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上個世紀這項發明 旅客機場不用疲於奔命

2016年10月06日

20161006_A01.jpg圖:1955年,奧的斯電梯公司在工廠外演示Trav-O-Lator模型。圖片來源:Otis Elevator Company

“自動步道即將抵達終點…”

自動步道、平行扶梯、或是奧的斯電梯公司(Otis Elevator Company)在1955年申請專利時所稱的Trav-O-Lator,簡直就是上天對機場旅客的恩賜,大大減輕了那些疲憊不堪、難以承受遠距離步行之苦以及需要穿越機場的旅客們的負擔。

但自動步道的制造技術其實先於機場問世,甚至還促進了航班的發展。

“你想怎麼稱呼它都可以,自動步道其實是傳送帶的另一簡單變體,”奧的斯電梯公司檔案管理人史蒂夫·肖沃斯(Steve Showers)說。其實早在1893年,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就已首次引入了自動步道的概念。

1900年在巴黎世博會上,出現了一條可將行人變速傳送至其他展區的“移動人行道”,“但直至1950年代,航空飛行興起、機場逐步擴張後,自動步道才開始投入普遍使用,”肖沃斯說。

1955年,奧的斯Trav-O-Lator問世時,一篇文章是這樣宣傳的:“那個人的祖先曾與篷車一道跋涉西行,但他可不願拖著行李從航站樓跋涉300英尺前去登機。”

首條機場自動步道的出現

全球首條機場自動步道在達拉斯拉夫菲爾德機場(Dallas Love Field)落成,拉夫菲爾德機場於1958年1月起投入使用。

在當時,旅客可搭乘自動步道在主航站樓與機場三處候機大廳的入口之間穿梭,但“遺憾的是,這些現代化設施在最初使用階段產生了諸多問題,不僅出現了機械故障,還使得女性旅客的衣物及高跟鞋受損,連扶手帶也讓部分旅客受了輕傷,”達拉斯Frontiers of Flight博物館館長布魯斯·布利克裡(Bruce Bleakley)在一本即將出版的、記載拉夫菲爾德機場歷史的書中這樣寫道。

20161006_A02.jpg
圖:全球首條機場自動步道在達拉斯拉夫菲爾德機場落成。圖片來源:Frontiers of Flight Museum


拉夫菲爾德機場同樣也是一場早期自動步道慘劇的發生地點。

“1960年元旦,一名兩歲女童因衣物被傳送帶卷入扶梯一端底部的金屬踏板不幸身亡,”布利克裡寫道。但自動步道僅暫停使用了6個月便已重新恢復運轉,並增裝了安全裝置,一旁也有工作人員在側。

不過,“劣跡斑斑”的拉夫菲爾德機場自動步道並未阻擋其他機場采用這等現代設施的腳步。

1960年,美國航空在其停靠的洛杉磯國際機場第四航站樓安裝了名為“Astroways”的自動步道,並邀請了當時的喜劇女王露西爾·鮑爾(Lucille Ball)助陣啟用儀式。

20161006_A03.jpg
圖:美國航空邀請喜劇女王露西爾·鮑爾(Lucille Ball)助陣“Astroways”的自動步道啟用禮。圖片來源:Flight Path Museum and Learning Center at Lax


“與登機廊橋一樣,自動步道也是噴氣時代的一大標志,”航空業趨勢研究網站airlinetrends.com創辦人雷蒙德·克洛(Raymond Kollau)說。“機場之所以在1960年代得以擴張,是因為有更多人能承擔飛行的費用。這意味著旅客需走過更多路程才能從主航站樓抵達乘機或轉機登機口。”

現在,由於機場面積變大,候機區距離變長,自動步道自然也變得愈發不可缺少了。

“出發點並未改變,”美國庫根(Corgan)建築設計事務所航空部負責人喬安娜·梅西(Jonathan Massey)說。“我們安裝自動步道的初衷,就是為了減輕旅客前往登機口的負擔。”

自動步道的沿途藝術

自動步道的設計旨在讓旅客以其代步,但這並不代表步道沿途就一定無聊透頂。

在機場自動步道兩側安放藝術作品,“可以令漫長無趣的等待化身為一場讓人享受的視覺體驗,”費城國際機場形像總監、總策展人利亞·道格拉斯(Leah Douglas)說。在費城國際機場三條自動步道的兩側,均安放有藝術作品。

