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數據和設計為機場擴容 這些經典案例你要看

2018年05月15日

圖:倫敦城市機場

       很多機場希望通過擴建來滿足不斷增長的旅客需求,但是面臨著大量的限制。對于距離城市較近、周邊市區人口密集的機場來說,擴建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些地區的房價和地價很高,機場還需要降低噪音幹擾,監管部門對晚間航班起降也有嚴格限制。

  倫敦城市機場就是個例子。倫敦城市機場是倫敦唯一一座位于市區的機場,且距離倫敦地標建築和市中心僅有幾英裏的距離。由于交通便利、位置優越,倫敦城市機場在2017年服務了450多萬人次旅客,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倫敦城市機場為獲得擴建計劃的批准與倫敦市長進行了漫長且艱難的交鋒。最後英國政府插手,批准了將4.3億英鎊的擴建計劃,這一計劃于2021年完工。

  挖掘數據

  在擴建計劃獲批很久之前,倫敦城市機場就開始尋找其它方式在不增加新建築的情況下應對增長的旅客需求。最後,倫敦城市機場選擇關注旅客流數據以提升效率,並促進未來的增長。

  為此,倫敦城市機場在2014年與數據科技公司CrowdVision簽訂協議,以助其測量旅客在機場流程中所用的時間,並投資63萬英鎊購買和安裝硬件和軟件。由于倫敦城市機場65%左右的旅客是商務旅客,因此機場管理方希望旅客從大門到候機室所需的時間不超過20分鍾,從停機坪到搭交通工具離開機場的時間不超過15分鍾。而CrowdVision的作用在于助力實現這個目標。

倫敦城市機場

  倫敦城市機場安裝了自動探測行人移動的攝像頭,同時采用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産出旅客流、排隊和等待時間、處理時間、設備占用和資産使用情況等各種數據。倫敦城市機場管理層可以實時得到各種數據,並根據數據采取行動,提升實時的運營。與此同時,積累的曆史數據也為管理層的規劃和投資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實時數據使機場運營團隊能即時采取措施緩解旅客擁堵情況或排隊過長的情況。此外,反映曆史趨勢的數據被用來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安檢點的設置,支持投資計劃,評估新的電子門和安檢通道的影響、基礎設施的模式變化,優化流程,甚至支持機場最近的規劃應用。

  CrowdVision合作産出的數據極具價值,倫敦城市機場最近擴展了這一系統的安裝,並將該系統納入擴建規劃內。

  數據文化

  CrowdVision的首席執行官斯特恩斯(Fiona Strens)認為,濃厚的數據文化氛圍對于打造高效率的機場來說至關重要。她說:“我們的技術提升了機場規劃者和運營團隊對旅客在機場中的活動情況、旅客在不同時間的活動情況以及采取特定行動産生的影響等等情況的理解。

  “這些行動可以是改變機場的數字標牌,將旅客引導到不同的方向,或試著在旅客的手機應用程序上發送實時推薦,比如在安檢處繁忙時段推薦旅客先到旁邊的餐飲店來杯咖啡。”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倫敦城市機場利用機器視覺技術産出非常精確的實時細節信息,比如每位旅客的具體位置。這些數據可以用來確保員工的配置和高峰需求相匹配,並提升排隊情況。由于信息是實時的,這還能讓機場對産生的問題即時做出反應,而不是讓問題發酵。”

  斯特恩斯稱,捕捉這些數據的系統攝像頭的成本相對來說並不高,平均到每位旅客上僅需“幾便士”。她說:“考慮到每位旅客的旅程,可能只需在每位旅客身上投入1或2便士就能讓這位旅客的旅程更高效便利,我認為這是大多數機場渴望的投資水平。”

  最初的投入很快就可以有回報。旅客排隊時間減少了就會有更多時間花在購物和餐飲上,消費也就提升了。此外這同時也提供了評估是否投資其他新技術的有效工具。比如,倫敦城市機場就在使用CrowdVision的軟件評估行李和旅客掃描新技術測試的效果。

  斯特恩斯說:“數據證明,如果倫敦城市機場投入數百萬英鎊采用這些掃描效率更高的技術,那麽就能提升通過效率,並降低旅客行程所需的時間。數據顯示,新安檢通道將旅客等待時間減少了一分鍾,通過效率提升了78%。機場利用這些數據評估商業案例。”

  測試信息也顯示,在通過效率提高的情況下,倫敦旅客機場相對較小的出發區域也面臨著擁擠的風險。

  斯特恩斯說:“對此,我們開始研究更好地在出發區域分流旅客,鼓勵旅客使用那些使用較少的座椅區域,在不同的時間段通知旅客前往登機口”

  此前,倫敦城市機場認為必須投入巨資擴展登機口休息區和出發區。斯特恩斯說:“這絕對是一個應該利用數據理解如何停止僅把資金花費在建新樓上的案例,並考慮重新利用現有空間,進而實現更優的客流。

  “要真正優化機場,機場必須打造高質量的實時數據系統。在一些文化裏,人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擴建,這種思維是根深蒂固的。歐洲和亞洲的機場已經開始傾向于挖掘智能數據的作用。”

