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航空物流“彎道超車”新賽點

2024年08月02日

一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政策指引,而提升服務質量少不了“精準標尺”的度量。

近日,為保障航空貨物運輸安全,激發發展活力,交通運輸部發布《民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規定》突出關鍵環節安全監管,明確各方市場主體責任,強化貨運服務質量要求,統一規範了國內、國際航空貨物運輸秩序,有利於提升航空貨物運輸安全和服務質量。

同時,《規定》還鼓勵支持智慧貨運建設,支持從事民用航空貨物運輸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根據需要使用電子單證、電子簽章或者電子標志,加強新技術、新設備應用,推動建設安全可靠、智慧先進、優質高效的現代化民用航空貨物運輸服務體系。新技術、新設備如何推動民航業構建起一個安全可靠、智慧先進、優質高效的現代化民用航空貨物運輸服務體系?本期《雲中焦點》邀請業內專家深入探討這一話題。

您如何看待《民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強調的智慧貨運建設對現代民航物流産業的影響?智慧貨運建設將如何促進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升?同時,隨著航空物流産業的快速發展,科技如何幫助實現更有效的安全監管?

●石學剛(中國民航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負責人)

《民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強調的智慧貨運建設,對現代民航物流産業的影響深遠且積極,它不僅代表了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更是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關鍵驅動力。

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自動化設備,智慧貨運建設能夠顯著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具體來說,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的應用減少了紙質文件的使用,加快了文件處理速度,降低了錯誤率;貨物軌迹數字化和全流程跟蹤技術使得物流過程更加透明,可以更好滿足客戶實時了解貨物狀態的需求。

這些措施將使物流服務更高效、可靠,能夠增強航空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並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安全監管方面,監控系統和傳感器技術可以實時監測貨物狀態和運輸環境,及時發現並處置潛在的安全風險;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應用,使得從大量運輸數據中預測和預防安全問題成為可能;物聯網技術則強化了貨物從源頭到目的地的全程追蹤和監控,提高了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區塊鏈技術因其不可篡改的特性,有助於確保貨物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一步增強了安全監管的可靠性。

在航空貨物運輸中,安全監管的重點環節包括貨物的收運檢查、裝載與卸載操作、倉儲管理、運輸途中的監控以及最終的交付過程。這些環節的有效監管能夠確保航空物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事故風險,保障貨物和人員的安全。

●金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河南物流學會副會長)

為統一規範我國航空貨物運輸秩序,《民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在規章結構和內容上進行了調整,將以貨物運輸流程為主線調整為以責任主體為主線,並明確了各方責任,對國內、國際貨物運輸進行統一管理。同時,《民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還強調加強智慧貨運建設。從航空運輸市場環境看,我國機場、航空公司等行業主體在貨運信息技術應用、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大多處於起步階段,應緊抓“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時代機遇,用智慧化提升企業自身的運營保障能力,優化航空貨物運輸流程和管理,從而提升全行業的運行效益和國際競爭力。

《民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突出關鍵環節安全監管,使市場主體守法有預期、監管部門執法有依據,而數字技術可以通過貨物的精準追蹤,實現對貨物進出港每個作業節點操作可視化,為後續對各環節和各主體的效率評估、服務水平評估提供了客觀、真實的數據基礎。

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航空貨運要完成向航空物流的跨越,並進一步升級為智慧航空物流,必須關注新興技術帶來的新的安全問題。例如,近期發生的“微軟藍屏”事件對全球航空物流造成了巨大影響,讓更多人意識到數字化轉型中可能存在的短板,以及對少數供應商依賴的嚴重風險。除軟件外,諸如數據安全保障、數據跨境、個人隱私保護、電子單證校對機制等內容也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譚濤(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危險品運輸技術中心副主任)

將於12月1日施行的《民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鼓勵並支持智慧貨站建設。貨站是航空物流運輸的“業務中台”,智慧貨站建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民航物流領域全方位、全鏈條的普及應用,將從兩個方面對現代民航物流産業産生積極影響。一方面,智慧貨運將打破航空物流運輸鏈條各參與主體的信息孤島,降低信息交互時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另一個方面,智慧貨運的核心是架起連接運輸業與智能制造業的橋梁,實現生産、倉儲、運輸、監管全流程數據互聯,推動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化、專業化轉型。

