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航空旅行:虛擬聯程的過去與未來

2023年07月13日

據OAG航空消息,虛擬聯程的應用不局限於航空。

OAG撰寫航空轉型系列文章之五,解讀航空業正在進行的重大技術轉型。本期文章將探討航司庫存的管理方式如何從傳統的代碼共享和航線網絡協議模式,向虛擬聯程轉變。這一轉變無疑是重塑航空業的重要趨勢之一。

OAG將通過本文分析這項轉型對航空公司和旅客帶來的深遠影響。

這項轉型在重新劃定航空業的邊界,重新定義航司如何管理庫存並進行變現。與此同時,虛擬聯程也為旅客提供了更多樣的選擇。

OAG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討:

航司合作協議的演變:追溯最初的代碼共享協議到正式的航線網絡協議形成的過程,以及虛擬聯程過去十年的發展

虛擬聯程的發展現狀:評估當前的市場規模以及未來增長潛力,並簡單梳理大型航司和機場為推動虛擬聯程而做的事情

以虛擬聯程為核心的技術生態:重點介紹虛擬聯程領域最具創新力的十家旅遊科技初創公司,解讀該趨勢發展背後的技術支持

OAG表示,這一轉變對於航司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需要謹慎制訂戰略。過去十年,各家航司對於虛擬聯程的態度各不相同,部分航司有更明顯的抵觸情緒。OAG將通過更加深入的探討,揭示虛擬聯程給航空業帶來的潛在影響和機遇。

航司之間的多層合作

航空業格局復雜,為了提升運營效率、拓展航線網絡、提升旅客體驗,航司之間建立了不同層次的聯盟。這些合作關係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演變,層層叠加,從最初的互聯協議發展為代碼共享聯盟,最後再到以技術為支撐的虛擬聯程。

互聯協議:全球航司合作的起點

早在1947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就引入了互聯協議的概念,由此構成了航司建立合作的基礎。

這些協議開啟了航司之間的合作。

互聯協議實質上是兩個航司之間的旅客服務協議,通過行李托運、辦理登機手續,當航班被取消,通過另一家航司重新預訂機票等服務,有效提升顧客體驗。

過去幾十年來,互聯協議變得越來越復雜,對合作的不同方面都制訂了規範,並涉及多項費用,包括GDS分銷費用、IATA代理傭金、電子票協議和費用,等等。

代碼共享協議:拓展航線網絡

到了20世紀60年代,在互聯協議的基礎上,出現了代碼共享協議。1967年,美國阿勒格尼航空(Allegheny Airlines,是USAir的前身,後更名為US Airways,之後又與American Airlines合並)與一家支線航司達成第一個代碼共享協議。

進入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市場放鬆管制,航司之間簽訂代碼共享協議的做法逐漸普及。

代碼共享協議是航司合作拓展航線網絡的方式之一。通過簽訂協議,航司可以銷售合作航司的機票,從而擴大服務範圍。這些協議在星空聯盟、寰宇一家和天合聯盟等航司聯盟之間較為普遍,不過並不局限於此。許多聯盟的成員航司會與聯盟之外的航司共享代碼。這種策略能夠幫助航司向旅客提供更豐富的選擇,提高客座率,實現互惠互利。

1989年,澳洲航空和美國航空正式引入“代碼共享協議”這個術語。這兩家航司以洛杉矶、悉尼和墨爾本作為樞紐,提供軸輻式(hub-and-spoke)航線服務。20世紀90年代,由於歐盟放鬆管制,代碼共享協議在歐洲也流行起來。通過代碼共享協議,航司無需運營連接目的地的航班,就可以拓展航線,從而擴大服務範圍,為旅客提供更多選擇。

虛擬聯程:突破航空旅行的界限

虛擬聯程重新定義了航司庫存的管理方式,是挑戰傳統的創舉。與傳統聯程和代碼共享協議不同的是,虛擬聯程早期是在2010年初,由Kiwi.com和Dohop這兩家機票搜索平台引入主流。虛擬聯程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它依靠的是創新技術解決方案和企業家精神,而不是航司之間的正式合作。

