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百科:飛機是如何防雷的?

2016年07月20日

目前,正值雷雨季節,電閃雷鳴的現象時有發生。統計數據顯示,每架飛機平均一年就會遭遇一次雷擊。這意味著在一架飛機的服役期內,它將被雷擊多達25次。可是,為什麼航班上的旅客不會因此觸電呢?

其實,這要從一個被稱為"法拉第籠"的專業名詞說起。電磁學奠基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邁克爾·法拉第曾經冒著被電擊的危險,做了一個聞名於世的實驗:他把自己關在金屬籠內,當籠外發生強大的靜電放電時,身處籠中的他平安無事。"法拉第籠"就是用他的姓氏命名的一種用於演示等電勢、靜電屏蔽和高壓帶電作業原理的設備,通常是一個由金屬或者良導體制成的籠子。

基於"法拉第籠"和靜電屏蔽原理,人們制造出了用金屬絲做的高壓帶電操作員的防護服。此外,我們的汽車就是一個"法拉第籠"。由於汽車外殼是一個大金屬殼,形成了一個等位體,當駕駛員在雷雨天行駛時,車裏的人不用擔心遭到雷擊。實驗表明,大量的電荷擊中汽車,然後沿著汽車外表面的金屬流入了大地,而不是直接通過汽車,從而確保了車內人員的安全。

事實上,大部分飛機機身使用的是可導電的鋁材料,這使得飛機也成了一個"法拉第籠"。因此,即使飛機遭遇雷擊,強電流也不會對機載設備和機上人員造成損傷,機體聚集的靜電荷則會通過飛機上安裝的靜電放電刷及時釋放。即使飛機在地面停放時遭到雷擊,電流也會通過飛機輪胎傳導到地面。

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複合材料在飛機上的應用日益廣泛,常規的金屬材料占比越來越低。例如,空客A320飛機僅使用了13%的複合材料,而最新研制的空客A350XWB則使用了53%的複合材料。單純的複合材料無法導電,並不能像金屬材料一樣分散電流,所以在閃電面前失去了保護。那麼,工程師們又是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對於新一代複合材料飛機來說,防止雷擊帶來的破壞很有必要。縱觀整個航空史,已經數十年沒有大型飛機因雷擊而失事了,沒有人希望這樣的悲劇重演。於是,工程師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在複合材料上使用一層薄薄的銅絲網,從而在飛機表面上分散電流,避免雷擊的破壞。

正因如此,現在越來越多的空客A350和波音787飛機得以安全地在藍天翱翔。不過,工程師們並不滿足於此。出於對更輕重量的追求,他們正在研制一種可以導電的複合材料。一旦這種材料被應用到飛機上,那麼就不再需要銅絲網這件"外衣"了,飛機也將變得更輕、更節油。(遊熙)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報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