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民航安全運送旅客7.3億人次

2025年01月06日

1月3日,記者在中國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4年,中國民航保持了安全平穩的運行態勢,預計全年完成運輸飛行1381萬小時、539萬架次、旅客運輸量7.3億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3.1%、9.5%、18%,創歷史新高。在此情況下,中國民航全年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運輸航空嚴重征候、人為責任征候萬時率同比分別下降11.6%、21.4%,連續22年未發生空防責任事故,並以90.19分的歷史最好成績順利完成國際民航組織普遍安全監督審計(USOAP),成績位居世界前列。

民航局安全總監舒明江介紹,一年來,全行業採取了多方面措施,著力做好民航安全工作。在持續強化思想引領方面,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産重要論述和對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堅持穩中求進、嚴字當頭,科學統籌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的關係,確保行業生産規模與安全保障能力相匹配。

在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方面,推動行業持續完善 “黨政同責”“三管三必須”責任體系與原則,認真落實安全生産主體、領導、崗位和監管責任,針對各類典型不安全事件及時實施行政約見、專項督導檢查、重點監管以及行政處罰等,進一步壓實各項安全責任。

在持續完善法規標準方面,大力推進《民航法》修訂,全面完善事關民航安全的關鍵環節和重點要素,完成《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管理規則》等8部規章制修訂,強化安全監管法治保障。

在專項整治突出風險方面,印發《民航系統安全生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有序推進2024年9項重點任務落實;印發有關風險管控工作方案,修訂《民航重大安全隱患判定標準》,進一步健全重大安全隱患數據庫及督辦制度,及時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確保隱患動態清零。

在嚴密生産運行組織方面,準確把握季節性運行特點,制定雷雨季、冬季民航運行保障總體方案,嚴格落實《航班備降工作規則》《民用航空協同運行管理辦法》,有效應對大範圍雷雨、超強颱風等極端天氣,雷雨季節航班正常率達到77.8%,同比提升2.2個百分點。

在加強關鍵隊伍能力建設和航空器適航性管理方面,推進基於勝任能力的飛行員培訓和評估,加強維修人員資質管理,開展中小運輸機場和空管人員安全培訓,部署運輸航空公司調查能力提升三年專項行動,持續開展安全文化和作風建設,不斷提升人的本質安全水平;突出防範航空器關鍵系統的故障,針對CFM56、PW1100G、TRENT等重點型號發動機典型問題,開展防發動機空停專項督導檢查,及時制定專項管控方案,2024年運輸航空發動機空中停車征候萬時率同比下降5.3%。

在優化安全監管模式和機制方面,制定民航安全監管創新行動計劃,建立運輸航空公司、運輸機場差異化精準監管實施辦法,加強評估結果一體化應用,提升安全監管的精準化;統籌安全調控資源,加強安全考核結果利用,引導行業加大安全投入;主動與地方政府強化齊抓共管治理合力,7個民航地區管理局和所轄監管局共建立94個齊抓共管的機制或方案,各方對航空安全的重視程度和管控力度明顯提升。

近期,阿塞拜疆和韓國的航空公司連續發生重大航空器事故。舒明江表示,對此,民航局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通報有關事故情況,密切關注事故調查進展和原因分析,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問題導向,督促全行業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工作部署,全面排查治理隱患,深入管控安全風險,確保航空運行安全。同時,持續開展好航班運行安全評估和風險排查,及時對航空公司可能受影響的航班進行安全風險提示並調整航線航路計劃,確保安全運行;強化鳥擊風險防範的針對性、有效性,進一步壓實機場主體責任;全面排查跑道安全隱患,切實防範相關安全風險;加強應急演練,進一步提升應急處置效率;全面開展民航春運安全專項督導檢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冬季運行安全、平穩、順暢。(《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潘瑾瑜 報道)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網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