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乘客上飛機前稱體重,是歧視嗎?

2024年02月23日

近期,芬蘭航空在赫爾辛基機場實行自願稱重,引發公衆爭議和廣泛的討論;同時,新西蘭航空也在2023年開始要求國際航班乘客稱重。有人批評指出此舉可能侵犯個人尊嚴和隱私,但也有聲音表示這是確保飛行安全的必要手段。到底“需不需要執行稱重”、“怎麽樣去執行”,都是航司需要深入探討的議題——航司需要在飛行安全和保護乘客隱私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並在其中發現新的商業機會。

飛行安全的物理需求

飛機的安全運行依賴復雜且準確的物理計算來確定起飛、飛行和降落等不同階段所需的推力和燃油量。飛機結構的承載力、航程的計算、起飛所需跑道長度、氣象條件對飛行的影響……都需要考慮到機上每一公斤的重量變化。因此,精確的重量測量對於飛行安全至關重要——重量估算不準確會導致超載或是負載分布不均,從而使得飛行性能低下、操作響應不當,甚至引發安全事故。

因此,當航司規劃一次飛行任務時,他們會綜合乘客和行李的預估重量、機載備用品等因素來計算總負載,並根據負載調整燃油重量。因此,隨著全球人口體重趨勢的變化,定期更新旅客重量均值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才能使計算結果盡可能反映真實情況。

歐盟航空安全局公布乘客體重趨勢研究

歐盟航空安全局(EASA)根據2022年的一項自願稱重數據更新了其乘客體重數據。該調查發現乘客的平均體重是75.6公斤,平均攜帶7.6公斤的手提行李。與上一次在2009年進行的相同調查相比,乘客體重增加了1.1公斤,手提行李增加了1.5公斤。

由於衣物的影響,冬季時乘客通常比夏季重。夏季平均乘客體重為74.0公斤,冬季為76.8公斤;手提行李夏季平均為7.3公斤,冬季為7.9公斤。

2022年的研究還進一步揭示了艙位等級對體重分布的影響。經濟艙和高級經濟艙的乘客體重平均為75.4公斤,而兩艙乘客的平均體重則高達90.9公斤。這種差異被歸因於兩艙男性乘客偏多。

航司的應對措施

各國民航監管機構基本都不限制乘客體重,航司一般也不會因體重收取額外費用。但有一部分航司可能會基於安全考慮和運營成本,對佔用空間較多的乘客實行特殊政策——例如要求購買額外座位或自費升級到更寬敞的座位。

極端的案例是南太平洋的薩摩亞航空(Samoa Airways)。他們的票價計算方式是根據乘客的體重和航程距離來收費,也就是說,體重越重的乘客支付的機票費用也會水漲船高。

現在也有一部分航司開始特殊對待“佔用空間較多的乘客”——例如要求購買額外座位或自費升級到更寬敞的座位。然而,這種做法並不普遍,也引起了不少隱私和歧視方面的爭議。例如,近期有美國市民去信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要求立法規定航司必須明確說明其“大碼旅客政策”(Customer-of-size policy)。

服務:調整座位提高舒適性

在過去的十年中,飛機座位的標準尺寸幾乎沒有變化;而低成本航空公司為了增加乘客數量,甚至還減小了座位間距。

不過,航司也已經開始轉向更具人體工程學的座椅設計,更堅硬、輕薄的座椅物料等。這些設計考慮到了不同乘客的體型,包括可以調節的扶手、可變寬度的座位,甚至是更具創意的椅背角度調整,以確保長時間飛行中的身體支撐和舒適。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正漸漸成為業界的一種新標準。

除了對硬件的創新外,航司也在改進預訂系統和服務政策。例如,某些航司已經允許乘客在預訂時選擇“一人多座”,有些公司甚至在沒有額外成本的情況下提供這項服務。

法律與隱私保護

在航空業引入稱重措施以獲得航班重量精確數據的同時,必須重視隱私保護法律的要求。個人體重信息屬於敏感的健康數據,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對此有嚴格限制。航司在收集這些信息時,需要確保信息收集的透明性、安全性,並提供乘客對自己數據的控制權,包括對數據進行訪問、更正或刪除的權利。

航司應遵循數據最小化原則,僅收集實現安全飛行所需的數據,且盡量匿名化處理,以減少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實施稱重時,應採取合適的措施避免收集可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息。例如,可通過隨機抽樣或鼓勵乘客自願提供體重信息,同時確保數據以安全方式存儲與使用。

企業商旅政策

在制定企業商旅政策方面,這個問題涉及到公司文化和政策、公平性、以及對員工健康和福利的考慮。是否為“超重”員工支付額外的出差費用不僅是一個實用問題,也是一個敏感的道德和法律問題。

企業在決定承擔額外的差旅費用時,需在符合法律規定、確保政策公平性,以及控制成本之間找到合理的折中。例如,若員工因健康問題(比如腰間盤突出)需升級至更高級別的艙位,但標準旅行政策限定了其僅能選擇經濟艙,公司便需面臨如何處理這一特殊情形的挑戰。如果公司缺乏應對此類情況的清晰商旅政策,就會陷入決策困境。

從務實的角度考慮,企業可能需要確保所有員工在出差時有安全和舒適的空間。這可能意味著為較大體型的員工支付更大座位的費用,例如商務艙或更寬敞的經濟艙座位。然而,企業在考慮支付額外費用時需要權衡成本和預算。

同時,《勞動法》等法律禁止企業因體重等非職業要求的個人因素區別對待員工。因此,企業在制定和實施出差政策時應充分考慮相關的法律風險。因此,任何費用相關的政策需要一致性,並且公平公正地應用到所有員工。這樣可以避免産生同事間的摩擦和不滿,同時降低法律風險。同時,如果決定支付這些額外費用,企業需要確保溝通透明並清晰地解釋政策。敏感度在這里也很關鍵,任何討論都應尊重員工的隱私和尊嚴。

因此,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經營文化、價值觀及財務狀況,制定和執行靈活且細致的差旅政策。這可能包括應對特殊需求的額外費用承擔,或者是通過其他方法平衡成本和員工滿意度,以確保企業和員工雙方的利益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和保護。

未來展望

航空行業需要開始平衡飛行安全和客戶舒適度。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預計會看到更多旨在提高飛行安全性和乘客舒適度的創新措施。

首先,更高效的數據分析工具通過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分析乘客的行為模式幫助航司精確預計航班重量,在制定更個性化的服務的同時優化燃油效率和運營成本。

同時,隨著在線值機的普及,乘客在值機時可以選擇自願提供體重信息,從而促進數據的實時更新。航司可以提供以提前選座等優惠措施鼓勵乘客提供體重信息。

氣候變化問題也正推動航空業尋求更清潔、可持續的飛行選擇。這包括了飛機本身的輕量化——通過減少飛機本身重量,飛機可以負擔更多的負載。另一方面,航線規劃的優化和更高效的飛機運營模式也會因應氣候變化挑戰而得到進一步的改進。

綜合這些因素,我們可以期待一個更加智能、精確、可持續的航空行業,不僅僅是在保障飛行安全方面,更在乘客體驗與環境影響方面進行創新和領航。這些改變將推動航空業走向全新的發展階段,為旅客和環境帶來雙贏的結果。

 

新聞來源 :環球旅訊          作者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 高思偉

本文轉載自環球旅訊,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