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里程碑意義,郵輪、航空、酒店業以這樣的方式書寫
2020年12月31日
在2020年到來之前,旅遊業曾經期待這是繼續增長的一年,即使也有人擔心增速會放緩,呼籲“謹慎樂觀”。在大家最初的預期裏,它本應該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發展的年份。
然而實際上,一年以後,航空業有9.2萬人失業,美國郵輪停運,旅行社處理的取消訂單比新增訂單還多,多數國家不願意讓境外旅客入境。
2020年,全球仿佛只有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牽連著所有的人。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打破了夢想,顛覆了生活。無數企業倒閉,員工被迫休假或提前退休,新興企業脫離了前行的軌道。
儘管如此,人們總能以創新的方式應對危機,繼續前進。雖然遊客不能前往意大利,但是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租一輛房車,前往國家公園,或是在加勒比海地區租一套別墅。
有人預言,旅行社將迎來末日。雖然許多旅行社被轉售、合並或從線下轉到線上,但末日終究沒有到來。危機尚未過去,大型旅遊公司、連鎖酒店品牌、郵輪公司、旅遊批發商也屹立不倒。不過航空公司則沒那麽幸運,南美航空(Latam)、哥倫比亞航空(Avianca)、墨西哥航空(Aeromexico)、維珍澳航(Virgin Australia)等相繼破産。
2020年也見證了一些“正常”的事件。美國航空與阿拉斯加航空重新建立合作關係,捷藍航空與美國航空也建立了戰略合作。達美航空與西捷航空建立合資企業的計劃得到美國運輸部同意。西南航空全面上線了Travelport旗下的Apollo、Worldspan和Galileo三個GDS平臺。各家公司的高管紛紛離職或得到新任命,企業投資並購或被收購。
但大部分時刻,是不同尋常的。
郵輪行業
1月,“鑽石公主號”郵輪暴發疫情。2月19日,旅客才得到批准,在橫濱下船。此時,該郵輪上的感染人數已經超過當時中國以外任何國家的感染人數。那個時候,人們對病毒傳播的方式還知之甚少,這艘郵輪被冠以“漂浮的病毒培養皿”的稱號。
3月8月,美國國務院建議旅客不要乘坐郵輪。在強烈的譴責聲中,國際郵輪協會(CLIA)同意從3月13日起,不再從美國港口出航。
CLIA希望能夠制定一項計劃,盡快恢復安全航行,但是未見成效,荷美郵輪旗下的“贊丹號”和“鹿特丹號”,以及公主郵輪旗下的“至尊公主號”,紛紛出現感染病例。很快,沒有感染病例的郵輪也紛紛被要求撤離港口。
當地時間3月14日,鑒于郵輪可能存在傳播疫情的風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布“禁航令”並即日生效。以此為節點,全球郵輪業開始大規模“停擺”,禁航時間持續至10月31日。後來,CDC發布“限航令”,郵輪可出航,但是2021年2月之前,不可駛出境外。自從其發布以來,許多郵輪公司將復航時間推遲至3月份,甚至5月份。
今年夏季,歐洲大型郵輪公司復航,儘管有人測出陽性,但是及時進行了隔離,阻止了病毒的傳播。本月,新加坡開啓無目的地航行。
從長遠來看,郵輪行業要維護“顧客至上”的名聲,就需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旅客安全。郵輪行業向來也以“業務至上”的態度著稱,這一點通過其雙倍佣金政策得到體現:許多郵輪公司表示,如果旅遊顧問使用未來的信用分重新預訂被取消的郵輪航線,郵輪公司將繼續支付佣金,而且旅客登船之後,郵輪公司會再次支付佣金。
限航令什麽時候能夠解除,目前尚無從知曉。
旅行社
2020年原本開了個好頭,因為很多旅行社在2019年實現了穩步增長。
3月份,疫情席卷全球。出于安全和責任考慮,企業紛紛取消差旅活動。一夜之間,旅行社忙于處理取消訂單、退款、重新預訂。
很多旅行社也很快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開始裁員或安排休假,重新與地産商協商租賃和合同事宜。隨著危機的加劇,很多旅行社關閉了實體門店,轉為在線在家辦公。
美國國會推出的新冠疫情援助法案(Cares Act)對于小型旅行社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幫助。旅遊供應商也推出了未來巡遊積分和旅遊積分制度,一方面吸引旅客重新預訂,另一方面為旅行社增加信心和動力。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旅行社的黃金時期,許多旅遊顧問在那個時期入行,如今,他們已經準備退休,或是關閉、轉讓門店,與其它旅行社合並。幾十年來不收取服務費的旅行社,如今也開始收費。
疫情改變了佣金的支付方式。美國旅行社Signature Travel Network的CEO Alex Sharpe提倡,旅客預訂時旅行社就向供應商收取佣金,而非在旅程開始或結束時才收取。ASTA等旅行社也對此表示支持。
有趣的是,已經有一批新人進入旅行社行業,而且新一代的旅遊代理將危機時期視為自我提升的好機會,而且以新的姿態迎接旅遊業的復甦。2019年,旅遊代理Michael Arnold從兼職轉為全職,今年的銷售額有望達到500萬美元。
