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旅遊業者可挖掘中小型城市潛在客源
2022年12月01日
每當疫情趨緩、得到有效控制,國內旅遊目的地便會相繼重啟,助推旅遊市場開始穩步復甦,這凸顯出旅遊已成為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要求,旅遊業者在2023年該何去何從?專家建議,可挖掘中小型城市潛在客源。
記者從睿思譽(Cirium)了解到,在疫情之前,許多中小型城市雖然規模體量不如京滬穗深大,但當地經濟水平持續提升,民營經濟發達、工業基礎紮實,因此,居民的生活水平較好,出行和旅遊方式和一線城市無異,休閑旅遊需求強勁,又有穩定的商務旅行需求。這些中小型城市,對旅遊業來說,都是可以深度挖掘的潛在客源市場。
疫情使國內旅遊興起 中小型城市本土機場更具競爭力
疫情期間,由于防疫政策,出境旅遊受到限制,中國消費者對國際航班的需求減少,作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旅遊需求,也進一步轉移到了國內旅遊,此時,距離旅客更近的中小型城市本土機場變得更有競爭力。國內各家航空公司投入座位數的變化,也反映出中國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的航空人口增長,以及由此驅動的強勁旅遊需求。全國250多座機場中,有126座機場的中國境內航線平均運力投入比疫情前更多。
當中,無錫和寧波等中型機場正在成為中國旅遊業的新熱點,體現中國“內循環”下城市的旅遊需求轉移。 Cirium數據顯示,各航司在無錫甦南碩放國際機場投入的境內運力,從2019年的856萬個座位,上升到2021年的1212萬個座位。同樣的,位于長三角的寧波栎社機場境內運力,也從2019年的1269萬個座位,增加到2021年的1508萬個座位。中型機場的座位增長來自新航線的開辟,以及既有航線的加大運力投入。中小型城市機場的逆勢而上,凸顯出中小城市客源的巨大發展潛力。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中南地區和西南地區無疑是運力增加的主力區域,無論是新開航線還是對既有航線加大運力投入,各航空公司都十分積極。
航司將在國內市場投入更多運力
對旅遊業而言,相對其城市人口和經濟規模,機場吞吐量偏低的城市,其旅遊群體往往擁有一定消費力。以往這些旅遊群體都是依靠周邊大型機場出行,但在目前的形勢下,國內旅遊重新成為市場主體,出行需求現在回流到本地機場,使當地成為了一個國內長途旅遊的優質客源地,可為旅遊業者帶來一係列的商機。單就航空公司而言,中型機場的費用和成本相比傳統的大機場更加優惠,更適合開辟面向旅客的航線,降低旅客出行成本。而更低的出行成本也有助于酒店或餐飲等本地消費的增長。簡單說,受到臨近國際機場的影響,許多以國內線為主的中型機場優勢還未充分發揮。展望2023年,隨著中國國內疫情防控政策逐漸成熟,預測承運人仍然會在國內市場投入更多的運力,並聚焦于對旅客而言更為方便的中小型機場。
出境旅遊市場的旅遊業者一樣可以聚焦中國中小城市客源,因為當地中産階級有望成為出境遊市場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尤其是有機會開拓直航線路的武漢、長沙、廈門、福州、沉陽等二三線城市。根據到到網(TripAdvisor)數據顯示,70%以上查詢出境遊目的地的訪問者居住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外的地區,即大大小小共300多座城市,而且他們查詢出境遊的增長速度高出一線城市客人2-3倍。預計到2030年,將有29個非一線城市擁有300萬以上的中産階級和極具消費潛力的人群。境外旅遊服務商應對中國市場保持更多信心,同時,旅遊推廣機構更需要思考如何營銷才能更精準、更迅速地接觸到這些最有消費潛力的人群。(張廣文/ 採訪報道)
新聞來源 :TTG China
本文轉載自TTG China,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