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城市要建設更多基礎機場 以解決容量擁堵?

2018年11月13日

  所有關于航空業未來的分歧之中,有一點意見達成了完美的一致,那就是航空體量的逐漸增多方面。

  根據波音公司最近20年的市場展望,2017年全球航空旅客共飛行76,400億公里。到2037年,這一數據將上升至189,700億公里。40%的里程增長將發生在全球5大地區內市場:中國、印度、北美、歐洲和東南亞。

  這將引發一場有關限制航空發展最大瓶頸因素的戰爭,答案就是機場。根據國際機場協會今年早期的一項報告,掌管大部分機場的政府機構應當開放私有化,以填補所需投資資金缺口約780億美元。

  然而機場的最大客戶——航空公司則持有不同的看法:私有化機場的運營成本更高。根據國際航協(IATA)的觀點,政府在整合擴大航空部門時應當謹慎行事。

  引起這場爭辯的直接原因,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出售基礎設施的熱情。除少數機場之外,幾乎所有美國機場都屬于政府所有。這在某種程度上使美國機場受益于稅收優惠,以及聯邦政府只針對公共航站樓的投資。

  這種組織架構對私人運營商毫無吸引力。因此自1996年聯邦政府鼓勵私有化以來,只有兩處機場費心于私有化進程。衡量公、私有化運營商的市場領域並引爆私人投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然而這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機場私有化並不能使機場運營更為高效。2008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100%由公司化運營的國有企業掌管的機場,和大部分由私人控制的機場在業績上並沒有多少差別。

  關鍵是要避免管理者的激勵因素被誤讀或有所偏離,比如引進私有企業僅為少數投資人,或者管理者受政治約束而作風官僚。

  修建更多更廉價的機場是更好的解決方法,但是這對于現在的航企、機場,或者留戀于當下豪華機場的旅客來說,則顯得不那麽具有吸引力。

  盡管航空公司希望機場成為壟斷組織,但航企間的競爭卻時有發生。航空公司不希望倫敦希斯羅機場的收費,同樣發生在倫敦蓋特威克機場,或者倫敦斯坦斯特德機場,或者倫敦盧頓機場、索森德機場或是倫敦城市機場。如果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擡價過高,會有航空公司和旅客選擇去布魯塞爾機場或者杜塞爾多夫機場

  新加坡樟宜機場的交通收費更具競爭性,這來自于競爭對手曼谷、迪拜、香港和吉隆坡通過合理定價搶走國際航司的威脅。此外,倫敦希斯羅機場和法蘭克福機場的資本回報率,相比他們的主要航空公司客戶來說都要低。

  如果航空公司通過國有控股的大型機場輸送所有旅客,大型航企的航線規劃和客戶訴求就能得到最佳滿足。也許花費上稍微高一些,但是現有航企將最終占據主導位置,其航線網絡的通達性也將優化,來自國庫的基礎設施投資也會低于資本成本。

  最好的選擇還是遵循美西南航空瑞安航空分別在美國和歐洲的成就——把即將到來的航空客流分散至更大範圍的機場。

  這也是為何全球將容納更多的航空出行需求,但是又不期望像目前一樣耀眼的原因。我們目前機場擁堵的低效症狀,來自于不斷上升的建築屋頂、奢侈品優惠活動以及日間水療設施等。

  2016年的一項調研顯示,機場容量一旦超過每小時約25架次航班,機場收益實際上呈現下降趨勢。因為延誤時間的縮減會減少零售開銷,而這筆收入占到大型機場約過半的營收。

  所以下次去機場時,請盡情享受精品店的購物時光,以及魚子醬酒吧。在商務艙休息室外的圍牆花園里,航空業的未來將很有可能變得更加功能化。(本文編譯自Skift)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