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將給航空業帶來什麽?
2023年09月22日
人工智能近年來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ChatGPT的橫空出世更是將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度。當人工智能與航空業結合在一起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無人駕駛飛機。要讓航空旅客準備好登上一架無人駕駛飛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人工智能確實有可能徹底改變航空業的商業慣例——飛機制造商和航空公司已經在人工智能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源,積極探索各種應用場景。
産生重大影響
有證據表明,許多行業正在為採用人工智能投入更多資金。全球雲企業軟件公司IFS發布報告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收入同比增長55%,主要原因是市場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需求旺盛。IFS方面稱,盡管高通脹和貨幣政策收緊,但企業仍在繼續投資人工智能技術。過去一年,IFS與航空企業簽訂了幾項備受矚目的交易和合作協議,客戶包括中華航空和阿聯酋航空。
阿聯酋航空總裁蒂姆·克拉克就人工智能向航空業傳達了一個信息:“很多人都關心人工智能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但如果你經營一家企業,並且企業非常依靠流程驅動和勞動力,這麽強大的東西出現,你必須研究如何利用它來改進工作。”在克拉克看來,人工智能將對航空業産生重大影響。
航空公司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阿拉斯加航空。該公司利用疫情防控期間航班量減少的契機,測試了一些新的飛行路線規劃。在為期6個月的試點期間,阿拉斯加航空實施了一項名為Flyways的人工智能驅動計劃,通過考慮原始航線、當前天氣條件、飛機重量和其他因素確定最高效的航線,從而發現最佳飛行路線。
據了解,阿拉斯加航空人工智能計劃測試了所有可能的航線,收集航程和燃料使用數據,並利用這些數據調整後續工作的重點,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實時規劃最有效的飛行路線。
阿拉斯加航空飛行員兼企業發展主管帕夏·薩利赫表示,將大量數據聚集在一起,這正是機器擅長的,“Flyways可能是我記事以來在航空技術領域遇到的最令人興奮的事物”。
在為期6個月的試點期間,Flyways將阿拉斯加航空航班平均飛行時間縮短了5分鍾。5分鍾看起來雖然不多,但相當於節省了高達48萬加侖的航空燃料,對阿拉斯加航空來說是一項重大利好,因為該公司正努力履行到204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無獨有偶。阿提哈德航空將很快為旅客提供另一種預訂航班的方式——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這家總部位於阿布紮比的航空公司已經與阿斯特拉科技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後者將允許旅客通過其聊天應用BOTIM進行機票預訂。得益於這項新技術,阿提哈德航空的旅客只要輸入其所需航班服務的基本信息即可預訂航班,BOTIM將代表旅客完成預訂。
人們預計航空領域的人工智能將産生巨大影響,它可以減少航空業從業人員的工作量或提高從業人員在復雜情況下的能力,包括支持空中交通管制員、飛行員和網絡安全官員的工作。人們還預測,人工智能將通過提供新的沖突檢測、交通咨詢和解決方案,提高安全性和網絡彈性。它將更好地利用航空數據,作出更準確的預測,提高生産力,提高稀缺資源如空域、跑道的利用率。
改變遊戲規則
GridRaste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里希·蘭詹表示:“人工智能已經幫助制造、維修和維護(MRO)用戶更好地與機器人合作。”GridRaster是一家軟件公司,專門從事擴展現實技術研發,如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這些技術使用人工智能和空間地圖軟件。該公司為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提供此類工具,並與美國幾家頂級國防承包商合作。
ChatGPT和其他類似的語言學習人工智能模型擅長根據大量信息立即提供相關且準確的輸出。它可以告訴人們如何建造和認證一架飛機,為提升機身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提出建議,甚至為特定的飛機生成維護時間表。
