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20年全球客運量翻番 亞太地區引領增長
2025年04月10日
研究預測,未來20年全球客運量將翻番,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等高增長市場將成為主要驅動力。
航空情報和顧問公司IBA最新發布的《IBA市場展望2025-2044》報告預測, 未來20年全球客運量將從2024年的42億人次增長到2044年的85億人次,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等高增長市場將會是全球客運量增長的主要引擎。
為滿足這一需求,IBA預測全球客運機隊將以2.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44年的51,500架。其中,亞太地區的機隊增長最為強勁,達到4.5%的年復合增長率。而中東、拉美和非洲地區的增長介於2.6%-4.1%之間,北美和歐洲地區則較為溫和,分別為1.1%和1.2%。
未來20年內,航空業還需投入45,000架新客機,其中21,000架(47%)用於滿足增長需求,24,000架(53%)用於替代老舊機型。IBA認為,客機交付量雖將在2026年恢復到2018年的水平,但航空業要達到每年2,200架的交付目標,還需要等到2030年之後。
為實現此目標,預計全球航空公司息稅前利潤率將在2027年保持在6.8%-7.0%的相對穩定水平。不過,區域差異依然存在,北美、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利潤率將有所上升,而歐洲、亞太和拉美地區的利潤率將有所下降。
航空業碳排放規制中短期內逐步加強
航空業碳排放規制將在未來中短期內逐步加強,尤其是在歐盟等「政策熱點」地區,航空公司將面臨更高的成本壓力。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將成為航空業實現減碳目標的重要抓手,但目前供給短缺仍可能成為制約因素。
與此同時,航空機隊的機齡結構也將發生變化。新一代機型目前佔比26%,預計到2030年和2038年將分別增加到50%和75%。不過,短期內老舊機型的使用率預計會有所上升,以應對過渡期供給不足的問題;目前創紀錄的租賃延期水平,則會在2030年前逐步回歸到長期趨勢。接下來五年,隨著原始設備制造商産能恢復、運營商逐步淘汰這些舊庫存,飛機退役率預計會上升。
總體來看, 隨著全球經濟未來20年以1.6倍的速度增長至2044年142萬億美元的規模,全球客運量也將翻番,從2024年的42億人次上升到2044年的85億人次;這期間增長率會逐步放緩。以人口和中産階級增長為動力的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等高增長市場)將成此間全球客運量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至2044年達到全球客運量近一半的占比。在此背景下,中國航空市場亦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鍾韻/ 採訪報道)
新聞來源 :TTG China
本文轉載自TTG China,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