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第五航權助力澳門發展更多元
2021年09月08日
在國際航空運輸市場,各個國家與地區都在嚴格的法律框架內,按照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規則,尋求著相互交換的過境權利和運輸業務權利,也就是航權,它是一種國家性質的航空運輸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為單獨的關稅地區,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保障貨物、無形財產和資本的流動自由,經中央人民政府具體授權可自行制定民用航空的各項管理制度。也就是說,澳門特區擁有中央給予的靈活自主航權,可獨立與內地城市或其他國家簽訂航約、開放航權、增加航線和航班,擁有較大自由度。不同的航權對航空企業進入本地市場,可以是積極助推,也可以是被動限制。這取決於政府對航空運輸市場的規劃,以及航空企業本身佈局航線網路的策略。對於市場規模有限、民航客源先天不足的澳門而言,航空公司開通點對點的直航航線要審慎考慮雙邊客源能否支持航線運營,在此背景下,用好航權特別是“第五航權”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五航權”也被稱為“第三國運輸權”。具體來說,承運人從本國運輸客貨到另一國時可以將第三國(也就是始發地國家和目的地國家以外的其他國家)作為中間站上下客貨,再到達目的地國;或者承運人將自己國家始發的客貨運到協議國家,上客貨後可以運到第三國。“第五航權”在各種航權中屬於比較複雜的一種,也是內容最豐富、最具經濟實質意義的航權。
“第五航權”的開放意味著澳門民航企業不僅可以載運始發地與目的地之間的客貨,還可以分享目的國與第三國之間的客貨資源。早在2004年,澳門地區就與泰國全面開放了“第五航權”。在此後的十幾年中,其先後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相互開放“第五航權”。澳門國際機場更是借此東風積極拓展市場,吸引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經停澳門,從而大幅增加航線、航班、運力、客運及貨運流量,在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他方航空公司可經停澳門再飛往第三地,既彌補直航客源不足的問題,又方便了本地民眾出行,使他們的目的地有了更多樣的選擇。截至目前,澳門國際機場已經吸引了34個航空公司開闢59條航線飛往中國內地、中國臺灣以及亞洲、大洋洲等地。而這其中,對於某些客源不足的“第三航權”“第四航權”航線,航空公司正是利用了“第五航權”為航班補充客源,降低風險,實現航線持續運營,形成良性迴圈互動。
此外,“第五航權”允許一地航空公司在其登記地以外的兩地之間載運客貨,其航班的起點必須為登記地,這為澳門地區發展轉口物流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航空客運市場的當下,航空貨運迎來百年難遇的發展新機。借“第五航權”貨運航線發力航空物流,將是澳門民航企業在航空貨運市場的一次絕佳的“彎道超車機會”。
對國際客源來說,澳門地區始終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獨特的中西歷史文化底蘊,完善的旅遊綜合設施,都成為其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獨特名片,也成為促進澳門地區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這其中,便捷的交通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正是澳門機場這條三公里的跑道,將綻放在南海之濱的“盛世蓮花”與世界順暢相連。
實踐證明,越開放的航權越有利於進一步拓展和構築航線網路,加快當地開放的速度。如何充分利用澳門“第五航權”,積極拓展國際航線,是包括澳門國際機場在內的本地航空運輸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與方向。政府有關部門要打出政策組合拳,為航空運輸企業營造一個和諧、公平的航空運輸環境。航空企業更要利用好政策優勢,積極拓展國際航線,特別是與內地大型航空公司合作,建立連接北京、上海、廣州等內地城市經過澳門直達葡萄牙里斯本的航線,吸引長三角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從澳門地區走向葡語系國家,為澳門進一步打造“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臺”提供巨大支撐。此外,澳門航空業的發展可以擴大本地旅遊、金融、貿易、物流、醫療等不同領域行業的發展空間,同時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加強珠江東西兩岸、粵港澳三地經貿合作。用好“第五航權”,使澳門邁向“航線多元”時代,更是配合澳門特區政府經濟適度多元轉型發展必不可少的引擎。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報,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