  斯特恩斯認為,下一步,這些數據可以在機場實現更高程度的自動化。她說:“在達到了數據幫助人們持續做出同樣決定的地步時,接下來很可能出現的發展方向是決策流程的自動化。比如,在出現特定情況時,自動轉變扶梯的方向,從而改變客流,或者在有150名以上的旅客排隊時,自動延遲安檢人員的休息時間。”

  不擴建的擴建

  除了利用成熟的實時數據提升效率外,機場也應該仔細審視當前空間的利用方式,思考在不擴建的情況下是否能通過空間重構和設計創新實現容量、收益和運行的大幅度提升。

  溫哥華國際機場最近就開展了這樣一個項目。該機場服務的旅客數量從2015年的2030萬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2410萬人次,增加的主要客流來自跨境(美國)和國際旅客。由于擴建項目需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溫哥華國際機場需要通過創新來應對市場需求並保持良好的旅客體驗。

溫哥華國際機場

  機場選出了4個設計團隊幫助其在不增加新建築的情況下擴展旅客服務區。最後,現存的跨境和國際出發區被改建,增加了免稅商店、免稅步行購物區、餐飲店、一個天合聯盟休息室和擺渡車服務的候機區設施。

  溫哥華國際機場建築師南茜·斯特恩(Nancy Stern)說:“首先是在跨境免稅區合並三個現存出租空間並打造一個更大的購物區,合並後的效果類似于我們在國際出發區的布局。我們保持了同樣的面積,但調整了商家們的位置,打造出一個不影響附近登機口區域的步行免稅購物區。這只是對現有空間的調整,但我們讓所有人都參與其中。所有相關的人都參與討論並合作打造新設計,所以所有問題都被解決了。”

  溫哥華國際機場通過掃乘客碼和旅客聯接機場WiFi的手機信號捕捉旅客信息,並利用這些旅客流數據提升運營。

  南茜說:“我們獲得了大量關于旅客如何在機場內移動以及所需時間的數據。我們從旅客值機起追蹤他們的乘客碼直到登機。我們知道他們需要多久能通過我們的全部流程,然後我們利用這些數據計算出幫助旅客過安檢到我們購物和服務區以及登機口的最優或最快路線。”

  機場IT團隊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南茜說:“我們在開始任何項目時都會讓所有部門都參與。我們會與相關方進行各種交流。我們的設計團隊在初期花費大量時間確保和所有人都進行了溝通,尤其是IT部門。我們需要在天花板安裝捕捉數據的WiFi設備嗎?我們必須安裝自助值機櫃臺或其他新技術嗎?我們能幫助他們確定設備的位置,幫助他們獲得更多信息。”

  垂直思維

  為了在不擴建的情況下增加國際航站樓的容量,溫哥華國際機場的設計師們想到了一個簡單但極為高效的點子:增加一個樓層安置新的休息室。斯特恩說:“我們真的沒有額外空間可用,然後設計團隊說‘等一下,我們可以把天合聯盟的休息室放在免稅購物區上面。’”

  這個計劃需要設計團隊從底層增加一個穿過行李提取處的樓梯,但南茜認為這就是那種在機場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容量的創造性構想。

  她說:“這在于理解機場的構造,並重置使用率不高的空間。這些空間可以在不影響旅客流的情況下進行重構。機場需要一個有創意的團隊找出所有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角落,然後把這些空間並入到能被更多旅客利用的公共空間內。”

  這種方法也幫助該機場打造了一個新的擺渡車等待區。南茜說:“我們研究了出發層和停機坪,然後問‘停機坪區域是否有可以納入其他建築區域的功能,或甚至打造出一個不同于登機區的地面區?就這樣,我們把這種運營移到之前的一個出租區內。’

  “通常機場在最初建造時希望所有人都能擁有便利的近距離。但在運營過程中,機場會發現,有些商家並不需要緊鄰著登機口或停機坪,因為他們的需求和這些空間的日常運營並不直接相關。所以,有時你可以重新安排一些商家的位置。”

  數據還是設計?

  那麽,機場應該投資數據系統還是雇傭高超的設計師呢?

  南茜說:“我認為機場一直都需要設計專家。僅僅‘嵌入’科技對機場來說十分困難。我們在安裝自助過海關櫃臺時遇到過電路暴露在地面上的麻煩,最後我們的設計團隊解決了這個問題。機場總是需要建築師和工程師幫忙解決這種問題,尤其在重置空間的時候,這時會不可避免地需要移動內飾牆以及合並新空間。”

  而斯特恩斯表示,數據也是一個設計工具。她說:“在確定實現不同功能所需的空間大小時,建築師通常會利用一系列的設想和規劃工具,尤其會圍繞旅客健康和安全展開。實時數據的真正價值在于幫助機場實現更好的規劃,並證明一切在按規劃實施,這也應用于建築領域。如果建築師知道具體有多少旅客會通過機場的各種流程,他們會想出比現在更好的設計。”(本文編譯自Passenger Terminal World,作者ANTHONY JAMES,編譯李曉燕)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