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航空市場展望:乘需求東風 逐併購浪潮

2025年01月10日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雖然面臨供應鏈問題、地緣政治等挑戰,但全球航空運輸業客貨運需求保持穩定,載客率穩步提高,行業整體業績在後疫情時代恢復到更為正常的增長水平。在2024年合併重組浪潮持續、高端航空需求強勁的背景下,展望2025年,全球航空市場將發生哪些重要的變化?

行業盈利能力將略有提高

盡管面臨持續的成本和供應鏈挑戰,但全球航空運輸業2025年的盈利能力有望略有提高。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5年全球航空運輸業收入將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1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經濟的1%;航空客運量預計將達到52億人次,比2024年增長6.7%,旅客數量將首次突破50億人次;淨利潤預計將達到366億美元,淨利潤率為3.6%。

在客運方面,航空運輸業2025年的客運收入預計將達到7050億美元,佔總收入的70%;輔營服務收入將額外增加1450億美元,佔總收入的14.4%。2025年客運需求預計將增長8%,高於7.1%的預期運力增長;飛機起降量預計將達到4000萬架次,比2024年增長4.6%;平均載客率預計將達到83.4%,比2024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在貨運方面,航空運輸業2025年的貨運收入預計將達到1570億美元,佔總收入的15.6%;貨運需求或將增長6%,平均收益將減少0.7%,但仍高於疫情發生前水平。2025年將有多個利好因素繼續推動航空貨運的發展,包括甦伊士運河海運持續存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亞洲電商的蓬勃發展。

油價下跌及由此帶來的燃料成本降低,將是2025年航空公司前景改善的主要驅動力。國際航協預測,2025年噴氣燃料的平均價格為每桶87美元,低於2024年的每桶99美元。盡管預計燃料消耗量將增長6%,但航空公司的累計燃料支出預計將減少4.8%至2480億美元。據此,2025年燃料成本預計將佔運營成本的26.4%,低於2024年的28.9%。

值得一提的是,航空運輸業2024年的各項成本普遍增加,突出的問題包括巨大的工資壓力以及與2024年多次航空公司員工罷工有關的一次性支出。在非燃料成本中,佔比最大的是人力成本。2025年人力成本預計將達到2530億美元,比2024年增長7.6%。然而,隨著生産率的提高,2025年的平均人力單位成本可能僅比2024年高0.5%。

嚴峻的供應鏈問題同樣對航空公司業績産生了不利影響,不僅對收入、成本和環保造成了三重打擊,還限制了需求增長。這一影響在2025年仍將持續。當前載客率已處於歷史高位,如果有更多飛機投入運營,行業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高。由於航空公司競爭加劇,紛紛尋求增加運力,飛機租賃費率的漲幅超過了利率。目前,市場對租賃飛機的特殊需求推動窄體機的租賃費率比2019年高出20%~30%。同時,由於飛機停飛和全球機隊老齡化,航空公司的飛機維護成本急劇增加。

合併重組帶來聯盟格局變化

在遭受疫情重創之後,全球航空運輸業的合併重組浪潮持續。2024年,美國阿拉斯加航空收購夏威夷航空、漢莎航空收購意大利ITA航空、大韓航空收購韓亞航空都獲得了監管部門的批準。2025年,這些航企將開展一系列合併重組工作,航空聯盟和合作夥伴關係將隨之發生變化。

大韓航空計劃在未來兩年左右完成與韓亞航空的合併。在合併完成之前,韓亞航空將作為大韓航空的子公司運營。從2025年下半年開始,韓亞航空的旅客將在韓國首爾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乘機,韓亞航空旗下兩家低成本航企——釜山航空和首爾航空——也將搬到該航站樓運行。屆時,大韓航空所屬的天合聯盟在韓國市場上的航線網絡將進一步完善,而星空聯盟將失去韓亞航空的支持。

在歐洲,類似情況也在上演。在天合聯盟成員法航—荷航集團收購星空聯盟創始成員之一的北歐航空19.9%的股份後,北歐航空於2024年8月31日退出星空聯盟,加入天合聯盟。隨著北歐航空的加入,天合聯盟如今可以宣稱其服務網絡覆蓋地球最南端(阿根廷烏斯懷亞)和最北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商業機場。2025年,法航—荷航集團和天合聯盟其他成員航空公司的旅客將發現,北歐航空的航線網絡將提升他們的旅行體驗,並為積分兌換提供更多可能性。

