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運輸:飛向隧道盡頭的希望之光

2021年01月21日

        1月13日,印度尼西亞的網友們密切關注著一場重要直播。他們在屏幕上親眼見證了本國總統佐科打下第一劑新冠疫苗,這也被看作印尼全國接種計劃的起點。值得一提的是,佐科打下的這劑疫苗産自中國,在去年底通過一架波音777貨運飛機由北京運抵印尼首都雅加達。

        告別2020年,進入2021年,綜觀全球,人類依然在同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鏖戰。激增的病例,變異的病毒,重新封鎖的邊境線……在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疫苗成了“隧道盡頭的希望之光”,被視為讓世界重回正軌的決定性力量。

        隨著國內外多家藥企研發的疫苗陸續上市,進入規模化生産階段,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宣布採購和接種計劃,一場史無前例的疫苗運輸分發大戰揭開帷幕。DHL與麥肯錫公司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的疫苗需求將超過100億劑,這需要約20萬次托盤裝運、約1500萬次冷卻箱運送以及約1.5萬架次滿載的波音747全貨機行動起來。

        快速高效地將疫苗運到世界各地最迫切需要它的人手中,全球民航將共同承擔起“世紀使命”。對中國民航來說,這是對運輸能力的考驗,是用行動彰顯大國擔當的使命,也是減虧增盈、加快推動行業恢復的機遇。

        一場考驗:與時間賽跑要解決一系列問題

        不同于一般貨物,疫苗作為一種特殊的醫藥産品、生物製品,為了保持它的活性,必須在既定的溫度環境中進行快速儲運。滅活疫苗需要保持在2℃~8℃的避光環境中,而核酸疫苗則需要保存在-70℃的深冷凍環境中。一旦疫苗離開冷凍庫,就需要盡快進行注射,否則就將失效。

        我國人口衆多,對疫苗的需求大。眼下,民航將執行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大規模運輸任務,破解疫苗運輸難題需要民航各單位在多個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資質問題。在儲運過程中,對疫苗的包裝需要滿足中國民航局《新冠疫苗貨物航空運輸保障指南》、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溫度控制規則》和WHO(世界衛生組織)《疫苗的國際運輸和包裝指南》等相關要求,比如每個疫苗貨物運輸箱中應包含一個溫度監測裝置,所採用的包裝溫控時效應覆蓋航空運輸的整個流程,應至少能持續控溫48小時等。這些要求同一般的冷鏈運輸有所區別,航空公司和機場需要同疫苗生産商、飛機制造商充分溝通,尋求技術和信息方面的支持,升級設備設施以滿足疫苗的儲運要求。在此基礎上,航空公司和機場還要取得IATA航空醫藥冷鏈專業認證,方能開展疫苗的國際運輸業務。

        其次是安全問題。要在運輸過程中滿足疫苗運輸所需條件,可能需要攜帶幹冰、鋰電池等危險品。為消除飛行隱患,民航局發布的《新冠疫苗貨物航空運輸保障指南》明確要求,航空公司應認真檢查托運人是否按照危險品運輸要求,對幹冰、鋰電池等進行包裝和申報,並做好相關準備和應對工作。

        再次是運力問題。過去,全球空運貨物中超過一半是使用客機腹艙來運輸的,尤其是長距離的跨國和洲際貨運,大型貨機的數量遠少于遠程寬體客機,因此疫情造成的長航線萎縮對貨運業務影響尤為明顯。2020年,中國民航開展了大規模“客改貨”運輸,積累了豐富的運輸經驗。在疫苗運輸中,“客改貨”航班將是重要的運力補充。航空公司應提前做好運力規劃,充分發揮貨運優勢。

        最後是流程問題。在疫苗儲運過程中,需要盡可能減少交接次數,盡量減少開箱。因此,參與運輸工作的航空公司、機場、邊檢、海關等各方要建立保障協調工作機制,開辟綠色通道,提高轉運效率。還要針對疫苗運輸過程中出現的航班延誤、航班備降、返航等特殊情況建立應急處置及信息溝通機制,做到有備無患。而參與疫苗貨物保障運輸的相關人員應熟悉保障流程和職責,各單位需要提前做好培訓工作。

        一個使命:疫苗“出海”彰顯大國擔當

        中國疫苗上市,不僅振奮了全球戰疫的士氣,更吸引了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烏克蘭、埃及、墨西哥等超過40個國家向中國企業排隊訂購。與需要超低溫儲運的歐美疫苗相比,中國産的疫苗在運輸和儲存上要求較低,因此在價格上具備優勢,且能夠到達鄉村,頗受發展中國家青睞。

        當前,全球疫苗缺口很大,生産速度遠遠跟不上需求的增長速度。有些國際媒體預測,“疫苗分配”將成為2021年國際政治領域的重要議題。在金磚國家峰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等多邊場合,中國都曾倡導將疫苗作為各國“用得上、用得起”的全球公共産品,積極推動開展廣泛深入的疫苗國際合作,在研發、生産、調配、援助等方面開展全球協調,盡最大努力和可能惠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脆弱國家和弱勢群體,這充分展現了中國的技術自信和大國擔當。

        無論是推動國産疫苗“出海”,還是開展疫苗國際合作,都離不開高效安全的運輸方式。去年底,南航首次派出航班運輸疫苗,將一批由科興公司生産的疫苗從北京運送至土耳其伊斯坦布爾。2021年,中國疫苗生産線全速運轉,總産量可能將達到18億劑次以上,國産疫苗“出海”的規模將擴大。中國民航勢必擔起為中國疫苗安全高效地供應全球保駕護航的重要責任,展現疫苗運輸背後所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及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承擔的國際責任。

        一次機遇:競爭激烈的貨運新增長點

        在過去的2020年,貨運收入成為許多航空公司和機場的重要收入來源。隨著疫苗全球運輸大幕的開啓,國際民航界又迅速活躍起來,相關各方紛紛準備搶占先機、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阿聯酋航空宣布,將在阿聯酋迪拜建立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專用空運樞紐,為解決新冠疫苗複雜的全球物流運輸問題做好準備;漢莎航空則為客戶設計了疫苗的優質運送選項,包括優先運送和貨物的個性化監控等服務,並將提供疫苗臨時保費;英國維珍航空的疫苗運輸服務將由一個全天候待命的團隊支持;新加坡航空在完成首次疫苗運輸之前,甚至在同一條貨運航線上進行了一次試飛,以驗證設備及流程的有效性。

        在國內,東航旗下的東航物流此前運輸過其他疫苗,目前在針對新冠疫苗的技術細節作準備;沒有全貨機的吉祥航空等航企也在為利用客機腹艙運輸疫苗作準備,包括儲備冷櫃、幹冰等;順豐航空在充分研究為客戶提供全程可控的一站式醫藥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服務。

        可以預見,疫苗運輸市場的競爭將非常激烈。國內航空公司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發揮與客戶的接近性優勢,主動與國産疫苗生産商對接,提前拿到更多的訂單;更重要的是,要在服務上對標國際優秀同行,查缺補漏、補齊短板,把疫苗運輸當作一次檢驗和提升貨運競爭力的好機會。

        激烈的競爭勢必激發全球航空公司的運輸潛能,從而進一步提高全球疫苗運輸的總體效率,讓疫苗更快、更安全地分發到全球各個角落,這對于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將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全球疫情早一天得到控制,民航業的全面復甦就能早一天到來。(《中國民航報》評論員劉韶濱)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