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市場迎來最冷“黃金周”,行業預期拐點已現?

2021年10月11日

  國慶“黃金周”,民航市場依然很“冷”。中國民用航空局數據顯示,10月1日-7日,全民航運輸旅客929.14萬人次,同比下降19.6%。

  “受近期國內個別地區疫情影響,假期期間大部分旅遊城市進出港旅客訂票量和客座率均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民航局表示,假日七天平均客座率73.7%,比2020年下降4.8個百分點;全國實際飛行90663班,日均12952班,較2020年降低11.27%。

  盡管量少,但票價有一定幅度的回升。攜程最新發布的《2021年國慶假期出遊總結報告》顯示,今年黃金周全國機票單程均價為821元,較去年同期768元增長7%。最受歡迎的城市及旅遊目的地機票價格增幅較大,TOP20航線中,以北京為目的地的深圳-北京航線均價增幅最高,達到47%;九寨溝進港機票均價為1357元,較去年同期提升10%。

  整體來看,今年的“黃金周”,民航市場表現遠不及預期。但8日A股民航機場板塊卻集體大漲。

  中國國航收報7.89元,上漲6.05%;南方航空收報6.07元,上漲5.02%;中國東航收報4.90元,上漲4.03%;上海機場收報47元,上漲6.21%,白雲機場收報11.38元,上漲5.96%。此外,春秋航空、吉祥航空、華夏航空以及深圳機場、白雲機場均有3%左右漲幅。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民航機場板塊之所以集體上漲,源于全球首款新冠口服藥三期臨床中期結果樂觀。

  黃金周期間,默沙東公布旗下口服抗病毒新藥molnupiravir三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顯示,該藥物可使輕中症新冠患者的死亡或住院風險降低約50%。值得注意的是,該藥物對Delta、Gamma和Mu變異株表現出一致的療效。默沙東已計劃向FDA遞交緊急使用授權(EUA)。

  市場人士表示,若高療效藥物獲批上市應用,且産能充足,全球疫情得控的確定性將會進一步增加,民航市場將迎來實質性拐點,形成顯著的復甦。

  “抗病毒藥物研發成功,將有效增強疫情防控,助力生産生活恢復常態化。若後續實現國際放開,國內過剩運力將重歸國際航線運營,國內、國際市場均將重新實現供需均衡,航企恢復盈利能力。”國泰君安分析師嶽鑫認為。

  盡管十一“黃金周”因個別地區疫情壓制了出遊需求,從而表現的並不理想,但要看到,平日的行業需求仍在震蕩中恢復。

  飛友科技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國內航線日均執行航班量約10,585班次,環比提升43.46%;月度總體航班量恢復至2019年同期約9成水平。國內運輸機場月末單日起降架次甚至超過2019年9月的日均水平。

  一般來說,“國門打開”才意味著行業出現真正的拐點。但國泰君安認為,即使在國內大循環背景下,航企仍有望率先恢復一定的盈利能力。在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的前提條件下,需求將恢復增長並消化部分過剩運力,且國內市場以往真實的盈利能力顯著高于市場認知。

  今年4-5月民航傳統淡季以及7月中旬的短暫暑期旺季,相關數據就證明了國內市場有效恢復時,部分航企和機場有較強的盈利韌性。

  比如,受5月下旬至6月廣深疫情影響,市場普遍預期廣州基地航空公司南方航空二季度將有明顯虧損,而事實上,南航當季僅虧損6.8億元,甚至比2019年二季度減虧。中國國航二季度僅小幅虧損5.8億元,減虧幅度顯著超預期。中國東航二季度虧損14億元,同比減虧32億元。

  國泰君安認為,若後續實現國際放開,國內過剩運力將重歸國際航線運營,國內國際市場均將重新實現供需均衡,航企恢復盈利能力。與此同時,考慮到十四五運力增速顯著放緩,票價市場化釋放定價空間,待市場再次均衡,航企盈利能力甚至有望較疫情前超預期提升。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因素是供需差。

  2019年因波音737MAX停飛及暫停引進,國內民航飛機數量僅增長4.9%;2020年因疫情沖擊,飛機增量再度降到2.2%;今年前三季度,據國信證券估算,民航機隊規模相比年初僅增長約2.4%,連續三年的供給增速均遠低于疫情前約10%的中樞水平。

  “國內市場供給邊際收緊且需求回升,即便國門不開,如無明顯疫情擾動,2022年民航景氣度也應明顯高于2021年,運價中樞有望明顯上移。”國信證券分析指出。

  種種迹象讓業內人士認為,民航預期拐點正在形成。

  “我們已渡過危機的至暗時刻。盡管形勢依然嚴峻,但復甦之路已在前方。”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威利•沃爾什說。

  在剛剛結束的國際航協年會上,一份新的行業預測出爐:2021年全球航空業虧損將從2020年的1377億美元降至520億美元;2022年虧損將進一步收窄至120億美元。

  其中,北美地區航空公司預期表現最為強勁,2021年預計虧損55億美元,2022年則或將扭虧為盈,實現盈利99億美元。

  亞太地區航空公司預計將從2021年的虧損112億美元降至2022年虧損24億美元。由于中國龐大且開放的國內腹地市場的支持,地區減虧目標將可達成。

  具備“國際放開”與“國內大循環”兩種情形的盈利恢復邏輯,機構認為,民航拐點正在形成,板塊值得關注。

 

  新聞來源 :新華財經

       本文轉載自新華財經,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