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機場非航收入這塊蛋糕

2017年01月03日

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航空出行,機場的努力方向也不僅是打造旅客出行便利的交通樞紐,還要成為受旅客歡迎的消費場所。在候機廳裏,豐富美味的餐飲、平民化的地方特產、琳琅滿目的高端奢侈品店鋪,以及網吧、電影院等休閑場所,這些都在吸引著旅客消費。非航收入日益成為機場的重要收入來源,做大這塊蛋糕能夠使機場收入來源更加多樣化,特別是在經濟蕭條時,能為機場增加額外的收入。

蛋糕頗具誘惑力,但要做出吸引旅客、讓旅客願意購買的蛋糕並不容易。對比國內外機場旅客消費金額,國外不少機場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數據顯示,每名旅客為新加坡樟宜機場帶來117元非航收入,香港機場為103元,而內地最高的是上海機場,只有51元,其他二、三線城市機場的非航收入水平更是可見一斑。差距值得反思,但差距也意味著商機。機場方要細分旅客消費群體,根據消費特點,在選擇零售商、改善購物體驗、服務人性化、智能化等多方面有所作為,從而達到刺激旅客在機場消費的目的。

隨著越來越多國人到境外旅遊,國外機場免稅店也成為人們回國前購物的"最後瘋狂"。迪拜機場的免稅店每年雖然只有4%的中國旅客,但他們卻貢獻了12%的銷售額。國人在迪拜機場具有超強消費力,與迪拜免稅店的專業營銷能力強密不可分。為了方便中國遊客購物,迪拜免稅店與銀聯、攜程簽約,與百度接洽,雇用中國員工,讓免稅店產品早知道、消費更方便;他們花了很多精力研究中國人的喜好和習慣,針對中國人對某些奢侈品的偏愛,在貨品的擺放區域和存貨上進行調整。反觀國內一線城市機場,雖然候機樓建設得"高大上",但在選擇零售商時,主要銷售的是中檔貨品,缺乏吸引旅客消費的品牌;在服務上沒有針對客戶群進行細分,服務產品中規中矩,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在購物環境上,缺乏個性化、全方位吸引客戶的設計。

要做大非航收入這塊蛋糕,機場方也許要先舍才能得。首先,在租賃商鋪上,機場要設定合理的租金,因為過高的租金勢必"羊毛出在羊身上",會造成商品價格高於市區2倍~3倍,曾經的"天價牛肉面""天價小籠包"等新聞讓許多旅客對機場餐飲望而卻步,最後形成了惡性循環讓租賃雙方都只能是輸家。其次,在服務產品上要舍得投入,要站在旅客角度思考如何讓服務更加便捷。就如機場停車,很多人不願意在機場停車,一方面是因為價格高,另一方面也因為大型停車場找車位不方便。可以考慮投入智能停車系統,讓旅客在進入停車區域後就開始得到引導幫助,快速找到停車位,並與商家合作,根據機場購物金額大小不同程度地抵扣停車費,既讓旅客更加願意選擇在機場停車,同時也刺激了候機樓消費。再次,在購物環境上要舍得投入。越來越多的旅客並沒有消費目的,但被感官環境刺激起的購物欲望有時會讓他們欲罷不能。許多國人對新加坡樟宜機場的熱帶雨林津津樂道,為巴黎戴高樂機場展出的著名雕塑流連駐足。美國聖保羅機場已經成為集百貨公司、水族館、恐龍博物館等系列遊樂設施於一體的北美最大零售中心,不僅吸引著乘坐飛機的旅客,而且成為當地人的主要消費地。

盡管龐大的客流意味著無限的商機,但非航收入不是唾手可得的。要讓旅客心甘情願把錢花在國內機場,還要在非航業務開發上做出更精美、有吸引力的蛋糕。(《中國民航報》 新聞·觀察 作者蔡霞)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報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