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復甦的本質在于釋放需求

2022年05月31日

持續不斷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航空運輸業受到嚴重沖擊,航空公司連續兩年嚴重虧損。截止今年3月,民航全行業累計虧損超過2000億元,被國務院列為特困行業。從今年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近日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幹政策》,到國務院即將批準實施的國內客運航班專項補貼,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航業重點關注和大力扶持。

航空業復甦需要的不僅是補貼,更需要的是恢復正常航班運營。衆所周知,國內航空業從2019年高峰期每天17000個航班,下降到目前每天4500個航班,主要的原因是持續不斷的疫情,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過度防控”。由于某地出現幾十、幾百病例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各地馬上嚴格防疫措施,禁止人員往來,甚至不允許該地的航班落地,影響數千萬人正常出行。就連網紅城市合肥也遭遇了“光明正大”來肥卻喜提自費隔離的劇情反轉。

黨中央反復強調,要及時完善防控措施,加大對病毒變異的研究和防範力度,不搞簡單化、一刀切。今年年初,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再次提出“五個不得”明確要求:“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衆返鄉;不得隨意擴大限制出行範圍;不得將限制出行範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所在地市及全省;不得對低風險地區返鄉群衆採取強制勸返、集中隔離等措施;不得隨意延長集中隔離觀察和居家健康監測期限。”不禁要問,“五個不得”形同虛設,防疫政策到底誰說了算?既然有“健康碼”的制度和分類標準,“綠碼”難道不是保障老百姓正常工作生活、居家旅行的“通行證”嗎?為什麽各地還可以在“綠碼”的基礎上層層加碼,甚至“一刀切”禁止航班。

曙光初現:構建步行15分鍾核酸“採樣圈”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會議上提出,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鍾核酸“採樣圈”。意味著“核酸一次,續航48小時”的時代即將來臨。從當前疫情發展的態勢來看,大城市核酸檢測常態化勢在必行,這無疑意味著人們正常生活逐步恢復。航空運輸業從市場需求角度屬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行業,只要沒有政策阻攔,恢復起來會相當快,所以行業復甦的重點或許在于如何消除當前的障礙,盡快釋放被嚴重抑制的市場需求上來。建立起核酸檢測常態化體係以後,國內民航運輸市場能夠逐步趨向正常化,甚至快速恢復,對民航復工復産産生積極影響。從近期歐美國家的航空運輸市場恢復情況可見,只要航班能正常運營,人們能正常出行,經過疫情封閉後,馬上會出現報復性旅行的現象。

科技助力:統一全國交通出行健康碼

目前各地政府對外地旅客防疫管控措施不盡相同,每個省市有自己獨立的“健康碼”,一定程度上對往來旅客造成不便,層層加碼使得旅客出行無所適從。因此,統一全國交通出行健康碼,提升各地健康信息交互能力迫在眉睫。建議考慮建立全國統一的交通出行“健康碼”,各地核酸檢測結果與健康碼底層數據打通,探索真正的“一碼通行”。

另外,行程卡帶星也是長期困擾人們出行的問題。目前只要來自中高風險所在地市的人員,行程卡上必帶星號,實際上大部分人員並未涉及中高風險區域,而真正涉及疫區的人員基本已被賦予紅黃碼。因此,優化行程卡帶星標準是解除交通出行障礙的有力措施。基于目前大數據監測帶星依據為三大運營商的基站數據,從技術上完全可以滿足細化到中高風險所在區縣街道層級,建議研究行程卡星號顆粒度細化到所在區縣街道,進一步細化分類措施。這將極大緩解和滿足90%以上人群的出行便利和合理出行需求。

結語

面對當前航空業的現狀,單純靠“輸血”是不能徹底挽救的,避免“過度防控”,航空業才有一線生機。建議將民航纾困工作重心放在平衡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方面。與國家和各地方衛生防疫部門共同制定針對航空旅行的特別防疫政策和措施,只要堅持科學防疫,使人員有序流動起來,才有可能根本解決目前行業面臨的虧損問題。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作者 :韓濤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