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公務航空新觀察
2018年12月18日
一個足以對標國際知名灣區的世界級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在中國珠江口正迅速崛起。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跨省(市)基礎設施的接連建成開通,加之不斷推進的機場群建設,在發揮區域競爭優勢的同時,也讓近年蓬勃發展的公務航空迎來新契機。
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知名灣區發展實踐表明: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大密度、多層次的航空運輸體系。
為此,粵港澳大灣區在圍繞運輸機場打造世界級機場群的同時,也兼顧發展包括公務航空在內的通用航空,以滿足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對高效率、個性化出行提出的新要求。
從“處女地”到“第三極”
有著30多年民航從業經曆的常秋生,是中國最早一批公務機行業的從業者。在2017年成立天成商務航空之前,他在深圳執掌過擁有亞洲最大機隊規模的公務機公司長達10年時間。
二次創業的常秋生,回想起2006年初到深圳創業的場景,依舊滿懷感慨。“那個時候,很多公司確實沒有接觸過公務機,跟這些公司談公務機業務很難”。在洽談業務的過程中,常秋生多次因客戶不了解公務機及其運營模式而碰壁。
彼時的深圳、廣州,盡管位于改革開放的前沿,但“公務機”概念對大多數人來說還太新鮮。在香港,公務航空起步更早一些。因此,常秋生接觸的早期客戶大都是香港的知名企業。
事實上,當公務機購機熱潮在10年前的中國剛剛掀起時,以深圳、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並不遜色于北京和上海。
與北京、上海等區域市場在初期就“高歌猛進”式發展有所區別的是,珠三角地區的公務機業務起步早,但初期發展步伐相對緩慢。
“南、北方客戶消費習慣的差異形成了市場的不同特點。”總部位于深圳的亞聯公務機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朱嘉業認為,“珠三角地區的潮商、粵商接受新事物雖普遍積極,但也很謹慎。他們購買公務機會建立在充分認知了解的基礎上,依據需求進行消費。”
務實理性的消費習慣也體現在深圳等地早期引進的公務機機型上。與北京、上海等地多引進灣流G550、達索獵鷹7X和龐巴迪環球6000等大型超遠程公務機不同,灣流G450、龐巴迪挑戰者850和豪客4000等中型公務機更受珠三角地區客戶的青睐。
不過,伴隨著珠三角地區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一些實力強、體量大的企業也逐漸成為大型甚至超大型公務機的擁趸,如廣州恒大就引進了空客公務機ACJ。
起步階段的“緩”成就了發展後勁兒的“足”。朱嘉業認為:“與北方市場發掘較為充分相比,南方市場有更大的空間,將呈現出高增速趨勢。”他非常看好粵港澳大灣區公務航空市場的發展前景。
2011年~2013年,珠三角地區的公務航空迎來“爆發式”增長,機隊規模迅速擴大,運營商“爭先恐後”地湧現。這也與全國其他市場的節奏基本一致。
到2014年,除香港、澳門外,以深圳、廣州為主的珠三角地區公務機保有量超過40架,機隊規模超過上海,僅次于北京。
到2018年,據香港亞翔航空的數據統計,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近30家公務機運營商,機隊規模超過200架。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公務機機隊規模占整個大中華區公務機總保有量的35%,其中香港140架,澳門10架,其余分布在深圳和廣州。
從數據上來看,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公務航空“第三極”已名副其實。
從“明爭暗鬥”到合作共贏
在粵港澳大灣區,由廣州機場、深圳機場、珠海機場、香港機場和澳門機場共同打造而成的機場群,是該區域公務航空運營的基礎。在機遇面前,五大機場即便定位分工明確,也從未停歇過在公務航空領域的“暗鬥”。
在香港機場運行趨于飽和的情況下,深圳、廣州、珠海和澳門四地機場“軟硬兼施”,提高保障能力,拓展公務機業務。深圳和廣州在2017年相繼投入使用了新建的FBO(固定基地運營商)設施。這些新增的硬件設施水平不僅在國內數一數二,甚至領先整個亞太地區。
保障資源相對充足的珠海機場,過去幾年則一直為開放國際口岸奔走,以開放的心態隨時開展公務機業務。
與機場間的“暗鬥”相比,活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30多家公務機運營商則處在“明爭”狀態下。他們大致分為兩派:一派是位于香港的境外運營商;另一派則是位于深圳和廣州的境內運營商。
“競爭肯定避免不了”。2017年將公務機業務從北京拓展到深圳的飛享者(深圳)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偉告訴記者,“近兩年,珠三角地區湧入多家運營商,但飛機數量增加有限,加劇了市場競爭”。
在常秋生看來,無論是公務機托管,還是公務機包機,目前市場上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已引發不同程度的市場亂象。