在航空貨物運輸中,監管重點環節包括貨物收運、存儲和轉運三個環節。在貨物收運環節,安全監管的重點包括貨物分類、識別、包裝、標記標簽粘貼是否正確,提供的運輸文件是否真實完整,是否托運國家規定禁止通過民用航空運輸的物品等。在存儲環節,需要關注承運人和地面服務代理人是否對存儲的貨物進行準確分類存放;貨物存放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在貨物轉運和裝卸過程中,能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等安全生産底線是需要重點監管的環節。

智慧貨運建設可以通過應用物聯網、傳感器、高清攝像頭和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對貨物運輸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細化監管維度,提升監管效能,及時發現並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化被動監管為主動監管。

《民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提出鼓勵使用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等數字化手段,這對於推動貨運産業升級具有怎樣的意義和作用?其在推廣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石學剛(中國民航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負責人)

數字化手段能夠簡化傳統物流流程中的煩瑣環節,實現信息快速傳遞與共享,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同時,優化物流路徑規劃、智能調度運輸資源等功能可以顯著提升物流效率,縮短貨物運輸時間。此外,數字化手段有助於構建安全可靠、智慧先進、優質高效的現代化民用航空貨物運輸服務體系,在促進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的同時,也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挑戰方面,一方面,不同航空公司、貨代、機場等使用的信息系統可能各不相同,需要解決系統間數據交換與集成問題,確保信息準確、及時傳遞。另一方面,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的普及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除此之外,如何確保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被非法獲取或篡改,同樣是該技術推廣實施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在措施方面,高質量的航空物流發展離不開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支持和扶持。例如,通過資金支持幫助企業降低技術更新和設備升級成本。與此同時,應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明確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並加大監管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力度,確保市場公平競爭和有序發展。

●金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河南物流學會副會長)

運輸電子化是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重要標志,是實現物暢其流的重要“軟通道”。同時,運輸電子化是促進航空物流業務流程優化和再造的關鍵,可推動航空物流從局部節點最優向全局鏈條最優轉變。通過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航空物流産業有望實現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的統一,通過打造“物流一張單”,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建立産業發展新模式。

盡管數字貨運發展正面臨一系列挑戰,如標準化程度低、上下遊整合難度較大、數字貨運基礎設施支撐不足、産業鏈協同轉移不夠等,但現代物流企業是智慧物流發展的推動者,有能力從行業角度出發,通過市場化路徑優化物流體系,提升服務價值,推動智慧貨運的發展。在産業層面,形成市場驅動力需要兩大條件:一是發現和培育智慧貨運應用場景,如推進裝備自主化、設施智能化等;二是圍繞智慧貨運應用場景構建産業生態系統,推動航空物流與其他運輸方式順暢銜接,如與海關標準對接,與安檢互認,加強貨品、單證、載具、安檢、結算等重點領域信息交互等,從而建成“數字驅動、協同共享”的智慧物流新生態。

●譚濤(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危險品運輸技術中心副主任)

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的使用可以顯著加快文件處理和流轉速度,並降低單證的打印、流轉和存儲成本。更重要的是,實現電子化後,單證的簽署不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大大提高貨運流程的整體效率。同時,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採用數字簽名和信息加密技術,可以更好地確保文檔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防止篡改和僞造,增強了貨物運輸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電子化記錄使得整個運輸過程可追溯,便於在出現問題時進行回溯並確定各方責任。

目前,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的使用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方面,頭部航空公司和貨郵口岸機場已經在探索使用電子單證、電子簽章,但這些探索大多基於自身業務流程的數字化改造,由於不同主體的數據標準不統一且推進力度不同,數據在流轉過程中仍然需要面對“層層門禁”。另一方面,數據産權的歸屬及應用邊界還不夠清晰,並且數字化手段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面臨網絡安全和數據泄露的風險。

要解決這些問題,應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行業規範,加強對不同系統數據交換和互操作性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實現對數據資産的權益保護;應引入專業的網絡安全咨詢機構,做好網絡安全頂層架構設計,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

如今,科技在現代物流産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請問,除了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目前還有哪些新技術、新設備對提升機場貨運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未來5年,有哪些新興技術有望成為推動現代航空物流産業建設的關鍵?

