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經濟崛起 民航業如何順勢而為

2022年01月14日

        全球民航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疫情的反復使各地區不斷發布旅行限制,旅客的出行需求受到極大程度的抑制。民航企業亟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激活國內民航運輸市場,盤活客貨運輸需求。“體驗經濟”應運而生,並成為近年來行業論壇和媒體上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詞。我們發現,在物質生産極大豐富的今天,人們開始關注購買和使用産品過程中的體驗,並願意為美好的感受而買單。體驗式消費需求持續擴大,已滲透至當代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消費升級的一大核心要素。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體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後出現的新經濟形態。1998年《哈佛商業評論》刊登的《歡迎進入體驗經濟》一文,率先提出“體驗經濟”這個概念:以服務為舞檯,以商品作道具,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使顧客融入其中的社會演進階段。拿咖啡豆舉例,其在四種經濟形態下的價值大不相同。在我國咖啡的主産區雲南省,作為農産品的咖啡豆收購報價約為每公斤十幾元。咖農銷售一公斤咖啡豆的收入往往無法換來街邊小店的一杯現磨咖啡。因為經過加工廠的烘焙、包裝、貼牌以及店員的人工咖啡萃取制作服務,它的價格已經上漲為之前的數倍。而當你身處交通樞紐、旅遊景點或新型書店,享受著優美的品咖環境時,一杯咖啡的價格甚至可以達到百元。也就是說,體驗經濟最大的好處是解決了“人為什麽來(拉新)”和“如何待得久(留存)”的問題。

        在民航領域,不少航空公司已經行動起來,將“體驗經濟”的概念應用于品牌升級。新加坡航空和全日空航空就推出了機上餐廳等特色體驗活動,模擬真實航班的全流程服務,讓“旅客”登機用餐。活動推出後受到大量食客追捧,預訂情況火爆,可謂一座難求。據體驗者介紹,從值機到下機,兩家航空公司都不折不扣地還原了每個細節,整個用餐過程和平常乘機旅行幾乎沒有區別。同樣從雲端降落地面的還有知名航空餐“東航那碗面”。作為民航圈中為數不多的“出圈”美食,它口味層次豐富,品種多元,成為旅客念念不忘的鄉味。如今,這碗面不再是東航頭等艙旅客的專屬,開始被端上老百姓的餐桌。東航在上海市區開設了線下店,實現了空餐地享。進店食客可以憑東航積分兌換餐食,十分便捷。

        過去我們認為,民航出行是社會經濟活動的派生需求,因而出行目的最為重要。然而,身處體驗經濟時代的人們十分重視搭乘交通工具的種種感受。加之不同旅客對體驗的要求千差萬別,這就導致個性化、多樣化成為當代航空運輸産品設計的重要特征。航空公司不僅要在提升旅客服務細節方面多花心思,更要走出機艙、走向市場,借助自身航空品牌強大的虹吸效應,利用社群傳播及媒體傳播,打造文化認同感,吸引消費者留存和復購,以此增加輔營收入。

        人們對美好旅行的向往從未停止,對休閑度假的需求也從未散去,這是民航業迎接挑戰、戰勝困難的堅強後盾。重視體驗經濟,銷售“美好旅途”,或將幫助航空公司擺脫以價格為核心的激烈競爭,獲得全新的利潤增長點和溢價空間,為後疫情時代“彎道超車”提供有力支撐。(《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胡夕姮)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報》,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