以托管業務為例,由于經營風險相對較小,運營商們都在市場上“搶飛機”,亂打價格戰不僅縮小了運營商的盈利空間,也讓後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與境內運營商相比,境外運營商盡管在産品和運營模式上更加成熟,但進入中國內地市場運營會受到航段數等方面的限制。同時,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這一區域的公務機運營商普遍面臨運營成本高昂的難題。
亞洲航空業務發展總監洪運升告訴記者,粵港澳大灣區的公務機使用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以香港運營的130多架飛機為例,多數用于區域性飛行的公務機年平均飛行小時在200小時~300小時,而只有很低比例的公務機經常用于全球性飛行,年飛行小時達到或者超過500小時。這與歐美市場公務機年平均飛行600小時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在機遇和挑戰面前,粵港澳大灣區的機場和公務機運營商都逐漸意識到: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共同做大市場是該區域公務航空發展的出路。
常秋生現在就倡導在運營領域構建一個橫向的相互支援體系,通過航材共享、飛行員有序流動等措施,保障運營更順暢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成本。
“境內外運營商需要加強交流”。何偉主張通過協會等平臺加強與政府和機場間的溝通,以持續改善運營環境。目前,這方面所作的努力已經有進展。如經過亞洲商務航空協會(AsBAA)自2016年以來的持續努力,香港機場日前增加了每日繁忙受限時段的公務機起降時刻。
走出大灣區
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常秋生就把天成商務航空的機隊規模擴大到了10架,這在業界是驚人的速度。這一次,他沒有把目光僅僅投向深圳、廣州等珠三角地區。據他介紹,目前的客戶多數來自境外,飛機的注冊地除中國內地外,還包括美國、開曼群島、阿魯巴和聖馬力諾等。
同樣,亞聯公務機也將業務觸角延伸到了粵港澳大灣區。朱嘉業表示,東南亞市場是亞聯今後業務拓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2018年以來,亞聯已經新增了來自菲律賓、柬埔寨等地的華裔客戶。
“東南亞市場的機會特別多,各類投資蜂擁而至”。據朱嘉業介紹,“印尼、越南等地除了有衆多的華裔投資者外,也有很多當地的隱形富豪,數量甚至比國內還多。”
而身在香港的洪運升似乎有著更大的“野心”。“粵港澳大灣區為什麽不能被打造成中國的‘開曼群島’,成為世界主要的公務機集中注冊地、飛機租賃市場和航空金融中心?”洪運升認為,“香港、澳門在稅收等方面已經具有很大的優勢,而且融資租賃業前景廣闊,如果有配套政策的支持,將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與愛爾蘭、新加坡等進行競爭”。
“從宏觀層面來看,公務機和公務航空不能完全被看成掙錢的行業,而應被看成是連接世界的工具。”洪運升認為,“不僅僅是粵港澳大灣區,整個國家都應該更加重視公務航空業的發展,公務機能夠方便境內外投資者進出中國,是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交通工具。”
洪雲升的建議並非沒有依據。截至2017年底,大中華區保有512架公務機,其中有相當大比例的飛機並非注冊在中國,而是選擇美國或一些熱門的離岸注冊島。
據洪運升估算,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擁有200多架公務機,有超過75%的飛機注冊在粵港澳大灣區之外。
在洪運升看來,這樣的財富流失,不僅體現在飛機交易本身,還會在運營環節上延續。如在香港運營的香港籍或外籍公務機,在維修時本可以到具備維修能力的中國內地MRO,但由于注冊地限制而出現的資質問題,他們不得不飛往新加坡或者更遠的地方。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樞紐門戶,區域內公務航空發展在積極向外探索的同時,也在往內延伸,尋找更多聯合中國內地的發展機遇。
多家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外資運營商就在幾年前通過合資、合作等形式將業務成功拓展至中國內地。如2015年瑞士高傑公務機公司(GlobalJet)與中國精功集團在浙江成立了合資公司,完成了在長三角地區的戰略布局。
其實,不僅僅在運營領域,在公務機維修和地面保障等更廣闊的領域,粵港澳大灣區的公務航空經營者正在積極“走出去”。
前期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飛享者,後期就計劃將公務機維修業務向中南、西南地區延伸。何偉告訴記者,“與武漢、長沙、昆明、重慶和貴陽等機場或維修單位合作,搭建公務機維修平臺,雖業務量不大,但有利于區域公務機維修網絡的構建,也能降低成本”。
高效、便捷是粵港澳大灣區客戶使用公務機的初衷。如今,運行更順暢、成本更低廉,這些新的發展訴求則延續了該區域公務機用戶的務實與致用。
面對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騰飛的公務航空,將有望乘勢發力,不斷推動中國走向世界公務航空舞臺的中央。(《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薛海鵬)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