●石學剛(中國民航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負責人)

近年來,不少機場都在智慧物流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並取得了成果。例如,浙江省機場集團通過對內外部及行業數據進行整合,建成了全省統一的空港物流數據匯聚中心,實現了貨物站點信息的高效傳遞和管理;鄭州機場引入自動掃描稱重設備(DWS)、叉車讀碼、室內精準定位等自動化設備,同步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超寬帶(UWB)、無線網絡、地理信息系統(GIS)、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貨物庫位精細化管理;杭州機場國際貨站則投入使用集裝器(ULD)提升機、托盤提升機、自動導向車(AGV),立體貨架(ETV)、海關查驗分揀線、安檢作業回流線等智能化設備,提升航空物流效率。

未來5年,一些新興技術有望成為推動現代航空物流産業建設的關鍵。例如,區塊鏈技術可用於貨物追蹤、供應鏈管理以及文檔管理等,提高物流過程的透明度和效率;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技術有望實現更精準的預測、調度和決策;物聯網設備可以實時收集貨物狀態、運輸環境等信息,並通過5G網絡快速傳輸給中央系統,實現實時監控和快速響應。

●金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河南物流學會副會長)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增長的速度、輻射範圍和影響深度前所未有,航空物流數字化轉型提速,電子貨運亮點突出,數字倉庫不斷湧現,成為航空物流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除電子單證和電子簽章外,民航各單位還積極開展智慧物流技術與模式探索,試點智慧化、無人化、自動化等智慧物流管理流程、信息系統和智能裝備創新。例如,廣東機場集團物流公司在推動智慧物流數據治理工作中敢於探索,制定了符合企業實際的數據標準,保障了數據質量,提升了數據可用性;中國郵政航空公司開發的配載系統,通過統一配載工作標準,提高了航班配載平衡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質量;西部機場集團的航空物流機坪無人駕駛技術和無人叉車應用,使貨物存儲、搬運、理貨等環節得到優化與升級;東航物流EOS新貨站核心系統提高了貨物操作、運輸和管理效率。

未來5年,數字物流的擴展現實技術、無源物聯網、下一代智能包裝、數字孿生技術、AI大模型、車聯網技術、無人駕駛技術、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有望成為推動現代航空物流産業建設的新興增長點。數字物流是中國航空物流産業“彎道超車”的重要選擇,應以“建設智慧貨運”為牽引,著力推進裝備自主化、設施智能化、運輸電子化,因地制宜地發展航空物流領域的新質生産力,提升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譚濤(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危險品運輸技術中心副主任)

由於航空物流信息化發展相對滯後,國內一些機場正處於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探索應用階段。例如,深圳機場集團的“貨運一個碼”通過規範交互報文和貨物條碼數據,探索行業角度的數據互聯互通,讓貨物軌迹數字化更加符合實際使用情況;北京大興機場貨站引入首套智能統一安檢系統,通過集中判圖在國內首次實現貨運安檢全過程電子化、無紙化操作。

目前,雖然陸續有機場邁出了新技術、新設備應用的第一步,但更多新技術、新設備還處於探索試用階段。要使新技術對機場貨運量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還有待基於業務場景的深度適配和定制開發。

未來5年,三項新興技術有望成為推動現代航空物流産業建設的關鍵。一是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將進一步滲透到航空物流的各個環節,推動人員、貨物、車輛、設施、環境等數據的全面互聯,實現機場全域感知和單件貨物全程感知。大數據技術則可以對海量物流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二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在智能判圖、智慧安檢、智慧配載決策等業務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此外,人工智能還可應用於客服咨詢、貨物追蹤等方面,提升物流體驗。三是無人機物流。通過高精度導航系統和自主避障技術,無人機能夠實現快速、精準的貨物配送,可滿足偏遠地區或緊急情況下的物流需求。未來,無人機物流將成為航空物流集散端的中堅力量,進一步放大航空物流運輸的時效優勢。(中國民航報 記者王藝超)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網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