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機途中突發急症怎麽辦? 這份指南讓您有備無患

2024年05月16日

5月1日,長春機場出現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一位旅客在走出客艙後手扶廊橋橋壁緩緩蹲下,手捂胸口,表情痛苦,乘務組見狀立即在廊橋開展緊急救助;時隔兩日,在從昆明飛往珠海的航班上,一位旅客突發疾病,航班緊急備降南寧機場,多方聯動為患者架起了“生命之橋”。每一次緊急救助,在民航人眼中,都是在與時間賽跑。而對旅客來說,如果在乘機出行過程中突發疾病,怎樣才能有效求救、正確自救甚至防患於未然呢?請收好這份急救指南,讓空中旅途更添一份安心。

在機場 發現異常應及時求助

隨著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的不斷增長,老年旅客、兒童旅客、求醫旅客日漸增多,緊急醫療事件發生的頻率也有所提升。近期,在廈門機場候機樓內就接連發生了兩起緊急醫療事件:一位菲律賓籍旅客突感胸口不適,因疼痛倒地,在機場醫護人員的全力施救下,該名旅客逐漸恢復了心跳和其他各項生命體征;次日午間,一位旅客在如廁時突感身體不適,暈倒在地,醫護人員經過5分鍾緊急救助,終於將其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在這兩起突發事件中,醫護人員從快速反應到診斷治療,從果斷搶救到及時轉運,在每個環節與“死神”博弈,成功挽救了旅客的生命。在為機場醫護人員點贊的同時,我們也應認真思考,如果在機場突感身體不適,旅客第一時間該做什麽?顯然,最快、最有效的辦法是立刻向身邊的機場工作人員或其他旅客求助,千萬不要硬扛。

民航旅客在地面階段突發疾病時,按照通常的處置流程,工作人員會立即向調度部門報告,由調度部門協調機場醫護人員到場開展初始救治。如果醫護人員判斷旅客病情較重,會迅速將其轉運至醫院接受進一步診斷治療。因此,如果旅客在候機過程中突感身體不適,或發現其他旅客出現異常,應立即求助身邊的工作人員,也可以撥打所在機場的醫療急救中心電話。

在撥打急救電話時,旅客應盡量說清所在位置、病情要點和患者基本信息,如“患病旅客是中年男性,在航站樓三層E08登機口處,有嘔血、意識不清等症狀”,並盡可能冷靜回答醫生的提問,保持電話暢通。另外,旅客還可以通過機場網站或小程序查詢醫療救助信息。例如,昆明機場小程序具備“醫療急救”功能,旅客進入詳情頁面後可一鍵撥打昆明機場總台電話,或根據導航提示前往航站樓內的醫療救助點。

機場急救中心一般能為旅客提供航站樓內出診、急救及轉送患者等服務,並備有常用的急救藥品。在廣州白雲機場,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機場急救中心曾在一天內連續收到心衰、心梗、腦出血3起緊急救援通知,並成功為3位危重患者贏得了挽救生命的時間。

不僅如此,機場通常會配備有“救命神器”之稱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如遇突發情況,旅客可通過微信查詢距離最近的AED,第一時間獲取急救設備並在“黃金4分鍾”內施救。

飛行中 爭分奪秒實施急救

通常來說,旅客如果在空中突發疾病,急救難度大於地面。一旦發生此類情況,空乘人員又是如何救助旅客的呢?

乘務員在機上進行急救,通常遵循的原則為:提供必要且基本的急救服務,直至專業醫護人員趕到,而不是像醫生那樣診斷患者的病情或進行預先治療。

如果飛機已經起飛,旅客突感身體不適,要及時向空乘人員求助,為治療爭取時間。空乘人員在上崗前都曾接受專業的航空醫學培訓,上崗後也會定期進行航空醫學復訓。當發生緊急醫療事件時,乘務員會迅速作出反應,使用機上配備的醫療包,針對旅客病症進行應急處置。在必要情況下,機長會聯繫鄰近機場緊急降落,將保障旅客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按照航企的處置程序,乘務員首先會將相關情況立即報告機長,告知患者信息和症狀,包括其有無知覺,以及姓名、性別、年齡、計劃抵達的目的地、著陸後需要的醫療救助種類等;隨後,乘務組會立即廣播尋求醫療協助,並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準備好相應的急救設備。如果患者已休克或昏迷,乘務員會立刻實施急救,並盡快將其轉運至地面進行搶救。經機長同意後,乘務員會詳細了解並記錄事件經過以及患者周邊2位~3位旅客的姓名、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等信息,請相關旅客簽名並提供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信息。最後,乘務長會對事件進行記錄,填寫緊急醫學事件報告單。

