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作 - 澳門航空業人物專訪】快線飛機工程何志彬

2018年07月18日

從學徒作為起點努力學習累積經驗,不斷進修加強知識裝備自己,最後成功考取航空技術人員的專業資格,何志彬絕對是默默耕耘、成功實踐理想的好榜樣。

於1999年,何志彬在報章上看到亞太航空有限公司的招聘廣告,從而應徵並投身飛機維修工程行列,隨後參與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澳門合作與發展基金會及亞太航空有限公司合辦的飛機維修工程師培訓計劃,屬於當時該計劃的十名學員之一。

現時擔任快線飛機工程副維修部經理的何志彬介紹日常工作時,指飛機維修是屬於後勤的工作,每天早上航班營運前、以及每天晚上飛機完成載客任務後,維修工程師都會從頭至尾為飛機進行全面檢查。何志彬說,飛機跟汽車和船不同,不能隨意停留在路上或拋錨在海上漂流,故此,維修工程師除了日常的維修和檢查外,亦會定期按照民航局的指引和廠方維修手冊進行檢查和更換零件。除了監督上述的恒常維修工作外,何志彬亦需要編制飛機維修計劃,確保每架飛機的維修時間分配得宜。

在飛機維修專業已累積超過十八年經驗的何志彬,回憶童年夢想時坦言年少時想法很傳統,當時希望成為警察和消防員等等,並沒有想過進入航空業。在大學主修電子和電機工程的何志彬,由於投身社會服務時希望能夠學以致用,故當時看到飛機維修工程師的招聘便決定赴考。

何志彬憶述初始時的經歷,說:「剛做學徒時報酬很低,其他行業的薪酬亦較飛機維修學徒的為高,當時妹妹亦曾游說我轉投他行,所以曾經作出掙扎,但由於自己還年輕故此願意在這行作出嘗試。」於2003年,何志彬於香港考獲飛機維修CAT A 資格,但這亦是上述培訓計劃的完結。何志彬隨後自費前往美國修讀FAA 飛機維修牌照課程,並於2005年成功考取相關牌照,隨後回澳繼續修讀並最終完成和考獲CAT B資格,在上級支持和憑藉個人堅毅努力下正式成為飛機維修工程師。

何志彬坦言,在學徒期間由於經驗尚淺,經常被一些資歷豐富的前輩教訓。現在自己成為前輩,何志彬的管理哲學是 “溝通”二字。「溝通很重要,我會投放多些時間與同事進行溝通,即管是安裝一顆小螺絲也需要做好溝通工作。同事在入職前都在不同的維修單位工作,透過互相分享經驗、互相學習,我也獲益良多。」

在談到難忘的維修經驗,何志彬說有天一名飛機師向維修部報告飛機的儀錶數據不穩,何志彬與另一名維修工程師在完成詳細檢查後確認需要更換發動機。由於那一次維修需要在列日當空下在外港客運碼頭停機坪進行,故此需要在停機坪擺設工作台和設備,以及協調交通監督部門封閉馬路,並且使用長吊臂運送重達二百公斤、長一米半的發動機至停機坪,是眾多難忘經驗中較深刻的一次。

被問到對現今青年人的看法,何志彬直言,現時的社會是一個物質社會,不竟對年青人有一定的影響,發覺現今的青年人視線較為短、較著重眼前利益。何志彬鼓勵青年人應該把視野放遠一些,並且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種經驗。對於欲投身飛機維修工程的青年人,何志彬表示非常鼓勵,說:「青年人必須好好裝備自己,提升英語能力,保持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的思想,並且學習承受壓力,不要害怕吃虧。」何志彬強調,飛機維修工程雖然是辛苦的行業,但有前途和會獲得不錯回報。對於現時區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就業機會,何志彬因為家庭因素暫不考慮離開澳門這個家園,但絕對鼓勵青年人可藉年輕優勢嘗試到外發展。

談到對澳門航空業抱有的願景,何志彬指出本地的飛機維修工程師人數很少,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何志彬非常期待特區政府能夠再次推出本地飛機維修工程師培訓計劃,亦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與本澳高等學府合作營辦課程,並由業界營運機構為學員提供在職培訓,共同做好培訓本地飛機維修工程師的人才發展計劃。何志彬說:「飛機維修工程師可以接觸到不同種類的飛機、不同國籍的人士、甚至到不同的飛機製造廠進行交流。飛機維修工程師更可隨著年資的增加轉投從事質量控制、顧問、檢查員等等工種,我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加強宣傳工作,讓外界了解飛機維修工程師其實有很多發展空間。」


新聞來源:澳門特區民航局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