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國際機場為何能屢屢突破自我局限?

2017年01月12日

003.jpg

圖:澳門國際機場

猴年剛過,澳門國際機場又傳來喜訊:2016年旅客量一舉突破660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14%,並大大超過機場每年600萬人次設計客運量的極限,創機場營運21年來的曆史新高,被國內外民航界公認為是中小型機場成功經營的一個範例。

僅有一條跑道、處於香港、廣州、深圳、珠海四大機場嚴實包圍和狹小生存空間中的澳門國際機場,多年來置身於國內中小型機場大面積虧損的"走背"氛圍之中,竟屢屢突破自身局限,脫穎而出,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絕處逢生的經營奇跡,其走過的軌跡很值得借鑒。

始業於1995年的澳門國際機場,本身就是一個先天不足、非市場化的産物,但憑籍"一國兩制"的區位優勢,審時度勢,巧於借力,營運之初,就瞄准澳門在大陸與臺灣溝通中的獨特作用,在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以"一機到底,間接直航"的創新模式,開通了第一條飛往臺灣的航線,充當了第一個兩岸間接直航轉機平臺的重要角色,並由此獲得了快速成長的空間,旅客量由1995年43642人次猛升至2007年550人次,暴漲了100多倍,其中47%為澳臺航線旅客,打了一場漂亮的立足仗。

2008年,隨著兩岸直航的實施,嘎然截止了澳門國際機場曾作為兩岸中轉航站的曆史使命,一下子將占澳門航空運輸總量80%的兩岸中轉客貨業務隨之削去。受此沈重一擊,尚未喘過氣來,又遭金融風暴當頭一棒。在一些人看來,澳門國際機場靠"吃政治飯"的日子從此一去不複返了。孰料,澳門國際機場並沒有出現停滯,反而又奇跡般地從陰影中挺了過來。究其原因,得益於對"兩岸直航是遲早的事"這一前瞻性預測,未雨綢繆,主打"提前量",適時布防了應對策略:早在2004年,機場專營公司就著手布局差異化策略,大力引進低成本航空,加快從轉機機場向目的地機場轉型的步伐。至2008年,先後有6家來自不同地區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飛來澳門,致使當年510萬人次旅客流量中,74%的旅客系以澳門為目的地的旅客,從轉機機場向目的地機場的轉型獲得成功,從而彌補了兩岸中轉客貨業務銳減這一損耗,有力地規避了兩岸直航帶來的猛烈沖擊,化危為安。

最近數年來,超越美國拉斯維加斯的世界第一博彩之都的澳門經濟出現新的動向,受內地不斷推進的反腐敗清掃的影響,富裕階層客戶出現了銳減,自2014年6月起至2016年8月博彩收益連續26個月下滑,澳門經濟開始步入了由博彩業為主導向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轉型期。故而,給直接受制於經濟發展轉型的澳門國際機場再次造成不小沖擊,同時也帶來難得的機遇。在特區政府支持下,機場決策層巧於應對,借勢發力,僅2015年,機場新增9家航空公司包括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海南航空、中國首都航空、韓國濟州航空、馬爾代夫航空、得威航空、亞洲大西洋航空、百善航空、暹羅航空等加入運營,並新開了8條新航線。

緊接著2016年,機場又新增了貴陽及印尼美拉多、日本福岡3個航點,至此,來往航線已遍布海峽兩岸、東南亞及東北亞地區等41個航點。與此同時,機場又引入7家新航空公司加盟。據澳門國際機場提供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內地市場同比上升4%,臺灣市場同比上升15%,而東南亞及東北亞市場則上升超過20%。搭乘傳統航空公司及低成本航空公司航班的旅客分別增長16%及9%。故而才有了超越600萬人次/年設計客運量的突出成果。

綜上所述,因地制宜是硬道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如何轉換經營模式,是一切經營單位克服自身局限、圖謀發展排第一位的大事。"勢"是可變的,只要人的努力不變,就會審時度勢,永遠立於不敗境地。這是澳門國際機場留給人們的獨特啟迪。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