機。
此外,對於有特別重要事務的旅客,建議做好規劃、盡量預留足夠的緩沖時間,盡量不要把航班時間卡在事件的時間點上,以便在發生諸如誤機、航班延誤或取消等突發情況時,可以有時間來調整出行方式。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