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航延原因成為旅客常識
2016年08月05日
近日有新聞報道稱,一名旅客計劃搭乘越南航空公司的航班從成都前往越南芽莊。旅客還沒出發就遇到暴雨,直接導致了航班延誤。天氣好轉後,旅客又被告知該航班還需要等待20個小時才能重新起飛,原因是"飛行員需要休息",旅客當即表示不理解。
航班因為天氣延誤,在大多數情況下都看得見,旅客也容易接受。但在天氣好轉後,因為"飛行員要休息"而要繼續等待20個小時,這個理由讓很多旅客費解。為什麼旅客不休息,飛行員卻要休息?為了確保廣大旅客飛行安全,防止機組人員過度疲勞,民航業對機組人員的飛行時間、值勤時間和休息時間都有詳細且明確規定。機組人員在執行一定時間的飛行任務後,必須休息。遇到航班延誤,飛行員在地面的等待時間,盡管不計入飛行時間,但要計入值勤時間。因此,如果航班延誤時間較長,很可能出現飛行員值勤時間已經到了,必須休息的情況。這樣,航空公司就必須更換機組人員。
在上述新聞事件中,越南航空公司在我國並沒有其他機組人員可供調換,機組需要從越南趕到我國,造成了長時間延誤。機組超時給旅客帶來更長時間的延誤,航空公司確實應該采取措施彌補旅客。但對於這樣的航班延誤,只有了解了相關常識、規定,旅客才能給予理解。
其實,在國內大家最常聽到的航班延誤的理由是天氣原因和航空管制原因。在這兩種原因之外,不僅"飛行員要休息",飛機也可能遇到機械故障。這些常見的原因都應該成為旅客常識。類似機械故障,盡管被歸為航空公司原因,但是機械故障導致的航班延誤也應該被大眾理解。只要是機械工具,都有可能臨時出現故障。航空公司的機務人員在飛機結束一天飛行後都會進行例行檢查,但也難免飛機在飛行中出現"小毛病",例如在落地時輪胎被跑道上異物劃傷等。
航班延誤的理由成為旅客的常識,旅客對航班延誤有了一定了解,就不需要民航工作人員對旅客進行再三解釋,旅客也能夠更好地配合民航工作。旅客能夠分辨出在航班延誤的這些原因中,哪些屬於客觀原因,哪些屬於航空公司原因,也就能采取恰當的行為。對於天氣原因這樣的客觀原因,旅客則應該耐心等待,聽從航空公司建議和安排,或者和航空公司一起靜待天氣好轉。對於機組超時或者機械故障這樣的原因,旅客也能夠直接向航空公司要求補償服務。
更重要的是,隨著近年來我國出境遊旅客人數明顯增多,旅客在搭乘外航航班遇到不同原因的航班延誤時,也能夠依法依規處理。這樣才能既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又展現出中國旅客應有的文明素質。(蘇飛)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