這些開創性平台最初通過Sabre和Amadeus等GDS系統購買單程航段,然後重新打包成涵蓋多個航程的産品,並提供附加服務,例如為沒有趕上下一個航班的旅客報銷酒店入住費用,或者為替代航班提供憑證,並提供協助和支持服務。

在Kiwi.com和Dohop的推動下,航司開始探索虛擬聯程這個具有前景的領域。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易捷航空於2017年與Dohop合作推出“Worldwide by easyJet”項目,標志著航司開始主動擁抱虛擬聯程,並將其整合至商業模式中,為行業開創了先河。

虛擬聯程概念與自助轉機的出現密不可分,它將單個航班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航線網絡,做到了傳統聯程和代碼共享協議無法實現的事情。

然而,這一創新模式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由於這些航班是獨立運營的,旅客必須在每個轉機點提取行李並重新辦理托運。此外,由於航司之間的合作機制並不完善,旅客無法略過海關過境關卡,這不同於乘坐傳統轉機航班的旅客。

相比之下,虛擬聯程更適用於免簽區域,例如美國和加拿大,或者歐洲的申根區,因為這些地區的入境手續更簡單。

盡管存在這些阻礙,但是隨著技術供應商優化預訂流程,並為這些問題提供保障措施,虛擬聯程模式發展迅速。許多虛擬聯程服務商提供保險套餐,以覆蓋旅客因錯過航班而可能承擔的損失。這不僅為旅客提供了安全保障,也有助於提升整體用戶體驗,從而推進虛擬聯程在旅遊業的應用。

虛擬聯程的發展現狀:在挑戰中把握機遇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虛擬聯程的概念得到了廣泛認可。在當今的快節奏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環境下,為旅客提供更靈活便捷且價格更優惠的機票,引起了行業的共鳴。不過,行李的處理和錯過轉機航班的潛在風險仍然是有待克服的運營難題。

盡管如此,虛擬聯程仍然是熱議話題,並逐漸成為主流概念,因為越來越多航司和旅遊科技初創企業意識到,它有可能重新定義航空業。

虛擬聯程市場迅速增長

要準確預估虛擬聯程市場的規模並不容易。

不過,通過整合PhocusWire、Amadeus和ICF Next等行業較權威的數據來源,我們也會發現一些值得關注的點。OAG的整合數據顯示,自行預訂未達成互聯協議的航司之間的轉機航班,或者通過虛擬聯程平台預訂轉機航班的旅客數量,從2017年的5500萬人次增長至2022年的近1.79億人次。

盡管疫情期間整體航班數量大幅下降,但是虛擬聯程航班的數量在過去六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到27%。

虛擬聯程解決方案公司Airsiders的估計則更為樂觀。Airsiders表示,僅在過去一年里,自助轉機航班數量已經增長了四倍。基於這些數據,Booking集團旗下專注於虛擬聯程服務的旅遊技術公司TripStack預計,虛擬聯程航班在所有預訂機票中的佔比將很快達到12%至15%。按照疫情之前每年47億人次的航空旅客數量計算,虛擬聯程旅客數量將超過5億人次。Amadeus表示,部分航司的虛擬聯程航班預訂量佔比在2021年就已經達到了12%。

無論確切的數字是多少,虛擬聯程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自助轉機,精確篩選符合其特定需求的航班,以節省費用。ICF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自助轉機的行程中,至少有一段航程由低成本航司承運。OAG表示,價格優勢也是虛擬聯程迅速發展的推動力之一,而且未來幾年仍將保持增長勢頭。

虛擬聯程勢不可擋

虛擬聯程的吸引力持續上升,並有望保持增長勢頭,其靈活度和價格優勢是背後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如果行李托運等相關的技術難題能夠被攻克,選擇自助轉機的旅客數量或將激增。

OAG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在這項研究中,OAG對近3000名旅客進行了調查,有高達92%的受訪者表示,在合適的情況下願意選擇自助轉機。

