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適宜乘坐飛機嗎?
2017年12月28日
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乘坐飛機旅行已經變得十分平常。但有不少人不太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是否適合乘坐飛機,有的旅客甚至故意隱瞞自身疾病乘機,以至於航班因旅客突發疾病返航或緊急備降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不僅會給航空公司、機場以及其他旅客帶來不便,也可能延誤患病旅客的最佳搶救時機。那麼,您知道在哪些情況下不適宜乘坐飛機嗎?
患有哪些疾病的旅客不適宜乘機
判斷患病旅客是否適宜空中旅行,主要考慮的是大氣壓力的變化和隨之出現的氧氣張力的變化對患者的影響。旅客不僅要有乘機的風險防範意識,更要明白患有哪些疾病不能乘坐飛機。以下幾類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1.心律不齊者。受飛行中氣壓、重力變化等影響,人體生理會隨之發生一些變化。在飛機起飛和降落,以及氣流干擾飛機發生劇烈顛簸時,由於人體出現超重或失重現像,血液受其影響會向身體下部或上部流動,造成心髒射血和回心血流障礙,加重心髒負荷。
此外,飛機在高空飛行時,客艙處於低氧狀態。心律失常患者如果心髒功能欠佳,代償功能不夠,就會出現心髒、腦部的缺血、缺氧情況。因此,此類人在病情未得到有效治療和控制的情況下,不宜選擇航空旅行。
2.腦血管病患者。顱腦損傷、顱骨骨折伴有昏迷或呼吸節律不齊者;腦部有炎症、腫瘤,或30天內做過腦疝手術者;患有腦栓塞、腦出血、腦腫瘤、顱內動脈瘤者,在理論上都不太適宜乘坐飛機。
3.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某些鼻腔疾病者。由於鼻道和耳道都比較敏感,當飛機在高空飛行時,容易加重鼻竇炎的症狀,會造成中耳道鼓膜穿孔,且中耳炎患者很容易暈機。
有上呼吸道炎症患者的咽鼓管咽口周圍黏膜組織腫脹,咽鼓管開放困難,當飛機上升或下降時無法使空氣流通,會導致劇烈疼痛,傷害中耳和鼻竇。此外,重感冒患者在飛行前最好准備些鼻通之類的藥物,如麻黃素等血管收縮劑。
4.嚴重貧血的病人。高空的特殊環境對人體各項指標都要求很高,重症貧血患者因為身體缺血一些肌能明顯低於常人,是非常不適宜乘坐飛機的。
5.患有傳染性疾病的人。在隔離期間,傳染性疾病患者最好不要乘坐飛機。飛機客艙是一個密閉的空間,空氣不流通,如果患有肺結核、肝炎等傳染病的患者乘機,很可能讓細菌和病毒在客艙內傳播,影響他人的身體健康。
特殊人群乘機要注意
除了以上列出的患有不適宜乘機的疾病外,嬰幼兒、孕婦、老人等特殊人群在乘機時也需要多加注意,尤其是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妊娠7個月的孕婦及高齡老人。
因為新生兒呼吸功能不全,咽鼓管較短,鼻咽部常有黏液阻塞,又不會做吞咽動作,飛機升降時氣壓變化大,難以保持鼓膜內外壓力平衡。目前,大部分航空公司對於嬰幼兒乘飛機均有明確規定:不接受出生在14天內的嬰兒,出生超過14天的早產嬰兒必須出示《病情診斷證明書》,但仍不建議坐飛機。因為出生14天以內的寶寶耳部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坐飛機氣壓會對耳部產生影響。為了嬰幼兒的健康,最好3個月以上再坐飛機。
對於孕婦而言,建議孕早期及妊娠7個月以上避免乘機。許多婦產科醫生和航空醫生不贊成孕婦在早孕期間乘機,因為這段時間容易流產;而妊娠7個月以上則容易發生早產、胎盤早剝離、高血壓、靜脈炎以及不慎摔倒或碰撞等情況,這都會提高母體或胎兒發生意外的概率。
此外,有以下情況的孕婦最好不要乘坐飛機:孕婦曾有自然流產史、早產史、宮頸閉鎖不全、下肢靜脈栓塞史;出現先兆流產、宮外孕、子宮先天異常或胎盤位置異常、嚴重的早孕反應;多胎;先兆早產;有內科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嚴重貧血、氣喘、癲癇、靜脈炎、暈動症等;通過輔助生育技術如人工授精、試管嬰兒受孕的孕婦。
對老人來說,乘機前一定要盡可能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一般來說,老人在乘機前需做一次體檢,並向醫生進行旅行醫學咨詢。身體情況較好、心髒功能沒有明顯障礙的老人可以乘坐飛機出行,身體情況欠佳的老年人則應視身體情況或遵循醫囑作出選擇。
旅客乘機前不可大意
事實上,即便是身體情況良好的旅客在乘機時也可能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如口干舌燥、皮膚脫水、腳部腫脹、眼睛干澀、腸胃不適、耳朵疼痛、暈機嘔吐等。這些其實不但有法可解,還可事先預防,即旅客在乘機時不要長時間睡覺,每隔30分鐘站起來伸展上下肢,或離開座位走動,促進血液循環。
除此之外,旅客在乘機前半小時最好不要食用韭菜、芹菜、豆制品等產氣食品。隨著飛機不斷升高,艙外氣壓會下降,會使腸道膨脹,若之前吃了產氣食品,就會使腸道更加膨脹,從而導致腹痛難忍,屢屢想上廁所。
在出發前,患病旅客最好咨詢醫生,並遵醫囑攜帶好必備的藥品。如需要幫助,可提前告知航空公司。
如果旅客已到達機場,但在飛機尚未起飛前發現身體不適,可以及時撥打機場急救電話。目前,各地機場都設有急救中心,醫生可以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如果旅客在空中飛行時,突發身體不適情況,要及時向空乘人員求助,及早治療爭取時間。(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張珂)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