最近,聯合航空撤去了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C候機大廳的自動步道,目的是為了“改善旅客人流,優化飛行體驗”,但發言人查爾斯·霍巴特(Charles Hobart)表示,聯合航空目前暫無計劃撤去霓虹燈雕塑Sky’s the Limit下方、連接B與C候機大廳地下通道內的自動步道。

20161006_A04.jpg
圖: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霓虹燈雕塑Sky’s the Limit下方的自動步道。圖片來源: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


美國不少機場都在自動步道的沿途安放藝術作品及(或)播放音樂旋律,如底特律大都會機場的Light Tunnel裝置與印第安那波利斯國際機場人行天橋的Connection裝置。

20161006_A05.jpg
圖:印第安那波利斯國際機場人行天橋的Connection裝置。圖片來源:Electroland

20161006_A06.jpg
圖:《廣告狂人》中出現的洛杉磯國際機場自動步道。圖片來源:Los Ang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洛杉磯國際機場的自動步道甚至還出現在了影視作品之中,如1967年由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主演的影片《畢業生(The Graduate)》與AMC年代劇《廣告狂人》的第十季。

更加快速高效的自動步道

從根本上而言,自動步道其實就是一條人行傳送帶,制造商如奧的斯電梯、通力(Kone)、迅達(Schindler)及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多年來均為保障旅客安全更新了不少設計。

節能自動步道在歐洲及其他國家大受歡迎,它可根據有無旅客搭乘加速或減速運行,但美國政府法規暫不容許該類自動步道的使用。

20161006_A07.jpg
圖:不過在2011年,波特蘭國際機場安裝了一款啟停(stop/start)步道;在不久之後,巴爾的摩華盛頓國際機場也會為其自動步道安裝節能設施。波特蘭國際機場的啟停(stop/start)步道。圖片來源:Port of Portland


未來的自動步道會是怎樣的呢?蒂森克虜伯已經研發出了一款名為ACCEL的磁懸浮高速高負載自動步道。ACCEL自動步道的起速為步行速度,最高時速可達至7.5英裡(約12公裡)。

“當自動步道抵達終點時,傳送帶會減速至自動步道的標准速度,當你離開時就如同身處普通的自動步道一樣,”蒂森克虜伯北美分部CEO帕特裡克·巴斯說。

“這對機場和航空公司而言是個利好消息,畢竟旅客的登機及流動速度加快了,”乘機體驗也得到了提升,他說。

蒂森克虜伯高速ACCEL步道目前尚未在機場投入實際使用,但巴斯表示,目前有三座大型機場(均非美國機場)正在競標。

20161006_A08.jpg
圖:ACCEL磁懸浮高速高負載自動步道設計圖。圖片來源:Thyssenkrupp

20161006_A09.jpg
圖:早期非磁懸浮版本的Turbo Track自動步道。圖片來源:Thyssenkrupp


與此同時,旅客可先體驗早期非磁懸浮版本的ACCEL自動步道,名為Turbo Track。2010年,多倫多皮爾森國際機場就已引入了Turbo Track自動步道。

“旅途會讓人疲憊緊張,而幫助旅客縮短路途用時只是我們嘗試提升乘機體驗的其中一環,”機場發言人莎賓·哈尼法(Shabeen Hanifa)說。

自動步道要這樣走

最後,再來說說搭乘自動步道需要遵循的禮儀及搭乘方法:是前行還是站定?

“兩種都可以,”來自埃米莉·波斯特學會(Emily Post Institute)的丹尼爾·波斯特·森寧(Daniel Post Senning)說。但廣為接受的慣例是靠右站定,左側通行。

“在機場,人們的時間表被打亂了,”森寧說。“有時候他們來晚了,有時候他們急著趕一趟票價昂貴或十分重要的航班。因此,不堵塞通道才是既有禮貌又明智的選擇。同時也請牢記,自動步道不是攀爬架,不是運動場,更不是一件玩具。”


新聞來源:界面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