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202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客運市場
2017年2月20日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17日在此間表示,到2024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客運市場。到2035年,中國旅客數量將達到13億人次。
中國航空業發展令人矚目
他說,目前從旅客數量來看,中國的航空公司和機場已進入全球十強之列,包括北京新機場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將確保機場運力能夠滿足持續攀升的客運量。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的資料,去年1月份至11月份期間,航空公司的正點率達到76.48%,同比提升了9個百分點。朱尼亞克說,運力增加之後,空域的容量也需相應的增加才行。"我注意到主管單位已採取一些措施來改善這一情況。"
記者獲悉,今年1月5日開始實施的新版《靈活選擇進出境點飛行管理辦法》明確,新增6個供航空公司靈活選擇使用進出境點,並將於今年3月底夏秋航班換季後開始啟用。屆時,國內外50餘家航企的5300個航班將直接受益,平均每個航班單程可節省節省1.6噸燃油、10分鐘空中飛行時間。朱尼亞克說,此舉將有助於減少航班延誤,並提高效率。去年建立了國際航協與空管局聯絡機制,旨在改善與境外航空公司的協調,提高航班運營的可預測性。
他說,解決航班延誤問題,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包括重組航線網路,開展更緊密的軍民空中交通管制合作,以靈活調整航路,特別是在天氣惡劣時。國際航協正不遺餘力促進這些目標的實現。
以標準化優化航空服務
朱尼亞克說,航空業的效率建立在全球統一標準的基礎上。這些標準與安全管理、航班或貨物運輸以及旅客出行息息相關。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組織,國際航協在各成員航空公司的鼎力支援下,致力於制定這些標準。
全球統一的標準可幫助中國航空公司在國外開展業務。中國航空公司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通過一張訂單,將來自中國的旅客安全送往世界各地。與此同時,很多中國的航空公司正在使用新分銷能力標準,這樣可使他們分銷產品的方式更加現代化。最近,民航安保要求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將將促進旅客一證通關和電子運單的使用,進而改善旅客體驗和貨運效率。
朱尼亞克說,起降時刻分配也需要採用全球統一的標準。國際航協世界航班時刻指南(WSG)已被國際民航組織視為一個國際標準。航空業務的網路性質決定了全球標準對於這一流程的重要性。當人人都使用同一規則時,才能實現最高效率。"在這一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目前,國際航協正與民航局合作,優化中國的起降時刻分配流程。
直面挑戰的全球航空業
朱尼亞克說,在全球範圍內,預計航空公司將在今年共獲得298億美元的淨利潤;淨利潤率為4.1%,航空公司的投資資本回報率也將連續第三年超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儘管各大航空公司均處於盈利狀態,但仍面臨一些風險,包括全球經濟放緩、保護主義壁壘加強等。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曾多次訪問北京。這次是我首次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造訪這座城市。"去年履新的朱尼亞克此前曾擔任法荷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張保建說,國際航協在中國已走過23年。如今,中國大陸地區的17家航空公司是國際航協的會員,包括去年新加入的5家會員航空公司。
國際航協在中國從剛成立時僅有三名工作人員,到如今成長為擁有100多名員工的地區辦事處。辦事處將繼續與業界分享全球視角、標準和專業,支援中國航空業的蓬勃發展。
新聞來源:新華網