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再發預警,全球航司花式自救

2020年10月08日

        航空公司能夠通過疫情的自救,更加重視不同旅客的特定需求,通過精細化管理細化産品定位,甚至開拓更多機票以外的輔營收入,或許是這場疫情帶給航空公司的最大收獲。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下稱“國際航協”)最新的報告再次下調了2020年的客運量預期,稱隨著北半球夏季旅遊季慘淡收場,復甦比預期要慢,預計2020年全年客運量同比2019年下降66%(此前預計下降63%)。

        國際航協同時預測,2020年下半年,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航空業預計將再消耗770億美元現金,由于新冠疫情令全球旅行幾乎陷入停頓,二季度航空公司已經消耗了510億美元現金。

        航空業復甦要到2024年

        根據國際航協的報告,與正常水平相比,8月份客運需求持續低迷,同比2019年8月份,航空客運需求下降75.3%。

        與去年同期相比,8月份的運力下降63.8%,載客率下降27.2個百分點,降至58.5%,為歷史新低。

        而第四季度航空旅行的預訂則顯示復甦步履維艱。預計到12月,全球航空客運需求同比增長率將下降55%,改善速度慢于預期,預計12月份同比去年將下降68%。

        在此之前,國際航協就預計,到2024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為此,國際航協呼籲各國政府延長已經到期的薪資支持計劃,否則將有更多航空企業宣告破産。

        今年上半年,包括美國,歐洲多個國家在內的各國政府,都對本國航空業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然而,由于不少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遏制緩慢,使得國際航空市場的復甦依然受到限制。

        這嚴重打擊了依靠人員流動才能賺到現金的航空公司的業績,尤其是疫情嚴重國家以及國際客運業務量佔比較大的航空公司。

        比如美國,僅第二季度,美聯航、美航、達美三大航司的虧損就接近100億美元,這是在此前任何一個年份都沒有出現過的數字。

        雖然整個歐洲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及美國的2/3,但歐洲三大航同樣躲不過巨額虧損和大規模裁員。

        全球航司“花式”自救

        裁員是全球航空業應對這場疫情的最直接的舉措。就在國際航協發出增加纾困支持的呼籲之際,美國的航空企業超過32000名員工開始停薪休假。

        雖然美國多家航司已獲得美國政府刺激經濟關懷法案下的現金及低利率貸款補貼,用于發放9月30日前的員工薪資,根據關懷法案,獲得補貼企業在2020年9月30日前不可對員工強制無薪休假、裁員或降薪,但美國三大航已先後表示,由于航班恢復的“遙遙無期”,將在補貼耗盡後(10月1日起),對員工規模進行裁減。

        國際航協最新的季度調查結果也顯示,45%的受訪者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採取的削減成本的措施,導致2020年第二季度人員編制有所減少,此外,有55%的受訪者預計將在未來12個月內縮減員工人數。

        相比于歐美航司員工面臨的“生死存亡”,亞洲地區的航空公司相對比較幸運,不過也在想方設法創收。

        比如新加坡航空就宣布推出“探索新航”的“陸地遊”系列體驗和服務,其中一項新計劃是為客戶提供在全球最大雙層客機A380享用午餐的體驗,名為Restaurant A380 @Changi的計劃將在10月24日和25日推出,10月12日開始接受預訂。預訂午餐的顧客可在樟宜機場登上A380客機,選擇頭等艙、商務艙或經濟艙的特別午餐。

        國泰航空集團旗下的香港快運航空則預告將推出無目的觀光航班「UOFlycation」,于11月起執行3班環港遊航班,每次飛行全程1.5小時。

        在此之前,日航、全日空、新航、長榮、華航等多家國內外航司都已推出類似的觀光或體驗飛行航班。

        泰國際航空公司更是賣起了“油條配紫薯羹”,每月可以創造1000萬銖的收入。目前,泰航在曼谷5個分支機構的油條銷售額為40-50萬銖/天,公司還計劃加快制作油條的速度和增加産能,制定加盟計劃擴大業務。

        今年以來,國內的航空公司也一直在想方設法開拓機票以外的收入來源。除了降低成本縮減投資,通過各種“副業”創收也成了疫情中各家航司的“非常”舉措。

        比如航空餐做得較好的廈航和川航都推出了“外賣”業務,承接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集體配餐;春秋航空的員工則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爭相幫公司的“綠翼商城”賣産品。

        更有越來越多的航司加入了帶貨直播的行列,為鎖定遠期乘客而推出的“隨心飛”産品更是層出不窮。

        從另一個角度看,航空公司能夠通過疫情的自救,更加重視不同旅客的特定需求,通過精細化管理細化産品定位,甚至開拓更多機票以外的輔營收入,或許是這場疫情帶給航空公司的最大收獲。

 

        新聞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伍汝苗 ▪ 陳姍姍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