雖然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以訪問互聯網上公開提供的所有信息,但它們無法訪問各公司寶貴的私有知識産權庫。讓人工智能訪問這些受到高度保護的信息,將為整個行業的人工智能開辟一片新天地。
蘭詹說,當航空業開始將這種技術垂直化,並與自己的知識産權整合在一起供內部使用時,像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最大價值將得以實現。“對於真正的應用,一些公司將為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模型付費,這樣你就可以利用這個龐大的學習模型,用專有數據訓練它”。
雖然ChatGPT是一種只輸出文本的語言學習模型,但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可以創建圖像和3D模型。在航空航天領域,這對生成數字孿生尤其有用。
如今,飛機制造商和MRO供應商依賴被稱為數字孿生的復雜虛擬模型,在數字環境中模擬飛機及各種子系統。工程師可以利用數字孿生減少物理構建和測試的需要,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縮短産品研發時間。MRO技術人員使用數字孿生進行預測性維護,並通過將真實傳感器數據與數據孿生生成的數據進行比較來檢測異常情況。
雖然數字孿生可以幫助節省時間和資源,但創建它們昂貴且耗時。不過,生成式人工智能很快就會使構建數字孿生的過程快得多。
蘭詹說:“數字孿生是一個手工化的過程。一旦像ChatGPT這樣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為航空業所用,就可以省去很多手工工作。它們可以查看文本數據和圖像數據,並自動創建這些數據的數字孿生體。”根據蘭詹的說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很快就會讓企業以更低的成本創建數字孿生體。他預計,在兩三年內,幾乎每家航空企業都將使用某種形式的內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
對未來的擔憂
人工智能的未來不是你是否使用它,而是如何使用它。不過,也有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擔憂。一個潛在的擔憂是,人工智能發展得如此之快,可能變得無法控制,機器最終可能超越人類並自己作決定。
今年5月,歐洲航空安全局發布了新的人工智能路線圖2.0,旨在“推廣以人為本的方法,將人工智能融入航空領域”。更新後的文件納入了自2020年2月歐洲航空安全局發布首份路線圖以來在該領域取得的進展。根據歐洲航空安全局的說法,新的路線圖“為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地融入航空領域制訂了一項全面的計劃,重點是安全、安保、人為因素和倫理考慮”。這是該機構促進新興技術與航空業安全整合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有兩位研究人員在為世界經濟論壇準備的一篇論文中特別提到,在人工智能監管方面,科技行業應該從航空業尋求靈感。他們寫道,由於嚴格的監管和關鍵的安全程序,航空業為人工智能監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如果科技行業實施類似政策,打造一種學習文化,就可以避免未來與人工智能有關的災難。現在是我們將人工智能行業視為安全關鍵行業的時候了。在航空業這個高風險行業,可以作出哪些改變讓人工智能蓬勃發展,同時保護人類免受可能的傷害?立法者和人工智能開發者可以看看天空,向航空業學習”。
他們指出,幾十年來,航空業已經通過制定法規、標準操作程序和培訓計劃,完善在高壓力情況下的溝通和團隊合作。“與其等待新的人工智能災難來襲,我們現在有機會通過實施以下3項改革,從過去的災難中吸取教訓——全面的培訓計劃、監管和標準化,以及共享安全信息的文化”。
關於人工智能的另一個主要擔憂是,其日益廣泛的應用將導致航空業從業人員大量失業。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機器人已經接管了以前人類在航空航天領域執行的一些任務。例如,新的自動駕駛飛機將減少對商業飛行員的需求。
蘭詹表示,情況未必如此,人工智能有可能創造之前並不存在的一些就業機會,如維護有關人工智能系統、開發算法、確保人工智能的使用合乎倫理等。他說,飛機制造商和技術人員不必擔心機器人會搶走他們的工作;相反,人工智能將改變他們完成工作的方式。“人工智能雖然擅長模式識別和預測,但它永遠無法超越人類的感知能力,因此了解情況的工作人員永遠都將存在。如果你想在航空航天領域實現最高效率,那麽機器與人類員工之間的關係總是互補的,因為在這些領域運作需要大量的知識産權和堅實的知識基礎”。(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遊熙編譯)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報》,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