接管意大利航空衣缽的ITA航空本屬於天合聯盟成員,但該公司已經宣布,將脫離天合聯盟,轉而加入星空聯盟。雖然具體日期尚未確定,但這一轉變將發生在漢莎航空收購其49%股份之後。作為星空聯盟創始成員之一,漢莎航空如果完成對ITA航空的收購,將希望ITA航空盡早加入星空聯盟,並完全採用漢莎航空的常旅客計劃。

天合聯盟在中歐市場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第五大航空公司捷克航空停止運營,並入廉價航空SmartWings,在加入天合聯盟20多年後於2024年10月26日退出。對捷克航空的常旅客會員來說,他們的賬戶權益被終止,累積的里程和積分也無法轉移到其他航空公司。

相比之下,寰宇一家在2025年將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繼2024年斐濟航空入盟之後,阿曼航空預計將在2025年6月加入進來。同時,寰宇一家成員阿拉斯加航空在2024年已完成對夏威夷航空的收購,合併後的阿拉斯加航空將擁有至少350架不同類型的飛機,得以大舉擴展航點和國際業務。由於機組、機隊整合尚需時日,這兩家航空公司合併後將維持一家公司、兩個品牌運作,每年預計服務5470萬人次旅客。夏威夷航空將受益於阿拉斯加航空作為寰宇一家聯盟成員的身份,雙方預計將在2025年完成常旅客計劃的合併。

高端需求旺盛引發産品升級潮

根據國際航協的數據,全球航空公司2024年的淨利潤總計近320億美元。業內人士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全球飛機短缺限制了運力供給,但真正的推手是強勁的高端需求。

達美航空方面表示,消費者仍在優先考慮高端體驗,高端産品目前的表現確實比經濟艙好得多;英國航空方面則表示,其在高端艙位方面表現尤為出色;拉塔姆航空方面表示,高端艙位的運力明顯增加,表明南美市場對高端産品需求旺盛;加拿大航空方面稱,高端艙位收入增長超過了整體收入增長。

2024年,達美航空完成了對美國洛杉矶國際機場兩座航站樓的翻新,包括增加提供私密值機和飲食服務的達美1號休息室。達美航空總裁格林·豪恩斯坦表示,旅行需求仍然旺盛,旅客對高端産品有很大的偏好。數據顯示,該公司2024年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經濟艙機票以外的銷售。

專家表示,市場對高端産品的需求旺盛反映出旅客偏好的變化,他們願意花更多錢享受更舒適的旅行,包括在後疫情時代旅客消費轉向注重體驗,而非有形商品。最近,企業需求也開始復甦,為高端需求增長增添了額外動力。不少航空公司確信這種趨勢將持續下去,因此正在擴大和升級其高端服務,投入巨資以保持競爭力。

在高端需求的推動下,多家大型骨幹航企發布了客艙升級計劃。英國航空宣布投資高達70億英鎊的轉型計劃,其中一項是在空客A380飛機上打造全新的頭等艙套間。作為空客A380飛機客艙翻新計劃的一部分,其全新頭等艙套間預計將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首次亮相。新加坡航空將斥資11億新加坡元對其41架空客A350-900飛機進行客艙升級。印度航空宣布啟動超4億美元的客艙翻新計劃,翻新27架空客A320neo飛機和40架寬體機。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網絡型航空公司在搶抓高端市場的機遇,低成本航空公司同樣加入了這一行列。印度靛藍航空在2024年發布了一款新的商務艙産品,美國西南航空在2025年將首次提供空間更大的高級座位,捷藍航空在2026年之前將在美國國內航班上增加頭等艙座位。即使是像精神航空和邊疆航空這樣的超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未來幾個月內也將進行重大調整。精神航空已經推出了頭等艙産品;邊疆航空正在進行一項大膽的戰略轉型,計劃從2025年底開始在其機隊中引入頭等艙座位。(《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