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 守好祖國防疫的“空中長城”

2021年07月07日

  7月6日,中宣部舉行記者見面會,邀請民航系統黨員代表圍繞“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與記者見面交流。會上有記者提問,疫情期間,民航人面臨了哪些嚴峻挑戰?針對這些挑戰,是如何進行應對的?特別是針對航空器這樣的密閉空間,採取了哪些防疫措施和應急處置的方案?

  國航股份客艙服務部乘務員管理一部高級經理楊靜軒表示,疫情對于民航乘務員這個工作確實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因為我們要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基礎之上,落實所有的疫情防控要求,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地優化和調整服務的動作和程序。因為在航班當中,乘務員現在也是全程都要佩戴口罩,戴著醫用的防護手套,部分航線還需要穿著防護服來執行航班任務。同時我們還要熟悉對于航空器的清潔消殺的程序,在航班上出現疑似病例的應急處置流程。民航局也是根據我們航空公司,還有機場一線員工的工作特點,梳理匯總了疫情防控的技術指南,目前也已經更新到了第七版,給我們一線員工給予了非常好的指導和支持。

  對乘務員來說,為了落實防控要求,很多航班在執行之後,都要進行集中隔離。這種隔離至少要14天。我們也統計了一下,以國航乘務員為例,從戰疫開始到目前,最多的隔離次數已經達到了15次,累計隔離日期已經達到210天,也就是將近7個月的時長。其實每次隔離過程當中,乘務員都是不能跟家人見面,心裏也懷著對家人的虧欠和歉疚。但是面對防疫的要求和工作,他們都能夠舍小家、為大家,堅定地去履行自己的使命,扛起責任。

  在整個航班運行過程當中,國航也都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要求,尤其是進一步加強了對于一些重點管控環節,比如像航空器的通風消毒,還有旅客登機前的手部消毒,以及體溫檢測等環節的把控。也在嚴格落實航空器的預防性消毒、終末消毒、隨時消毒等工作機制。在這裏也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的常識。在飛機上,我們在萬米高空飛行的時候,飛機可以從高空吸入大量的清潔空氣,完成整個機艙全部空氣的置換只需要3分鐘左右的時間。而且在機艙裏面,所有的空氣都是保持由上而下的流動狀態,每一架飛機也都安裝了高效的微粒空氣過濾器,這樣也保證每一架航班客艙都擁有高質量的清潔空氣。所以也請大家放心地選擇航空交通工具出行。

  乘務員會在航班當中履行好自己的責任,通過體溫檢測等方式,密切關注每一位旅客健康情況,一旦出現有發熱等疑似症狀,乘務員會將旅客及時轉移到機上預設的應急隔離區當中,指定專門的乘務員為他提供必要的服務,同時會收集好這位旅客所接觸使用過的所有物品,做好整個機艙的消毒。

  對于民航乘務員來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一直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的風口浪尖,不懼病毒,勇往直前,把航線作為火線,客艙作為方艙,機場作為戰場,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守好祖國防疫的“空中長城”。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孔越表示,中國民航的防疫工作是立體的,有地面的防疫,有空中的防疫。作為機場來講,我們主要的戰場就在地面,地面的主要戰場在航站樓。主要面臨的挑戰是如果有疑似病例,不能從大興機場放出去,要把他安安全全送到該送的地方去,這是我們一個最根本的目標。

  還有旅客防控和員工防控,怎麽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感染。所以,我們在防疫過程當中,注重的是把航站樓各個出入口把好,要有體溫的測溫設施,還有掃碼的各種檢查,因為當時疫情暴發的時候,這些東西都不好買,所以我們要動員各種力量去採購,迅速地把它給裝上。員工防控方面,我們的重點是安檢員,因為他跟旅客密切接觸,要求我們安檢員要穿上防護服,一天幾個小時下來,也是大汗淋漓。航站樓裏一天要做好多遍消殺。還有新風,那麽大一個空間,要全部打開新風,等于全部打開窗戶,還要讓航站樓裏面的溫度舒適。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實現了“三個零”的目標。一個目標是旅客和貨物零感染,到現在為止,沒有因為大興機場的問題讓旅客受到感染。第二個目標是員工無感染,現在大興機場的員工無一受到感染。第三個目標是重大防疫物資運輸沒有差錯,我們現在已經做到了。

  虹橋機場公司安檢護衛保障部旅檢一科黨支部書記吳娜分享了上海機場在防疫期間做的一些措施。我們始終堅持“人物同防”的全閉環管理,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旅客在動線上的防護。所以,我們在候機樓一些公共區域內進行高頻次的預防性消毒,同時也在安檢的等候區內增設了一米線,提倡引導旅客相互之間自覺保持一米的距離,能夠降低人員的密度。同時我們考慮到,旅客在過安檢的時候,驗證時需要摘下口罩進行人臉識別,為了降低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我們在人工驗證櫃台上加裝了透明的防護板,通過這樣的物理隔斷來更好地給旅客提供保障,也使旅客和我們的安檢員更為放心。

  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運行管理中心飛行流量室班組長、帶班主任杜一澤表示,在整個抗疫過程中,空管系統承擔應急救援航班的保障工作。記得在去年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特別是湖北空管的管制員們都被集中隔離到工作區裏,一隔離就是76天,他們克服了與家人分別、醫療物資緊張的情況,一共保障了2576架次應急救援的航班。後來疫情反彈期間,北京、烏魯木齊兩個地區也都是採用這種管制員集中隔離的模式,確保了整個空中生命線的暢通,保障了民航運輸的安全正常。

  川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飛行師劉傳健表示,作為飛行員,整個民航對疫情的防控鏈條是非常長的,飛行員一邊要保證飛行安全,一邊還要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不管是在格子間還是到停機坪,從地面到空中,從駕駛艙到客艙,從空管人員到機場保障人員等每個環節、每一個點都不能放鬆,不能麻痹大意,每一個地方都不能疏忽,只要有一個點斷裂,就有可能造成我們的防疫失敗,特別是對機組來說,更是如此。舉一個例子,我們機組曾經在運送疫苗的過程中,飛埃塞俄比亞,我們有四套飛行機組、兩套乘務組,連續飛行48個小時,在這48小時裏都是全部穿防護服、穿尿不濕,在整個過程中把疫苗送到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的領導人還來接見我們,但是實際上就是遠遠的,都見不到面,機組回來還會被隔離28天。我記得在去年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2月底的時候,我飛了一班運輸醫護人員從成都到武漢,這個航線我非常熟悉,平時去的時候,都是車水馬龍,人很多,很繁忙的一個機場,可是那天去了以後,保障人員非常少,整個機場好像停滯了一樣,所有機場的人員、飛機都是停滯狀態。後來我回家的時候,還發了一條微博是這麽寫的:我雖然看不到他們的面龐,但是我透過他們的服裝、透過他們的口罩,看見了他們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所以我覺得,我們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不僅要保障飛行安全,還要注意防護自身的安全,這方面其實是非常辛苦的。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