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乘港澳航班 解鎖更優體驗
2025年02月18日
2024年,香港機場和澳門機場的客流量均呈現顯著增長態勢。數據顯示,香港機場全年旅客運輸量達到531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超過36.3萬架次,分別比2023年增長約34.3%和31.6%。澳門機場同樣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全年旅客運輸量突破764萬人次,飛機起降量超過5.9萬架次,分別比2023年增長約48%和41%。
令人矚目的數據背後,離不開港澳地區上空日益織密的航線網絡所發揮的關鍵作用。近年來,港澳航線航班不斷加密,大灣區互聯互通持續提速升級,內地與港澳之間的人員往來更加便捷高效。不僅如此,憑借獨特的樞紐優勢,港澳地區正逐步串聯起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這一布局不僅讓內地旅客經由港澳走向全球更加順暢,也為外國旅客提供了更為優質的空中出行體驗。
織密航線 聯通內外
在新春佳節的熱鬧氛圍中,港澳地區跨境流動的活力盡顯。香港入境處發布的數據顯示,農歷正月初五(2月2日)當天,出入境旅客總數突破了97.7萬人次,再創新高。澳門治安警察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28日~2月4日,澳門特區各口岸總出入境491.8萬人次,日均61.4萬人次。
在這股出入境熱潮的推動下,民航業也交出了亮眼的客運成績單。以澳門機場為例,1月29日~2月4日,機場呈現一片繁忙景象,共接待旅客超過17萬人次,航班起降1265架次,較2024年春節期間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這份熱鬧並非“春節限定”。近年來,港澳地區上空的航線網絡越織越密,與內地的互聯互通能力進一步增強。2024年,香港快運航空先後開通北京大興、三亞往返香港航線,加強了京津冀、海南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交流。東航、大灣區航空、香港航空等航空公司也紛紛布局,分別開通了蘭州、海口、西寧往返香港等航線,使港澳地區與內地的航空運輸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自2025年2月19日起,西藏航空將開通拉薩—成都天府—香港航線,進一步推動港澳地區與西藏互聯互通。
澳門航線航班的新增與加密同樣引人注目。自2024年10月27日起,澳門—重慶航線增至每周5班,澳門至貴陽、南寧和溫州航線均增至每周4班。同日,由澳門航空執飛的南京—澳門—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航線正式開通。自2024年12月19日起,澳門航空新增杭州—澳門航班,每周有多達34架次航班往來於澳門與杭州之間。
與此同時,港澳地區的國際航線拓展也在穩步推進,不斷向全球延伸。特別是在春節前夕,新開通的航線為旅客春運出行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今年1月17日,香港快運航空開通香港—日本仙台直飛航線,每周4班,仙台成為香港快運航空在日本的第11個航點。香港航空則在1月17日和18日兩天接連恢復了香港至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和加拿大溫哥華的直飛航線,標志著香港航空正式重返洲際長途航線市場。據介紹,香港—黃金海岸航線於1月17日~2月15日季節性運營,每周4班,運行周期涵蓋農歷新年假期,使用空客A330寬體客機執飛,從而為旅客提供更加舒適的長途飛行體驗。
展望未來,港澳地區航線拓展的戰略版圖還在持續擴張。今年6月16日,國泰航空香港—德國慕尼黑往返航線將正式開通,每周運營4對直航客運航班;8月3日,國泰航空還將重啟香港往返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直航航班。2025年全年,國泰航空預計在目前覆蓋全球80個航點的基礎上,將航點增至100個。香港航空方面表示,2025年將重點布局亞洲、大洋洲和北美等關鍵市場,逐步開通更多直飛航線,構建更加完善的全球航線網絡。同樣,澳門航空也指出,將在鞏固中國內地客源市場的同時,與海外及基地航空公司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促使其2025年航線穩步拓展。
灣區聯動 便捷出行
在區域協同發展的浪潮下,大灣區的互聯互通程度正不斷加深,為民航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給廣大旅客帶來更多便利。
其中,城市候機樓就是一個生動體現。以香港機場為例,其在大灣區布局的城市候機樓網絡,讓旅客在“家門口”完成值機手續後,可通過專用擺渡車無縫銜接至香港機場。這些城市候機樓是香港機場管理局積極拓展大灣區業務、服務好大灣區旅客、推動大灣區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的關鍵舉措之一,可全方位增強大灣區的國際通達性。
