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力全開趕春潮 “飛”出發展新氣象

2025年02月18日

置辦年貨是春節必不可少的環節。從美味海鮮到新鮮牛羊肉,從缤紛水果到年宵花卉,當一件件貨物被裝進機艙,飛往世界各地時,年味兒也隨之香飄四海。今年春運期間,節假日生活物資和各類年貨運輸需求大增,國內、國際貨運航線接連“上新”,航空貨運業迎來了“開門紅”。

隨著電商經濟和高端制造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産業快速發展,支持航空貨運發展的政策相繼出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應用,近幾年航空物流市場保持增長態勢。各航空貨運企業紛紛加速布局,搶抓新年新機遇,力爭打造“買全球、賣全球、通全球”的航空貨運新高地。

年貨暢達全球 航空貨運需求大增

當千燈萬盞里溢出濃濃年味兒時,新春的喜慶氛圍彌漫在大街小巷。航空貨運也迎來了今年的春運熱潮。

“這是從西安飛過來的航班,飛機上貨物重達46.5噸,主要是來自西北地區的牛羊肉。當日航班總量達120班,其中國內100班、國際20班。春節前夕,各式各樣的年味兒會在這里匯集,再‘飛’進千家萬戶。”1月24日2時,順豐航空鄂州基地地服經理孫一丹告訴《求是》雜志記者。

春節物流高峰期,順豐航空密集執飛由銀川、蘭州、西寧等地飛往鄂州的“牛羊肉航線”,由海南飛往鄂州的“海鮮、水果航線”,由大連飛往鄂州的“草莓航線”等特色貨運航線,生鮮貨物經鄂州中轉後快速發往全國各地,滿足各地民衆對西北、東北、華南特色農産品的消費需求,讓年味兒更新鮮、更多樣。

除了國內各地的海鮮、水果暢達全國,國外優質的生鮮産品也不斷以最佳品質引進國內,為餐飲消費市場提“鮮”添“彩”。近日,東航冷鏈運營的挪威奧斯陸—鄂州三文魚包機航線開通,首航包機裝載了約35噸三文魚,飛行約8000公里抵達鄂州。東航冷鏈由此打通了挪威和智利兩大三文魚主産區與國內主要城市的運輸通道,將借助東航在成都、鄂州、上海和寧波4個入境口岸的客運航線網絡,快速服務中國主要消費市場。

春節前夕,海航貨運也有新動作。1月17日,隨著海航HU730航班自美國波士頓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海航貨運進口的首批波士頓龍蝦運抵國內,海航貨運跨境生鮮貿易業務正式啟動。這批龍蝦共計300箱、淨重約4噸,從美國紐約工廠出發,到北京海鮮市場全程耗時不到24小時。據了解,這批龍蝦將全部供應到北京和周邊市場,在獲得進口許可的同時,已經被下遊客戶預訂一空。

如今,春節已被列為聯合國假日,全球約1/5的人口以各種方式歡慶春節。中國年貨也乘著跨境電商的東風,在海外市場上掀起了搶購熱潮,濃濃的中國年味兒隨之飄向世界各地。1月22日,南航物流國內貨郵超3100噸,創下歷史新高。而在年貨“出海”方面,南航物流廣州國際出港貨量日均超1400噸,年貨物流市場一片熱鬧。

菜鳥全球供應鏈權威數據顯示,新春禮盒在美國海外倉的入庫量一路飙升,成功超越聖誕裝飾,榮登入庫量榜首。其訂單量更是呈現驚人的爆發式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近30倍。數據顯示,融入中國創新元素的中國年貨,如木雕、茶壺等手工藝品的銷量同比增長近150%;娃娃機、扭蛋等潮玩類産品的銷量漲幅也在100%以上;獨具年味兒的生肖盲盒在海外備受青睐,銷量同比增長200%。

在亞馬遜平台上,各類節日裝飾以及用品的銷量呈現迅猛增長態勢。春節前夕,蛇年紅包袋銷售持續火爆,對聯、窗花等成為裝點家居的熱門選擇。

跨境電商打破了地域限制,使消費者能夠輕鬆網購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今年春節期間,除了喜愛中國文化的國際友人購買力十分強勁,一些華僑華人也更願意選擇來自家鄉的春節周邊産品,這也使得國際航空貨運的需求進一步增加。換個角度來看,國際航空貨運為跨境電商提供了高效、可靠的運輸方式,滿足了電商企業對快速配送的需求,實現了跨境電商與國際航空貨運的相互成就。

年貨搭飛機趕春潮的火熱景象為今年航空貨運開了個好頭,為物流企業增添了信心,也讓中國年味兒飄向世界。

航線密集“上新” 為跨境電商添新翼

回顧2024年,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呈現強勁的增長態勢,需求和運力均創下歷史新高。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近期發布的2024年全球航空貨運定期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按照貨運噸公里計算)比2023年增長11.3%(國際需求增長12.2%),全年貨運需求超過2021年峰值紀錄;全年航空貨運運力比2023年增長7.4%(國際需求增長9.6%);全年平均收益率比2023年低1.6%,但比2019年高39%。

“2024年全球航空貨運表現出色,航空公司貨運量創歷史新高,而且盈利實現增長。需求同比增長11.3%,得益於特別強勁的電商運輸需求和各種海運限制。叠加空域限制,部分飛往亞洲的主要長途航線運力受限,收益率得以保持在超出常規的高水平”。國際航協理事長威利·沃爾什表示,2025年,油價呈下降趨勢,貿易繼續增長,航空貨運或將迎來又一個好年頭。

