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運看“五一” 民航答卷寫滿流動活力

2025年05月13日

剛剛落幕的“五一”假期,開啟“人從衆”模式的不僅是各大景區,還有各地機場。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5月1日~5日),全國民航累計運輸旅客超1115萬人次,日均223萬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11.8%。從運輸數據中不難發現,支線機場客流不斷攀升,展現出小機場“撬動”反向旅遊市場的無限可能;跨境航線熱度持續提升,彰顯了民航國際客運市場的強勁發展;各大機場、航空公司在細節之處持續傳遞暖心溫度,讓旅客出行更加便捷舒心……這一充滿活力的航空出行圖景,引發了各大媒體廣泛關注。

活力躍動 支線機場客流攀升

今年“五一”假期,文旅市場持續釋放澎湃動能。廣大旅客高漲的出行熱情,為民航業注入了更大動力。事實上,早在“五一”之前,各大航空公司便已進入備戰狀態,提前部署、精準發力,以動態滿足“五一”期間的市場需求。

“五一”假期前夕,民航局共批復了173班加班計劃,同比增長8%。國航商務委員會市場營銷部營銷推廣經理高山在接受央視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國航新開北京—阿勒泰、北京—大連—綏芬河、溫州—南充、重慶—喀什、武漢—蘭州—敦煌5條航線。南航運力網絡部航班調度室副經理張繼豪表示,南航於4月28日~5月7日,在北京大興至揭陽、桂林、常德、贛州、南充、長春等熱門目的地的往返航線上增班82架次。祥鵬航空則立足雲南、著眼全國。開屏新聞報道,祥鵬航空新開昆明—長沙、昆明—揭陽、昆明—銀川等航線,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選擇。

在出行熱潮之下,各機場的運營數據不斷刷新紀錄,“創同期歷史新高”成為媒體報道中的高頻詞。《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大興機場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間累計執飛航班4824架次,運輸旅客76.39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8.9%、15.9%,創投運以來同期新紀錄。《新民晚報》報道,今年“五一”假期,上海浦東、虹橋兩場共保障航班起降1.2萬架次,同比增長6.2%;保障進出港旅客193.7萬人次,同比增長14.1%,均創下歷年同期最高紀錄。《新華日報》則關注到東部機場集團,其旗下7個機場的保障航班總量和旅客運輸總量均創同期歷史新高,民航業的繁榮態勢可見一斑。

在樞紐機場持續發揮引領作用,以強大運力保障假期運輸的同時,部分“五一”期間新開航的目的地讓一些相對小衆的支線機場走入了大衆視野。民航局的數據印證了這個變化:“五一”期間,部分旅遊城市的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布爾津喀納斯、黔南荔波、湘西邊城、富蘊可可托海、梅州梅縣、十堰武當山、三明沙縣、忻州五台山、阿勒泰雪都、哈密伊州、吐魯番交河等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過100%。

這些從支線機場延伸出的航線網絡,發揮著多重作用。一方面,它們強化了支線機場與樞紐城市之間的聯繫。以國航北京—阿勒泰航線為例,這條航線的開通縮短了邊疆小城與繁華首都之間的時空距離。另一方面,這些航線巧妙串聯起二、三線城市分散的旅遊資源。在雲貴高原,曾經因地形復雜、交通不便而阻礙出行的難題,隨著“支支飛”航線的發展迎刃而解。新華財經報道,“五一”期間,貴州共開通8條“支支飛”航線,完成航班起降76架次,運輸旅客6047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6.67%、112.77%。這些航線的開通,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選擇小衆目的地的旅客以“說走就走”的自由。

四海暢連 跨境航線持續升溫

從成都向南飛行3個多小時,即可抵達泰國首都曼谷。得益於中泰兩國互免簽證政策,陳女士將曼谷選為今年“五一”小長假的旅遊目的地。而來自西班牙的瑪利亞則將成都定為旅遊目的地,“獨有的城市風情、完善的航線網絡和高效的邊檢通關體驗,讓我選擇了成都”。在“請4休11”的拼假攻略與免簽政策的共同推動下,今年“五一”期間,跨境遊呈現出“雙向奔赴”的盛況。

全球航線網絡不斷拓展,為中國旅客出境遊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去哪兒統計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國際航班抵達城市較去年同期新增177個,中國旅客足迹覆蓋全球1303個城市,展現出更廣闊的地理分布。中新網上海報道,4月28日,東航開通了上海浦東—阿布紮比航線,為旅客“五一”假期出行提供了新選擇。京報網報道,海航對多條熱門國際和地區航線航班進行加密,目前北京首都—蒂華納—墨西哥城、北京首都—曼徹斯特、北京首都—莫斯科、北京首都—大阪航線均已達到每日1班。

