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飛沖天 臨空經濟進入博弈新時代
2019年12月06日
“遍地開花”之下,臨空經濟進入博弈時代,但我國發展臨空經濟,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
機場之上,城市騰飛在即。被稱為“第五沖擊波”的臨空經濟,正逐漸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加快打造國際航空樞紐,以空港為戰略支點發展外向型的經濟,已是大勢所趨。向藍天要機遇,向藍天要增長,成為中西部內陸城市探索實踐的一道新命題。
機場升級潮起
機場是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在這裏,總有新的故事發生。
12月5日,宜賓再添騰飛之翼。隨著西安—宜賓的3U8537航班的抵達,宜賓五糧液機場正式投運,預計2020年—2021年通航城市將達到40個,2022年—2024年通航城市不低于50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萬人次。
與宜賓“打法”不同的是,寧波、濟南、杭州等地選擇擴容量增跑道,對現行機場總規進行修編。
剛剛通過評審的《寧波栎社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修編(2019年版)》將寧波機場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預計到2030年,寧波機場將實現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擬在現有第一跑道南側建設第二跑道。遠期到2050年,寧波機場將實現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擬在第二跑道南側再建第三跑道。屆時,寧波機場的跑道將從現有的1條增至3條,以承接今後客貨吞吐量的大幅提升。
近日,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修編獲中國民用航空局批複,進入加速建設發展新時期。規劃明確,到2030年,旅客吞吐量達5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50萬噸、飛機起降達38.3萬架次;到2050年旅客吞吐量達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150萬噸、飛機起降架次達59.3萬。對此,濟南遙牆機場將建成3座航站樓、4條跑道,滿足8000萬人次保障需求,機場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門戶地位更加凸顯。
杭州更是大手筆,向著機場“頂配”挺進。近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修編(2019年版)》正式出爐。根據最新規劃內容,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將定位為“大型機場、區域樞紐機場、未來航空貨運及快件集散中心、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中心機場之一”。未來,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終端目標量為2030年達到9000萬人次,相當于蕭山機場2018年38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的2.4倍。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蕭山機場近期(終端)規劃將擁有4條跑道,這意味著蕭山機場在已擁有2條跑道的基礎上,還將建設2條新跑道。而目前,中國僅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是擁有4條以上跑道的。
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也是足音漸近。日前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編制實施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戰略規劃,構建分工明確、功能齊全、聯通順暢的機場體系,提高區域航空國際競爭力。鞏固提升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增強面向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的輻射能力。統籌空域資源利用,促進民航、通用航空融合發展。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
新一輪機場升級熱潮叠起。其火熱的背後正是地方通過發展臨空經濟加速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提升城市競爭力的迫切願望。
搭載臨空引擎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臨空經濟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選擇。如今,機場更多地擔當了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一條條航線的延伸,一架架貨機的起降,在便利貿易往來、讓世界變小的同時,也為城市經濟發展搭建了新平臺。近年來,北京、上海、鄭州、南京等地臨空經濟發展路徑日漸清晰。
作為第13個被批複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的城市,南京著力提升祿口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加快建設生態智慧現代空港區,發展臨空高端産業,將示範區打造成為國家臨空經濟創新發展先行區。
在日前舉辦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自貿區發展推介會上,依托臨空經濟區和自貿區的政策優勢、産業優勢以及區位優勢,新航城公司與航投集團簽約共建航空科技谷,全面布局航空科技産業國産化替代及下一代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逐步成為世界航空科技産業的新高地和新典範。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區域,而且在全球將具有示範效應。”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認為,臨空經濟正在成為一些城市和城市群融合發展的一種全新動力。通過依托機場打造的産業集群,能夠不斷拉近與世界的距離,促使信息、技術、資本、項目等要素加快流動,帶動相關産業鏈條快速發展,推動産業迅速做大做強。“臨空經濟的發展是由以港促産、以港建城、以産興城、以城聚人來支撐的。”
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持類似觀點。他認為,西安、鄭州、重慶等中西部中心城市加速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發展臨空經濟,將明顯改善這些地區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先行區和經濟發展橋頭堡的作用。
“我國臨空經濟發展勢頭火熱,明確提出發展臨空經濟的城市超過100個。從全國臨空經濟來看,鄭州發展得很好,鄭州和北京等城市可以看作第一梯隊,長沙、武漢、南昌、重慶、貴陽、成都等城市都在發展中,屬于第二梯隊。”曹允春說。“遍地開花”之下,臨空經濟進入博弈時代,但我國發展臨空經濟,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
近兩年來,包括西安、長沙、武漢等在內的中西部內陸城市紛紛喊出,“我們不沿邊、不靠海,走向世界靠藍天。”中西部城市依靠機場才是接軌世界的方向,才能和全球産業鏈對接。但並不是所有的機場都能成為臨空經濟區。建設臨空經濟區,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進行頂層設計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注重上下遊關聯度,形成一條高效的産業鏈。
競合漸成共識
“設立臨空經濟示範區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轉變發展方式、打造對外開放高地。”曹允春認為,近年來,全國臨空經濟示範區特色産業加速聚集、航空樞紐加快建設、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政策支持逐漸完善,展現出了極強的發展活力。特別是在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各臨空經濟示範區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已成為各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發展臨空經濟要避免同質化。曹允春強調,“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從頂層設計來規劃好差異化發展路線。産業是臨空經濟的根本,要想實現快速且持久發展,在産業選擇上要注重三個原則,即臨空指向性和高附加值、關聯性和帶動性、知識密集型和創新性。”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副司長曹元猛強調,機場樞紐是動力源,各臨空經濟示範區要統籌謀劃預留空間,為機場後續發展提供支持,積極構建多種交通方式深度融合的綜合交通樞紐。要發展優勢特色産業,聚焦臨空主導産業錯位發展航空服務業、臨空高技術産業、高端臨空服務業,形成特色化、集群化、差異化的産業格局,推動示範區産業邁向全球産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要不斷完善服務、促進産城融合,積極保障示範區土地、資金、人才優勢,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引進高層次人才,營造宜居宜業的環境。
在近日舉辦的2019年全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聯席會議上,14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共同發出了《臨空經濟發展廣州倡議》。
根據倡議,各臨空經濟示範區將緊緊把握臨空經濟發展黃金時期的重要機遇,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在加強航空網絡樞紐建設、打造産城融合臨空經濟區、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完善合作平臺運作機制等方面加強合作,進一步釋放出臨空經濟區深化合作、協同發展的共同意願。
新聞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