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 讓發展之路更智慧

2022年11月21日

當前,世界進入以信息生産和傳播為核心的新知識經濟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叠代升級、融合應用,數字經濟引領生産要素、組織形態、商業模式全方位變革,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事關國家命運的重大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為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指明了方向。智慧民航建設是“十四五”民航發展的主線,更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第二十屆民航信息化發展論壇于11月2 日在京舉辦。本屆論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以“創新驅動發展 共建智慧民航”為主題,就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展研討和對話。論壇嘉賓分享交流,集思廣益,共向未來。

信息化 築牢航空安全根基

當前,我國已基本實現了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跨越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榮剛認為,過去單純增加傳統要素投入的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新形勢下行業發展的要求,運輸規模持續增長與資源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仍將是行業面臨的主要矛盾。要想發展好,必須通過智慧民航建設,破解行業發展難題。

隨著智慧民航建設工作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信息係統建成投用,不僅豐富了民航信息係統功能,還提升了旅客服務效率和品質,使民航業務更智慧、服務更人文。與此同時,這些部署在網上的信息係統也不得不面對來自網絡的各種威脅和攻擊。在中國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副局長楊海紅看來,如果不重視網絡安全,就無法抵禦有組織的網絡攻擊,極有可能導致發生大規模的運行秩序混亂,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對空管而言,將影響行業運行秩序乃至運行安全,從而危及旅客生命財産安全。

由于業務和技術不斷發展,安全管理所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大,加之各類法律法規、國標標準不斷出檯,對民航信息安全能力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騰訊民航行業安全負責人楊忠表示,網絡安全從早期的附加品變成了繼網絡、計算、存儲之後的IP第四大必備品,也成了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網絡安全?楊海紅介紹,民航局空管局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將網絡安全與飛行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空管係統網絡安防技術能力持續提升,通過建立安全保護大數據平檯,匯聚空管生産係統日常安全監測、網絡攻擊威脅監測、安全威脅情報等多方、多渠道數據,全面感知網絡安全威脅,利用大數據融合分析中心的先進辦法和強大算力,在網絡安全防、查、管、控四個方面逐步形成具有空管行業特色的方式。

真正給網絡裝上“防火牆”,給數據流動戴上“安全帽”,才能確保行業信息化發展行穩致遠。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下稱“民航二所”)依托雲防護平檯為民航單位提供雲防護服務。民航二所提出了“群防群治、情報共享”的理念,深入研究行業一些信息係統的網絡安全特征,並在此基礎上搭建行業專屬的雲防護平檯。該平檯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民航盾,即為用戶提供防護的部分;二是民航雲防護態勢感知,即綜合挖掘分析,對行業整體態勢感知提供威脅情報的部分。民航二所高級工程師馬勇介紹,通過這一平檯,可有效抵禦黑客入侵、網頁篡改、數據泄露、服務攻擊等攻擊行為。

數字化 助力智慧機場建設

智慧民航建設是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主攻方向。今年1月,民航局印發《智慧民航建設路線圖》,提出了構建民航大數據管理體係,深化民航大數據場景應用,加強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數據共享交換和銜接匯聚,打造智慧民航數據底座等工作任務。

而在此之前,2021年11月,民航局發布了《關于打造民用機場品質工程的指導意見》,全面推行現代工程管理,以實現機場工程的數字驅動、生産智能、管理智慧、運行順暢為目標,打造民用機場品質工程,塑造中國機場建設品牌。

民航局機場司副司長馬志剛表示:“規劃設計是機場的‘基因工程’。今天的建設決定了明天的運行,建設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未來機場運行的安全水平。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程建造融合而成的新型工程建造模式,將為機場運行注入智慧的基因,決定了機場的未來。”

例如,舉世矚目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工程全面踐行數字化建設理念,其創新應用“空地一體化”的全過程運行仿真技術,實現了設計與建設、設計與運營的有效對接。