這種創新模式在今年春運期間迎來爆發式增長。1月21日,香港機場廣州賓館城市候機樓與佛山南海萬科廣場城市候機樓正式投入運營。兩大城市候機樓的啟用,為計劃通過香港機場出行的旅客提供便利,進一步強化了大灣區內城市與香港機場的緊密聯繫。緊接著,1月24日,香港機場台山城市候機樓啟用,為“華僑之鄉”台山帶來了全新的國際航空服務體驗。香港機場還將不斷完善在大灣區的多式聯運服務,預計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大灣區內的城市航站樓將達到30座。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聯通呈現出雙向特征,不僅是香港機場積極在內地布局城市候機樓,深圳機場也在香港啟用了香港九龍圓方、香港東九龍油塘、香港機場、香港上環港澳碼頭、香港灣仔5座城市候機樓。這一舉措既為香港旅客北上提供了便利,又滿足了內地旅客南下的出行需求,形成了“你來我往”、相互交融的布局。
更具突破性的是“經珠港飛”帶來的通關模式革新。在這種模式之下,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乘機的旅客,無須辦理香港出入境手續;從國外飛抵香港機場的旅客,也可以由港珠澳大橋前往珠海口岸再辦理入境手續。這一優化直接免去了香港出入境查驗環節,讓旅客通關更為順暢。不僅如此,旅客在途中還能享受退回120港元離境稅的優惠政策,同時飽覽港珠澳大橋宏偉壯麗的景色。倘若在珠海中轉時間充裕,旅客還可以順便遊覽珠海當地的熱門景點,為旅行增添更多精彩。
“經珠港飛”自2023年12月12日啟動以來,受到了廣大旅客的熱烈歡迎。截至今年春運前夕,已服務旅客近4.6萬人次。今年春運前夕,更有15家航空公司升級了預登機服務,方便前往香港機場的旅客辦理值機手續和托運行李,進一步提升了旅客出行體驗。
此外,“海天聯運”模式也為大灣區民航旅客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從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口岸登船、香港登機、行李直挂,這種創新出行方式將水上交通與航空運輸完美融合,為旅客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出行選擇。“海天一票”更是這一模式的亮點,大灣區內7個港口往來香港機場的高速客船與國泰航空實行代碼共享,實現了船票即機票的革新。對旅客而言,只要一站式預訂,就能輕鬆搞定整個行程。更加智慧的立體出行網絡正在這里構建。
中轉無憂 暢行全球
港澳地區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航空運輸體系,成為衆多出入境旅客青睐的中轉站。尤其是作為國際樞紐機場的香港機場,每年約1/3的旅客是中轉旅客。這里不僅是許多外國旅客進入中國的首站,也是衆多內地旅客邁向全球的中轉節點。
對旅客而言,中轉過程順暢與否直接關係到整個旅程的體驗。目前,購買部分航空公司聯程機票的旅客能夠在始發機場辦理行李直挂手續,抵達香港或澳門機場後直接辦理轉機手續,無須重新托運行李,大大節省了時間與精力。未購買聯程機票的旅客也無須擔憂,在抵達中轉機場前可以通過航空公司網站或App查詢所乘航空公司中轉櫃檯的位置,抵達後按照清晰的指示標識前往中轉櫃檯,領取登機牌並辦理行李托運手續,隨後便可通過安檢、前往登機口。
香港機場在中轉服務方面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廣大旅客的一致好評。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在香港機場“絲滑”轉機的經歷。當旅客面臨轉機時間緊張的情況時,香港機場地勤人員會及時提供貼心的專門指引服務,最大限度助力旅客成行。而澳門機場則充分發揮自己“小而精”的優勢,為旅客快速中轉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樣贏得了旅客的青睐。
除了高效的中轉服務,香港機場和澳門機場還致力於為旅客提供豐富的候機體驗。為幫助旅客更好地利用轉機時間,國泰航空在其網站上發布了90分鍾、120分鍾和180分鍾的香港轉機指南,不僅幫助“快轉”旅客充分利用短暫的轉機時間,也讓“慢轉”旅客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盡情享受旅程。除了享用美食與購物,在香港機場,旅客可以前往“天際走廊”觀景平台,欣賞飛機在腳下滑行的壯觀景象。客運大樓內還設有兩個玩樂空間,通過大型LED幕牆播放電影及電視節目,提供香港機場主題AR及VR遊戲。澳門機場同樣致力於為旅客打造豐富的候機體驗,其候機區域一層設有免稅商店、二層是美食區,機場北面擴建的閣樓層隔離區二層也有適合兒童旅客的遊樂設施,以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對轉機時間較長且希望順便遊覽香港或澳門的旅客來說,在轉機時能否出機場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目前來看,若滿足海外—香港—內地或內地—香港—海外,且在香港停留不超過7天的要求,持護照和機票、無須港澳通行證便可進入香港。經澳門轉機的旅客,若想去澳門遊玩,上述規則同樣適用。若停留超過7天,則需要提前辦理港澳通行證。這不僅為旅客創造了深度體驗港澳的機會,更讓機場與城市發展形成了良性互動。
優質高效的中轉服務以及獨具特色的候機體驗,成為越來越多旅客走進港澳機場的理由。盡管春運高峰已經過去,但港澳機場依舊繁忙,一架架飛機在跑道上有序起降,承載著旅客的憧憬與期待,飛往下一個遠方。(《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方笑)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