值得注意的是,以千禧一代為代表的年輕旅客更傾向於選擇自助轉機,這也體現了虛擬聯程的重要性和發展潛力。年輕客群對現代技術和自助服務更加適應,他們在成為常旅客的過程中,很可能將推動虛擬聯程的持續發展。

自助轉機過程中的主要障礙

虛擬聯程的崛起無疑引起了全球旅客的關注,然而,這種創新模式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而實際上,這些挑戰已經存在多年,並沒有顯著改善。OAG在對北美客戶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指出,有三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成為自助轉機業務發展的絆腳石。

對航班中斷的擔憂:旅客的主要擔憂之一是,由於出現突發的航班延誤或取消而錯過轉機航班,而近兩年由疫情造成的一系列航班中斷問題,進一步加劇了旅客的擔憂。如果航司之間未簽訂合作協議,要重新預訂航班比較困難。此外,持續的系統崩潰問題,也是導致焦慮的源頭之一。航班出現異常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對於旅客來說是公認的痛點。

行李處理:由於機場工作人員短缺,而且有時出現罷工,尤其是行李處理人員罷工,旅客擔心托運的行李無法成功轉運至最終目的地。由於這些情況時有發生,轉機過程中托運行李會更加復雜,而且面臨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對於考慮自助轉機的旅客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因素,旅遊業也因此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轉機時間規劃:旅客選擇自助轉機需要面臨的一個較大挑戰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好規劃。在不同航司的預訂平台上搜索並協調各個航班的時間,會讓很多人不知所措,自助轉機航班為旅客節省的費用可能並不足以覆蓋旅客在這個過程中所付出的成本。這也說明,界面直觀、流程簡單、能夠無縫協調多個航段的預訂平台更受歡迎,旅客對於提供綜合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的平台的需求也在增長。例如,像Hopper這樣的公司,可以提供保險産品,讓旅客免受價格波動和錯過轉機航班帶來的影響,從而提升自助轉機旅行的吸引力和安全度,用戶體驗也更好。

Hopper並不是唯一能夠應對這些挑戰的公司。近幾年來,虛擬聯程專業服務平台呈指數級增長,從側面印證了轉機規劃對旅客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痛點。例如,Kiwi.com的總收入迅猛增長,從2015年的1.5億歐元躥升至2021年的75億歐元,增長了近50倍。這樣的增勢凸顯了市場對於高效平台的需求和認可。這些平台促進了虛擬聯程的發展,並為其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虛擬聯程的未來發展

通過對航司庫存和聯盟戰略變化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虛擬聯程的發展並不是一個短期趨勢。該模式發展迅速,在創新技術和消費者需求改變的推動下,正在顛覆航空業的既有模式。

隨著虛擬聯程逐漸滲透,我們來看看該模式的未來發展趨勢。會有哪些新的機遇?

為呈現更清晰的視角,OAG將對以下幾個趨勢進行深入探討,它們或將決定虛擬聯程的未來走勢。

機場介入:在推進自助轉機中的角色轉變

機場對於航空業發展格局至關重要,在虛擬聯程的背景下,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實際上,機場在優化自助轉機流程及緩和現有痛點等方面佔據先機。通過提供高效服務,機場可以降低旅客錯過轉機航班的風險。此外,機場可以協助旅客提取並重新托運行李,提供現場指導,從而提升旅客自助轉機的體驗。

布達佩斯費倫茨·李斯特國際機場(BUD)提供了一個典型的創新案例。該機場與Kiwi.com合作推出了“bud:connects”服務。該服務面向自助轉機的旅客,通過在機場內直接提供幫助,將旅客的轉機時間縮至最短。Kiwi.com在布達佩斯機場的每個航站樓都設有自助轉機櫃檯,幫助乘坐不同航司航班的旅客順利轉機。

同樣,馬賽普羅旺斯機場推出了Smart Pass服務,為自助轉機的旅客提供快速通道,以及免稅店和餐廳的折扣券。該服務旨在縮短轉機時間,優化中轉路線,提升旅客體驗。