而作為跨境電商的主要出口國,中國的航空貨郵運輸量增長速度超過全球航空貨運業的其他同行。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民航業貨郵運輸量達898.2萬噸,同比增長22.1%,較2019年增長19.3%。

經過多年醞釀,國貨航於2024年12月3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挂牌上市,成為三大航中第二家完成貨運業務分拆上市的企業。業內人士認為,國貨航上市將進一步促進行業內企業的整合與協作,推動行業朝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同時也將促使技術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的力度加大,推動整個航空物流行業的創新升級。

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貿易的發展,航空物流需求持續增長,航空貨運規模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航空貨運企業紛紛落子布局,提高自身競爭力。2月7日,一架波音777F全貨機從美國西雅圖起飛,平穩降落在廣州白雲機場,意味著南航物流迎來今年首架新貨機。至此,南航物流運營的波音777F貨機機隊規模增至18架,居全國首位,每周執飛定期國際航班70餘班,航線網絡覆蓋多個國際貨運熱門城市。

除了全貨機的引進,自今年初開始,國際航線如雨後春筍般湧現。1月17日,青島—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捷克俄斯特拉發全貨機航線開通,成為山東省內首條通達歐洲中部的貨運航線。1月19日,格魯吉亞吉奧航空一架波音767全貨機降落在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滿載貨物後飛往意大利米蘭馬爾彭薩機場,標志著鄂州—米蘭國際貨運航線開通。1月20日,成都—孟加拉國達卡國際定期貨運航線開通。該航線是西北貨航成立以來執飛的首條南亞地區航線,也是今年開通的首條國際航線。1月26日,國貨航成都—荷蘭阿姆斯特丹全貨機航線開通,意味著國貨航在成都雙流改裝的第四架空客A330F全貨機在成都投入運營。

中物聯公布,今年1月,全國共新開27條國際貨運航線,每周增加超過43個往返航班。從航線結構來看,歐洲航線15條,亞洲航線10條,南美洲、非洲航線各1條。貨物以跨境電商貨物、電子産品、汽車配件、工業品等為主。

一條條貨運航線織密了空中網絡,將世界好貨運進國門,把“中國制造”送達全球。新航線的開通加劇了航空貨運市場的競爭,加速了航空貨運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整合,有助於提高航空貨運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多條國際貨運航線的相繼開通也進一步暢通了全球貿易通道,為跨境電商和國際貿易注入了強勁動力。

技術模式創新 航空貨運提質轉型

近年來,航空貨運正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技術創新成為推動業態升級的關鍵力量。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規劃》同時部署了數字物流創新提質工程。

在此背景下,航空貨運企業紛紛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機遇,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航空貨運服務保障“硬實力”。

2024年12月31日,東航設備與海爾卡奧斯完成簽約,共建航空業首個無人操作智慧物流貨站。這一合作系統建成後,貨站的安全和設備管理將更加高效和有序,能夠更好滿足跨境電商對時效性、靈活性的需求,助力更多“中國制造”“出海”,可謂鳴響了新一年智慧物流建設的“發令槍”。

南航物流也通過不斷叠代完善一體化智慧物流平台、建設智慧貨站,推動企業加速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鄭州不斷探索新模式、建設硬聯通、強化軟聯通,增強綜合貨運樞紐平台功能,推動運輸鏈朝便利化、全球化、一體運營化方向發展,首創國內“通關前置+全貨機包機+跨境電商”模式、“1210”保稅備貨模式;初步建成以鄭州為集結中心,輻射歐美、東北亞、中東、俄羅斯的陸空國際聯運新通道。順豐航空持續發力,其總投資10億元、建築面積17.2萬平方米、位於成都雙流的西部航空貨運樞紐項目近期初步通過竣工驗收,計劃將於今年8月完成智能分揀系統安裝調試並投産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在向現代航空物流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數智化建設有利於充分發揮民航超大規模市場和海量數據資源優勢,推動數字經濟高端制造和綠色産業與民航深度融合,為航空物流增添新動能,抵禦周期性行業波動。

2025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提出,民航將加大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時刻資源傾斜及日間高峰時刻配置安排;支持航空公司擴大全貨機機隊規模;推動保障模式創新,提高保障效率;優化航空貨郵安檢流程,規範貨郵地面駁運安保;提升電子運單使用水平,促進航空貨運智慧化發展。

各地同樣積極出台政策,助推航空貨運發展。近日,海南省開放航權工作專班辦公室印發《海南省促進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江蘇省則發布了《關於加快推動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的意見》。

在國家、地方的政策推動和行業主體的積極實踐下,我國航空物流市場在數智化建設領域有望實現新突破,進一步構建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智慧航空物流體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國際環境的風雲變幻給航空貨運發展帶來了壓力。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最新預測,2025年全球航空貨運量將達到8000萬噸,同比增長5.8%。與2024年的增長預期(12%)相比,這一增速明顯放緩。

關稅增加、小額免稅取消、綜合成本提高、操作環節越發復雜等,都對航空貨運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應對諸多不確定因素,我國航空貨運企業仍需要進行全球化布局,在不斷增強歐美市場服務能力的同時,加強對東南亞、中亞、俄羅斯、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布局,推動銷售網絡和航線網絡多元化發展,同時通過創新運輸模式、加強運力管理和提高服務質量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今年,航空貨運企業將伴著機遇與挑戰前行。只要保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合理布局並靈活調整戰略,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環境,跨境電商的發展和新興市場的崛起仍有望為航空貨運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能。(《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賈璞瑜)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