近年來,各大航空公司不斷探索醫療急救新方式。2016年,南航率先實施“機上醫療志願者計劃”,招募具有執業資格的醫護人員,建立志願者檔案。在志願者乘坐南航航班時,系統中會出現標識,遇有旅客突發疾病,乘務員可以很快找到志願者協助。2017年,東航啟動了“東航空中醫療專家”項目。一旦飛行途中有突發情況,東航乘務員便能夠根據特殊標識自主識別並聯絡航班上的醫療專家,第一時間開展專業救助。

對旅客來說,有些急症的出現並非毫無征兆。在乘坐飛機時,如果自己或同行旅客出現顔面及嘴唇顔色異常改變、表情痛苦、面部及軀幹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或喘氣震顫等異常情況,需要格外警惕。

出行前 防患未然是關鍵

在搭乘飛機出行前,旅客最好提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通過多種渠道掌握必要的航空醫療急救常識,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如果旅客有不符合民航出行要求的病史,應咨詢專業醫護人員,確認能否搭乘飛機出行。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旅客應根據醫護人員的建議攜帶必備藥品。“出門記得帶藥,值機別忘裝包,病史做好小抄”,貼心的網友為患病旅客總結了航空出行小貼士,乘機前不妨默念一遍,以提醒自己做好相應準備。

在乘機時,除了要隨身攜帶必備藥品,旅客還可以帶上一些治療小病的常用藥,切記不要將其放在行李箱內。衆所周知,飛機起飛後,旅客身處密閉空間,若突然出現不適症狀,當時可動用的資源不外乎自備藥品或乘務員提供的急救藥品。兩相比較,更快捷、更有針對性的自然是前者。

除自備藥品外,旅客還可以制作一張個人醫療信息卡並隨身攜帶,將其放在錢包內或衣服口袋里。卡片上至少應注明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緊急聯繫人、聯繫電話、既往病史、目前在服用的藥物等信息,血型等其他重要信息也可以標注在卡片上。

對於長途出行的旅客來說,切莫過量飲酒、吃不潔或陌生的食物。飲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在無人看管的狀態下,醉酒後嘔吐物進入氣道引起窒息甚至死亡的案例不計其數。而不潔食物則是急性消化道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旅客如果發現自己有胸痛、胸悶症狀,要盡快就醫,不要在等待中延誤最佳救治時機。

一旦旅客出現急症,關鍵時刻也離不開自救。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能報告病情的旅客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比如向救護人員簡明扼要地說明自己的病情,包括目前的不適症狀、不適感的性質、認為誘發或加重不適的因素和既往病史等。

如果旅客感到自己即將失去意識,記得盡力呼救並具體到某個人,因為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向單個路人求助的成功率遠高於無目的的呼喊。另外,患病旅客應盡量尋找相對平整、開放、通風的地方,扶著支撐物倚靠著或慢慢側臥躺下,在避免摔傷等二次傷害的同時,也方便他人及時發現並提供救助。

Tips:

在乘機前預防不適症狀

1.乘機前不要吃得過飽或空腹

乘機前吃得過飽,會加重胃、心髒和血液循環係統的負擔,在飛機顛簸時不適感會更加明顯。空腹乘機則容易出現頭暈、惡心等症狀。

2.避免食用易脹氣的食物

啤酒、汽水、豆類、蘿蔔、薯類、生菜、黃瓜等食物容易在體內産生氣體。如果過多食用,旅客在高空飛行時可能會出現腹脹、胸悶、呼吸不暢等不適症狀。

3.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類食物

油炸食品、過於甜膩的食物在胃里停留時間較長,且不易消化。加之旅客在空中腸胃功能減弱,消化液減少,體弱者容易出現胃腸痙攣等症狀。

4.保證充足的睡眠

乘機前應盡量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保持與在家時一樣的作息時間,避免打亂正常的生理周期。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見習記者賈璞瑜)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網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