為了應對自助轉機的挑戰,倫敦蓋特威克機場(LGW)和漢堡機場(HAM)正在開發自助轉機的解決方案。這兩個機場都在行李提取區設立了專門的托運區,並重新設計了航站樓布局,讓中轉更加流暢。

這些舉措對於有大量自助轉機航班的機場尤為重要。隨著虛擬聯程持續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更多機場將提供類似的服務,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行業格局。

虛擬聯程不僅局限於航司:擁抱多式聯運

虛擬聯程的應用不僅局限於航司。隨著旅客對於無縫銜接的旅程需求增加,無論是火車、長途巴士還是城市公共交通,都應該相互連接。因為旅行的起點和終點並不是在機場,它還涵蓋了往返於機場的這段旅程,因此需要多模式聯運。

多式聯運在部分地區已經獲得了較為成功的應用:

Kiwi.com已經開始將航班與地面交通工具相結合。

在意大利,旅客可乘坐鐵路公司Trenitalia運營的列車抵達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通過由Swissport提供專門服務的FCO Connect櫃檯辦理登機手續和行李托運,然後乘坐ITA Airways的航班前往任何國內或國際目的地。

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成為星空聯盟首個多式聯運合作夥伴。該模式將航司與鐵路公司連接起來,打通忠誠度系統,實現機場與火車站之間的無縫中轉。星空聯盟未來將拓展多式聯運合作,推動虛擬聯程和多式聯運的持續發展。

擁抱技術:航司參與推動虛擬聯程

在航空業進行重大轉型的過程中,航司對於新技術採取更加開放的態度,積極參與虛擬聯程的産品開發。盡管航司最初對此持猶豫態度,但他們現在認識到,通過虛擬聯程為旅客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

這一發展趨勢推動了關鍵技術開發商與OAG等數據整合平台之間的密切合作。OAG作為航空數據處理和分析平台,會處理不同來源、格式和技術領域的海量數據。OAG每天都會處理來自數百家航司的數百萬條關於時間變更和航班狀態更新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實時展示給客戶。

OAG表示,通過先進技術將數據同步到一個平台的能力對於Kiwi、Dohop和Hopper這樣的公司來說越來越重要,能夠推動實現無縫轉機。OAG提供的數據包括航班時刻表、全面的航班動態數據以及最短轉機時間數據。此外,OAG會通過分析航班取消率和延誤的歷史數據來評估轉機的風險。這些數據對於實現虛擬聯程發揮著關鍵作用,Dohop提供了例證。

近兩年,多家航司已經開始推行虛擬聯程:

一年前,捷星航空與靛藍航空達成虛擬聯程協議,印度和東南亞旅客可以通過一個平台預訂兩家航司的低價票。

2022年9月,泰國越捷航空和科威特半島航空與Dohop合作,讓旅客可以預訂沒有與他們簽訂傳統轉機或代碼共享協議的航司的機票。

2022年12月,亞航與Kiwi.com合作,旨在打造東盟地區旅行和生活方式超級App。Kiwi.com為該應用提供全球3000多個目的地的航班。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是,2022年2月,愛琴海航空引入Dohop虛擬聯程平台,以擴大航線網絡。

這些舉措體現了航司戰略的轉變以及虛擬聯程的未來發展前景。航司和技術開發商正在通力合作,打造靈活的旅行綜合體系。

機場積極參與、多式聯運整合、航司擁抱新技術和數據,這些新興趨勢將為創新發展提供沃土。

許多公司已經認識到虛擬聯程的發展潛力,因此紛紛進入該領域,並提供獨特的解決方案來簡化自助轉機流程。這些技術公司涵蓋了專注於虛擬聯程技術的初創公司,以及將虛擬聯程作為功能板塊之一的大型OTA和預訂平台。虛擬聯程專業技術平台和虛擬聯程綜合服務平台作為兩種不同的技術平台,在以各自的方式推動航空業的變革,同樣值得被關注。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