大興機場通過智慧化建設取得了一係列成果,包括旅客全流程無感通行、行李全流程跟蹤,以及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搭建了統一信息交通平檯等。大興機場信息管理部副總經理劉冠表示,這些成果在讓旅客實現快捷出行的同時,也提高了機場整體運行管控效率。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鄂州花湖機場作為新基建的試點工程,打造了國內首個一次性交付實體工程和數字模型的機場項目,完成BIM(建築信息模型)1500餘個、構件2000萬餘個,首次在機場建設中實現機場全場、全專業的模型融合,證明了智能建造的價值,為行業樹立了信心。

在昆明長水機場改擴建工程設計階段,相關人員針對航站區與工作區的復雜地形,以及接近70米的地勢落差,採用BIM進行全方位的地形剖析,分析了全場用地的規劃建設條件,研究了建築物、道路、排水等一係列設計策略;同時,在規劃設計階段就考慮到多種運行因素,將BIM與其他專業分析工具相結合,完成了人流、車流、噪聲、節能、應急疏散、施工時序等專業的模擬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設計進行調整,進一步提升了設計品質。

隨著新技術和數據不斷推動旅客服務的飛速發展,無論是業務創新還是流程創新,機場內各係統之間的業務正前所未有地相互關聯起來,旅客出行各環節之間的協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機場數字化産品事業部産品總監浦黎介紹,中國航信正在利用人臉識別、大數據等技術,基于合規的旅客授權,為機場提供面向旅客的精準服務能力。這些能力的整合將使未來機場旅客服務或機場全流程出行服務實現全面變革,是很重要的發展方向。

此外,機場間、機場與航企之間、機場與相關民航單位之間的協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例如,跨航企中轉旅客需要跨機場的數據互聯、流程銜接、業務協同、服務貫通的創新型服務,這對未來民航旅客服務發展也至關重要。所以,浦黎認為,行業不僅需要做到機場內的協同一體化,也需要做到跨機場的協同一體化。機場內和機場間的數字化協同將真正為旅客便捷出行和增值服務提供重要的平檯技術支撐。

智慧化

培育航空物流發展新動能

近幾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民航業沖擊較大,客運周轉量和運輸量自2020年以來下降明顯,但貨郵周轉量和運輸量受影響相對較小,甚至逆勢增長,航空物流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數字化轉型既能為物流企業發展提供更多選擇,也能為企業升級創造更多價值。

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航物流”)在“十四五”期間提出了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助力公司成為最具創新力的航空物流主提供商。東航物流科技信息部總經理王岩表示,公司要將核心係統作為數字化建設的突破口。該係統不再是單個處理係統,而是要實現物流訂單、監控、資金流一體化,實現物流鏈生産效率最大化,並協同上下遊企業,逐步實現全流程數字化。

航空貨運作為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際貿易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機場則是航空貨運鏈條上的重要節點,承擔著貨物集疏運、安全檢查、信息傳遞、航班保障等重要任務,信息化、數字化應用為機場航空貨物業務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推動行業不斷發展。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長期以來十分重視航空貨運數字化建設。河南省機場集團貨運公司副總經理雷紅麗介紹,鄭州機場先後投資建成了涵蓋基礎硬件網絡、業務操作係統、數據交換總線和對外服務的航空貨運數字化體係。

得益于近年來的數字化建設,鄭州機場實現了快速發展。2013年,鄭州機場正式啟用貨運係統,標志著信息化的開端;2015年,鄭州機場實現了海關信息係統的數據互聯;2020年,電子貨運試點項目得到批復,鄭州機場成為行業內唯一的電子貨運試點機場。伴隨著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鄭州機場年貨郵吞吐量也保持了高速增長,從2013年的25.6萬噸增加到2021年的70.5萬噸,國內排名第6。

回首過去,自1999年創辦以來,民航信息化發展論壇在23年里舉辦了20屆。這期間,民航業堅持規劃引領,統籌謀劃推進,健全平檯機制,將信息化發展融入民航安全、運行、服務各個領域。近年來,空管“三中心”正式投運,全國民航流量係統全網運行,民航運行數據共享已經覆蓋了行業內311家單位,40個機場試點“易安檢”服務,智慧監管體係加快建設,運行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旅客出行體驗持續提升,民航信息化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當前,持續加快信息化發展,是行業應對疫情、加快復甦的重要舉措,更是民航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陳軒棋)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網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