當然,他只是個例。但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旅遊業復甦時,旅客將需要專業旅遊代理為他們解讀複雜的政策,以確保安全出行,旅遊顧問將大受歡迎。
旅行團
由于全球沒有統一的檢測、隔離和出入境政策,旅遊運營商今年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前所未有”、“隔離”和“轉型”成為今年的熱詞。國際旅遊運營商開闢了國內路線,依賴巴士交通的旅客學會如何制定私人小衆行程,原本聚焦服務于嬰兒潮一代的公司,如今學著吸引出行意願更強的X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
旅遊運營商更加熟悉了遊艇租賃業務,他們也看到了火車旅行的增長機會,開始加大對該業務的投入。
疫情之後,是否出門旅行也成為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即使在旅遊業內,旅遊也成為一個道德問題。有人認為,出門旅行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會傳播病毒,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完全是個人選擇。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暫停旅行是一個重新評估旅遊方式的機會,我們可以思考如何以更負責任的態度出行,並推動可持續發展。人們已經無需擔心過度旅遊,我們要做的是,當旅遊業復甦時,確保其不會再次成為令人擔憂的問題。
航空業
航空業處在比較特殊的位置,因為政府非常重視,而且提供了500多億美元的資金援助。然而,它要面對小心翼翼的公衆,很多人對飛行感到恐慌,甚至都不願意經過機場。航空公司丟掉了很多重要的商旅客戶。
航空公司已經採取了措施,讓旅客安全出行。它們與健康機構建立合作,進行大範圍消毒;向媒體展示,為什麽通過醫院級別的高效濾網能夠讓飛機比地面設施更安全;在指引旅客登機時,要求他們保持社交距離;改變了供餐服務。有些航空公司停用了中間的客艙座位,減少人群密度。它們甚至委托研究機構發布各項報告,讓人們相信,他們可以安心乘坐飛機。
即便如此,航空公司還是虧損了數十億美元,經歷大規模裁員,大幅削減運力,機票價格平均下降了25%。
由于差旅業務幾乎全部暫停,航空公司紛紛轉向休閑旅行,開通了連接美國陽光地帶和西部地區的航線。
年末將至,航空公司寄希望于核酸檢測,希望以此說服旅客相鄰而坐也是安全的。它們也相繼開發上線“健康護照”App,認證旅客的檢測結果狀態。
疫情帶來的最深遠的影響之一是,向來不被旅客接受的改簽費終于成為過去式。很多航空公司將“永遠”不再收取這項費用。
航空公司承受著巨大的虧損,不過美國大型航空公司已經籌集足夠的資金渡過疫情,但什麽時候能夠實現盈利,仍無從知曉。
酒店業
疫情之下,許多酒店暫停營業,還有一批酒店就此倒下。
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尤其是依賴差旅或會展業務的酒店。僅在紐約,永久關閉的酒店就有三家,包括羅斯福酒店(Roosevelt Hotel)、希爾頓時代廣場酒店和歐姆尼巴克夏廣場酒店(Omni Berkshire Place)。
檢疫要求不斷變化,要吸引旅客入住,只會難上加難。
同航空業一樣,衛生和安全成為許多酒店品牌關注的焦點,它們也與衛生機構和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萬豪採取了一係列措施,例如,使用靜電噴霧機對客房區域進行消毒,減少人流,只在旅客有需要的時候進行打掃,客房使用過後關閉一段時間,零接觸入住,簡化客房服務,並在營銷中極力凸顯這一點。
儘管品牌酒店採取了這些安全措施,但在疫情中業績表現最好的卻是非品牌化的度假租賃房源。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希望前往人流較少的地方,在郊外的民宿短租房源休憩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在這裏,他們可以避開人群和感染風險。
相比市區的酒店,位于偏遠郊區的酒店業績更好,許多郊區酒店的入住率、房價和RevPAR甚至已接近正常水平。
酒店所遭受的困境,給目的地營銷機構也造成了連鎖影響,因為它們的資金通常與酒店收入相關聯。
雖然2020年充滿危機,但依然有酒店品牌成為贏家——Sonesta。美國房地産投資信托公司Service Properties Trust持有Sonesta 34%的股份,其今年將旗下98家萬豪品牌酒店和103家洲際品牌酒店轉移到了Sonesta旗下。Sonesta的酒店數量因此增長了近325%。
未來方向
11月和12月的疫苗消息,總算給行業帶來了希望。
但是未來的形勢仍不明朗,因為疫苗的推廣充滿不確定性,我們尚不清楚有多少人不願意接種疫苗。業內普遍認為,旅遊業將會在2021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開始復甦,被壓抑的需求將推動休閑旅遊的強勁增長,而會展和差旅會相對滯後。
2020年是前所未有的一年,也希望它是絕無僅有的一年。它終于要結束了。
*本文編譯自Travel Weekly
新聞來源:環球旅訊 編譯: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