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政策助力民航業克服疫情影響
2020年08月21日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給全球民航業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如何盡早化危為機是擺在民航業面前的一個難題。筆者認為,我國民航業重新恢復活力須遵循一個整體思路:既要立足幫助民航企業,滿足其24個月~36個月的纾困需求,又要在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的前提下積極推動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創新驅動,增強行業發展新動能,用多重政策保障幫助民航業化危為機,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保主體、保就業、保能力”應成為幫助行業走出困境的思路。首先應保證航空相關企業的資金流動正常,保證員工的工資收入,保護飛行員、飛機、機場等關鍵生産要素,維持疫情防控期間的基本生産及人員必要的培訓,確保全行業未來恢復供給能力。
在此基礎上,以財政政策支持為主,引導市場和企業有效運轉。政府須通過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援企注資、發行長期低息的專項債,特別是利用國債和提高赤字率等積極財政政策來引導市場及企業,並輔以存款准備金率調整、回購/逆回購、對金融機構貸款等寬鬆貨幣政策,恢復市場資源化重組,維持企業有效運轉。同時,以創新利用金融工具為先,鼓勵企業自願參與。政府應鼓勵企業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將存量資産轉變成標準化投資産品,從大衆金融市場進行融資,在境內外發行。在全球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市場環境中,我國民航業的標準化投資産品在海外市場上將受到歡迎。利用金融工具向大衆融資是雙贏的救助方式,具有靈活性的特點,企業可自願選擇參加與否及參加比例。而且通過金融市場把短期債務長期化,再通過財政貼息、央行再貸款支持等政府救助將利率成本降到最低,減輕疫情後企業的發展負擔。而同樣重要的是,以救助資金進入實體産業和産業自救為基礎,確保政策制定到位。在制定政策時應充分考慮末端經濟主體的利己行為模式,盡量保證救助資金專款專用,實實在在用于民航自救。
同時,救助政策應做到所有制中立和企業規模中立。目前,民航業國有經濟、民營經濟、股份制經濟等多種所有制共存,大中小微企業同在,須盡量平等地對待民營經濟,避免因為政府資源分配而導致行業競爭格局的大規模變化,尤其是“國進民退”現象。在制定救助政策時應充分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提前布局,建立退出機制。救助政策框架應具有彈性和適應性,可提前設計多套相應的政策組合,以適應不同的現實情況。避免救助政策公布後,因政策框架不合理、不完善而臨時變更,引起公平性、全面性等問題,進而影響行業救助效果。
不可忽視的是,救助政策應引導企業不斷優化經營模式,調整産業結構,從根本上化解企業的流動性危機。此次疫情救助的目標不僅是“止血救急”,化解企業當前乃至中長期的流動性危機,也應借此契機提升民航企業的運營能力,增強我國民航業的國際競爭力。如針對航空公司、機場,須對其資産負債表進行調整和修復,讓企業維持運營;針對航油、航信、地面服務等保障單位,應適當引入競爭者,完善生産供給模式,提高生産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張允)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