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觀景台要來了!民航局擬出新政 為創新“鬆綁”
2021年05月10日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航空運輸市場持續快速增長,民航轉向高質量發展,航空由滿足單一出行需求轉變為提供多元化的綜合體驗。民衆對航空出行的安全、便捷、品質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對航空科技、航空文化、民航業發展也予以了更多關注。航空觀景作為機場特有的體驗形式,一直深受民衆的關注和歡迎,成為了展示機場形象和普及航空文化的重要窗口。
為引導和規範機場航空觀景設施的規劃建設,全面提升機場綜合服務體驗,促進航空文化和航空知識的普及,滿足人民群衆多樣化的航空需求,日前,民航局機場司組織編制了《民用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並公開徵求意見。
據悉,編寫組研究了全球40多個設置有航空觀景設施的機場,並對其中 25 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機場航空觀景設施的使用現狀進行歸納分類、分析總結。通過借鑒相關案例建設及運營經驗,結合國內民航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廣泛徵集行業意見和專家評審後,最終形成該指南。
指南指出,機場航空觀景設施根據其在機場中區域位置,主要分為四類:航站樓航空觀景設施、機場陸側航空觀景設施、機場空側航空觀景設施及機場周邊航空觀景設施。
其中,航站樓航空觀景設施通常結合航站樓設置,依托于航站樓人流衆多、交通便捷的優勢,是具有較高關注度和影響力的觀景設施類型。通常利用航站樓屋頂、地上樓層、內部庭院等面向飛行區具有較好視野的區域,設置可供旅客、遊客、學生群體和航空愛好者開展航空觀景活動的設施。
機場陸側航空觀景設施主要設置在機場用地範圍內的陸側區域,通常為具有良好航空觀景視野的場地,也可以結合陸側的建築物和構築物設置。
機場空側航空觀景主要以空側遊覽和定制活動等航空觀景服務的形式為主,並配備必要的觀景配套設施設備。
機場周邊航空觀景設施主要指位于機場用地範圍之外的陸側區域,通常設置在機場圍界周邊或鄰近飛機起降區域,結合綠地、廣場、公園、建築物、構築物等設置。
指南細則凸顯人文關懷 在政策上為創新“鬆綁”
指南明確,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和運營服務的主體為機場,機場要堅持“人民航空為人民”的行業宗旨,堅持“規劃建設與運營服務並重”的指導原則,積極推動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建設目標是通過打造具有民航特色的機場航空觀景設施,全面提升機場綜合體驗,增強機場社會影響力,促進航空文化和航空知識的普及,滿足人民群衆多樣化的航空需求。
在功能規劃及觀景服務設施方面,指南也充分顯示出“以人為本”的原則,針對機場航空觀景設施的四大類,給出了相應的規範和引導。
其中包括,空側航空觀景設施應結合機場實際運行情況,經充分論證後確定。在確保機場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可採取遊覽式觀景或定制服務等形式,近距離體驗機場運行。可配備必要的配套設施設備,例如臨時觀覽圍護設施、觀光車輛、安檢設施等。
觀景服務設施可結合觀景需求、觀景服務進行配備,應考慮使用人群的使用習慣和心理需求,滿足安全衛生、舒適便捷、易于使用、便于維護、醒目清晰、美觀大方等要求。包括:1. 觀景體驗和航空文化傳播是核心功能,可相應配備觀景塔、觀景台、觀景座椅、瞭望設施、攝影孔和航空知識宣傳裝置等觀景體驗設施;2. 位于航站樓面向空側的航空觀景設施和單層圍界的機場周邊航空觀景設施,可在物理隔離設施和圍界上開設攝影孔,方便攝影愛好者拍攝。攝影孔建議直徑小于或等于 150 毫米,距地面高度控制在 1.5-1.6m。攝影孔的開設要征得機場公安部門和安防部門的同意後方可實施;3. 配套功能是觀景體驗的重要保障,包括:遮雨(陽)設施、低反射觀景玻璃、衛生間、休息設施、飲水設施、廣播、無線網絡、電源、垃圾收集等基礎配套設施;4. 鼓勵結合實物展示或者高科技的輔助手段,通過互動的方式提升航空觀景體驗。
“這是在政策上為創新‘鬆綁’”,開銳管理咨詢董事長兼創始人、民航資源網專家勞莘對此表示。他認為,觀景服務首先是“服務”、是“人文服務”,是機場為旅客提供的非交通屬性的延伸服務,圍繞人文機場是主要的創新方向,非常適宜打造機場的“網紅打卡點”。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還對相關術語和定義做出了明確界定,其中就包括備受關注的“航空愛好者”。指南明確,“航空愛好者”是指對航空相關事物具有濃厚興趣的個人及群體,也稱之為“飛友”。
此次徵求意見稿一出,在廣大飛友群體中掀起一陣熱潮,多位知名航空博主表示,新政前景值得期待。
知名航空博主FATIII對民航資源網表示,目前國外的一些大型機場在觀景設施方面做得很好,比如美國、日本、歐洲等,像東京成田機場、舊金山機場等。整體來說國內機場的觀景設施還在起步階段,距國外還有很大差距。
FATIII表示,期望國內機場能夠逐步完善觀景設施,尤其是一些景觀好的機場,比如林芝、麗江等。在新航站樓設計建設時加入這個功能區,現有機場可以逐步進行改建增加。因為這不僅僅只是觀景,還可以挖掘商業價值,比如美國日本等很多機場在觀景設施會建設咖啡廳、航空文創的店鋪等等,帶動一系列周邊産業發展。
未來機場商業的又一藍海?
我們也注意到,指南強調,觀景服務應以社會效益為先,以公益為向導。同時還指出,也可研究和挖掘觀景服務的商業價值,實現航空觀景的可持續發展。其中包括:
1、航站樓內航空觀景設施可結合其觀景屬性規劃餐飲、零售,滿足觀景者的全方位需求。同時也可以規劃航空展覽、航空體驗活動、航空教育活動等內容。
2、陸側航空觀景設施可規劃航空體驗活動、大型公共活動、策展、餐飲零售、教育培訓、休閑娛樂等內容。
3、空側航空觀景設施可以規劃航空觀光遊覽、航空開放日等體驗活動。
4、機場周邊航空觀景設施可規劃航空展覽、航空體驗活動、休閑娛樂、餐飲零售等內容。
這是否會成為未來機場商業發展的又一藍海?
對此,勞莘認為,直接的商業價值挖掘是有限的手段,大多數城市的室外都存在季節性問題,適宜商業(例如餐飲景觀位)的時間段並不多。但間接價值較高,如果觀景點打造得好成為一個旅客的目的地、打卡地,那麽將有效拉長旅客的潛在消費時長及消費動線。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