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将改变民航运营生态
2016年07月05日
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此前,穀歌公司研制的圍棋人工智能程序Alfago在圍棋對弈中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職業九段選手李世石,展示出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其實,人工智能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民用航空業。自然語言處理和智能輔助有助於航空公司、通用航空更好地完成複雜的飛機維護及飛行任務。
語音識別技術將引領航空IT浪潮
航空業IT技術發展的下一波浪潮可能就包括一些新的術語,其中語音識別技術作為人與機器交互的主要技術成為其中的關鍵。語音識別技術能夠將語音轉換為文本,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智能再將文本應用分為語義理解、智能個人助理應用、機器提供分析結果及機器學習提高智能處理水平等多個方面。人工智能的目標是使用計算機軟件算法結合智能芯片代替人類完成更多的聽、說方面的工作,甚至隨著技術的發展替代飛行員思考如何處理一些緊急情況。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未來應用程序將可以與客戶、管理人員交互,以完成指定的任務。這樣的技術已經被應用於一些航空公司的飛行部門,在不久的將來將迅速地擴展到航空公司的其他職能部門。智能機器人已經在飛機維修部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霍尼韋爾公司研究開發的Vocollect是領先的語音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應用語音技術幫助漢莎技術公司的工作人員檢查輔助動力裝置的運行情況,為飛機的運營提供更優質的運行保障服務。機務人員在例行維護時通過頭戴耳機提供的語音指示執行檢查步驟,還能將檢查結果通過語音傳輸給手持設備。漢莎技術公司市場部經理克裏斯表示:"這個智能系統很好地解放了機務人員的雙手和眼睛。"通過智能輔助系統,漢莎技術公司的一名機務人員能輕松完成以往兩個人的工作任務,並且能夠保證檢查結果的一致性和准確性。
Vocollect系統能夠接受某些單詞和短語,自動識別並過濾背景噪聲,並且通過機器訓練能夠在20分鐘內了解每名機務人員的聲音。Vocollect系統可以擴展到任何結構化或程序化的日常維護檢查及供應鏈管理活動,如根據航材庫存情況訂購維修所需零部件。Vocollect系統的缺點在於,要求使用專用的霍尼韋爾耳機和移動設備。而技術領先的可穿戴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英國intoware公司開發了名為WorkfloPlus的語音識別應用,能夠引導技術人員通過任何基於安卓系統、蘋果iOS系統和Windows系統的智能手機或可穿戴設備完成維護任務。WorkfloPlus采用的是全球領先的語音、文字智能輸入和圖像識別解決方案提供商Nuance公司提供的先進語音識別引擎Nuance vocon 3200語音識別系統,能夠更好地幫助機務人員完成日常維護任務。美國三大飛機維護公司都在考慮使用這個系統。
智能技術發展如火如荼
IFS是一家總部設在瑞典的軟件企業ERP套件公司,為阿聯酋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提供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和飛機維護系統。該公司正在開發智能個人助理應用程序,讓用戶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語音控制它。IFS實驗室主任德沃斯表示:"原型應用程序只具備語音識別功能,但我們想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解釋問題和指令。"德沃斯預測,實現這個目標可能需要3年~5年時間,須攻克的主要技術難關包括識別口音和背景噪聲。
新工具的應用已經開始從航空公司的機務工程部門擴展到其他部門。美國達美航空的呼叫中心使用語音識別系統。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讓乘客使用微軟公司發布的全球第一款智能個人助理微軟小冰獲取航班動態、登機通知以及預訂餐食,還應用於通知機組人員、乘客及其在地面上的家庭成員准時接機。
IBM公司分管旅行和運輸部門的副總裁雷蒙·克裏斯蒂亞尼表示,IBM正在研發能在幾個領域使用的智能應用程序。結合語音識別技術與自然語言處理,使智能服務機器人能夠更像人一樣解決各種問題,例如關於行李、航班和可選服務的問題。同樣的技術可以使呼叫中心解決經常性的問題,並收集旅客反饋,節省人力資源以滿足客戶提出的更複雜的互動要求。對乘客來說,IBM系統可以為乘客在旅遊購物、旅遊策劃和旅遊線路認知方面提供旅遊顧問協助。該應用程序類似於蘋果Siri,但在特定的咨詢任務方面將表現得更為聰明,就像與機器人聊關於旅行的話題。
IBM研制的飛機維修工具是航空公司的認知線路維護系統,應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搜索維護日志等,已經被亞洲一些航空公司投入到實際使用中。同樣,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幫助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理解與使用高度複雜的規則、影響票價和票務程序的規定和貨物的海關規定、聯運協定等。此外,機器智能可以通過計算機輔助教育和訓練幫助剛入職的員工更快地適應工作。受益於該系統的工作人員將這個應用程序稱為航空專家建設者,就像為新員工分配個人導師一樣。
智能技術仍存在發展空間
國際航空電信公司研究實驗室的凱文·奧沙利文表示,新技術將在一系列領域應用。他也希望智能技術能夠聆聽並了解客戶的需求,"但我們仍處在這個領域發展的初級階段"。例如,識別不同的英語口音依然是個比較大的挑戰。奧沙利文希望人工智能機器能夠被應用於航空公司各個領域,例如幫助處理航班中斷中所有的變更和選擇。或許有一天,機器人能夠坐在航空公司的會議室裏回答各種問題。
SITA實驗室仍在持續努力通過可穿戴技術開發機務工程的智能助手應用程序。奧沙利文預計,跟微軟公司開發的全息眼鏡科技產品HoloLens一樣,國際航空電信公司研制的下一代可穿戴像透鏡將可以投入到實際應用當中。他認為,這需要一兩年時間研制出更聰明的機器,以滿足航空公司實際運營要求。"還需要開展很多的工作才能使這些技術投入到實際應用中,包括需要了解如何將反饋數據錄入,以及如何通過機器學習得到想要的答案"。
大氣研究機構聯合創始人亨利·哈特維爾德表示,智能技術的巨大發展潛力是顯而易見的。羅拉和超旅遊等旅遊應用程序已經加入了蘋果Siri和微軟小娜Cortana的智能服務系統,以提升消費體驗。哈特維爾德認為,這些智能技術還可以應用到航空公司的管理領域,例如用於開展飛行員和乘務員的機組航班編排。哈特維爾德指出,使用語音工具的另一個優點在於能夠應用於飛機維護、飛機零部件訂購、故障報告、呼叫中心和行李處理等多個服務領域,而且能夠進行准確的記錄,為後續的記錄查看或大數據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人們在生活中廣泛應用智能技術,也期望在工作中利用智能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盡管如此,航空業可能並不是第一個使用人工智能這個新工具的行業。(特約撰稿人 羅俊勤)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