從出境旅客的偏好來看,“5小時飛行圈”內的日韓、東南亞等傳統熱門國家持續領跑。另據飛豬數據,冰島、匈牙利、希臘、沙特阿拉伯、挪威等“12小時飛行圈”目的地訂單量增速同樣較快。與此同時,國際航線同樣呈現“小衆目的地受追捧”的趨勢,簽證便利化成為助力小衆海外目的地“破圈”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商報》報道,在馬蜂窩平台熱度漲幅較大的小衆國家中,免簽國家佔據6席。其中,烏茲別克斯坦“五一”假期熱度上漲124%,阿塞拜疆熱度上漲131%。

入境遊市場的熱度同樣居高不下。攜程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入境遊訂單量同比激增130%。從“五一”期間在去哪兒平台上用外國護照預訂國內機票情況來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穩居入境遊前5位,成都、廈門、南京、重慶、海口等同樣是熱門目的地,其入境遊訂單量較以往實現翻倍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假期前夕,離境退稅政策升級為入境遊市場的繁榮增添了新動力。4月26日,商務部等六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讓“China Shopping”對外國旅客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證券時報》報道,“來滬掃貨”“老外拖著行李箱去義烏採購”等話題“引爆”“五一”社交圈。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上海、深圳、義烏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138%、188%和60%。

為保證中外旅客順暢通關,各航空口岸多措並舉提升服務能級。澎湃新聞報道,上海虹橋邊檢站在“五一”期間增派“虹星”志願者,提供涵蓋英語、日語、韓語等語言的指引服務,主動引導外籍旅客掃碼完成入境登記卡自助申報。新華社報道,“五一”期間,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口岸的“春語”多語種服務組平均每班次提供咨詢超100人次,並為外籍旅客提供臨時入境許可簽發和入境手續辦理的“一站式”辦結服務。一位俄羅斯旅客親身體驗後感歎道:“現在申請臨時入境許可方便多了,不用重新排隊,通關像坐地鐵刷卡一樣便捷。”

服務升級 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飛豬發布的2025年“五一”出遊報告顯示,“品質化”已成為廣大旅客假日出行的一個關鍵詞。面對持續攀升的客流量,民航業正以服務創新為抓手,通過全鏈條服務升級、精準化場景打造和差異化産品供給,助力廣大旅客暢享美好出行體驗。

面對“五一”期間激增的客流壓力,各機場以“服務標準不降級”為原則,為旅客的順暢出行提供堅實保障。《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大興機場於高峰時段在出入口、值機櫃檯、安檢通道、電梯等人流聚集區域安排志願者,為旅客提供咨詢與引導服務,有效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同時,北京大興機場持續加強全鏈條服務聯動,為首乘旅客提供全流程幫扶,“五一”期間共計開展224次“興心相印”愛心服務,其中愛心陪伴服務123次、輪椅服務101次,累計發放愛心手環883個。

事實上,服務升級不僅體現在基礎保障的優化上,更向著品質躍升不斷延伸。寧波廣電網報道,“五一”假期,寧波機場攜手快遞公司推出了“陽光輕鬆行”——機場到酒店、酒店到機場的行李直送服務。濟南機場則升級了“泉城轉”産品,提供免費餐食、免費巴士、免費住宿等系列中轉服務權益,並在“山東機場中轉服務”小程序上開設中英雙語的“240小時過境免簽中轉”板塊,外籍旅客可在免簽時限內任選一天享受機場周邊酒店住宿服務一晚。

除此之外,各機場、航空公司還在“五一限定”上精心謀劃,為旅客帶來更加難忘的假日出行體驗。華商網報道,5月1日,東航客艙部在MU2361航班上開展“微光成炬致敬平凡勞動者”主題特色航班活動,通過溫馨服務營造濃厚的“五一”節日氛圍。中國日報網報道,“五一”假期,海口美蘭機場將候機廳變為文化體驗館,自制清補涼、手工創作、塗鴉體驗、手工幹花相冊制作等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吸引旅客駐足;三亞鳳凰機場則積極響應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的號召,在航站樓內向出行旅客免費贈送椰子,為廣大旅客增加旅途的趣味性和記憶點。

在細分賽道上的探索,進一步豐富了民航業服務升級的內涵。隨著攜寵出遊的群體日益壯大,民航業正加速朝“寵物友好”的方向轉型。目前,多家航空公司提供寵物托運服務,海航、南航已經推出“寵物進客艙”服務。為滿足更多寵物主人與愛寵同行的需求,“寵物友好型”航空公司的隊伍還在持續壯大。《新京報》報道,“五一”假期前夕,東航宣布在上海—青島航線上推出“寵物進客艙”服務。《文匯報》報道,吉祥航空自5月1日起正式上線“寵物進客艙”服務——“萌寵飛”,首階段服務覆蓋4條國內往返航線,包括上海浦東—麗江、上海虹橋—太原、南京—太原、南京—惠州。

“五一”假期已經畫上圓滿的句號。當假日的熱鬧歸於平靜時,民航業提升服務品質的探索仍在繼續。從基礎服務的標準化,到場景體驗的個性化,各機場和航空公司將持續精進服務,以專業與溫情守護每一段旅程,為民航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方笑 報道)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